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130730 上传时间:2024-02-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9.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慢性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慢性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摘要】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引起人类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动脉粥样硬化(AS)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很多因素均可引起AS,如高胆固醇血症、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年龄等。但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尚未研究清楚。近来多数学者支持“慢性炎症反应学说”。认为AS是血管壁的慢性炎症,是机体对血管壁损伤的反应和修复过程。本文就目前研究的有关AS慢性炎症学说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进展作一个简要的概述。【关键词】动脉粥样硬化 慢性炎症 综述 研究进展【正文】自从1999年Ross提出As 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后,的炎症反应理论越来越受重视。目前认为感染是的重要发病原因,有多种炎

2、症介质参与其病变的形成。通过研究其中的炎症过程,我们可以更好的认识AS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目前认为其炎症反应的机制主要可以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危险因素 AS与其他各种疾病的发生过程一样,也需要有危险因素长期的刺激,最后发生动脉硬化。目前已知的AS的主要危险因素有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吸烟,肥胖、年龄等,其中血脂异常是A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这些主要危险因子长期作用对动脉内膜造成功能性损伤,使内皮细胞和白细胞(单核细胞核淋巴细胞)表面特性发生改变,粘附因子表达增加。单核细胞粘附在内皮细胞上的数量增多,并从内皮细胞之间移入内膜下成为巨噬细胞,通过清

3、道夫受体吞噬低密度脂蛋白,转变为泡沫细胞形成最早的粥样硬化病变的脂质条纹。进而巨噬细胞分泌各种细胞因子(如: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皮细胞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单核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等),促进AS的进一步演化最终由粥样斑块成为纤维斑块。内皮损伤是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发生、发展的关键,内皮失去完整性促成早期病变形成。(二)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的诱发因素-微生物感染 近年来研究表明,微生物感染可能是AS的诱发因素,可能是炎症反应的基础。细菌或病毒感染主要是通过引起炎症反应导致血管病变。细菌释放的内毒素是炎症反应的强烈激活剂,可以造成各类促炎症因子和急性时相蛋白的升

4、高,从而改变内皮细胞的功能。而内皮细胞功能的紊乱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第一步,所以感染有可能起动疾病的发生。目前,已知引起As 慢性炎症的微生物包括肺炎衣原体、幽门螺杆菌、巨细胞病毒以及HIV 、EB 病毒和疱疹病毒等。吕淼等研究表明,HP感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炎症病变的可能机制是;Hp能产生具有抗原性的脂多糖,诱导免疫反应,导致内皮功能紊乱,从而使炎症因子如IL-8、NO、黏附分子等增加,进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发展。 HP还可以刺激内皮细胞表达的黏附分子VCAM-1、ICAM-1以及E选择素水平升高,加重局部炎症反应,促进As 的发生发展。章梅、华张凡等研究表明;巨噬细胞感染肺炎衣原体后细胞因

5、子IFN- 、IFN- 、IFN- 等表达增高。血管内皮细胞感染肺炎衣原体后某些黏附因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表达增多。这些都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重要的炎症介质。(三)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中炎症介质的作用1低密度脂蛋白( LDL)的氧化作用血脂异常是AS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LDL,尤其是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ox- LDL)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经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能激活血管内皮,促进细胞凋亡,进而形成慢性炎症过程。其机制如下:首先;ox- LDL 可直接损伤内皮细胞表面层,从而导致其黏附能力增加,使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易黏附于内皮细胞表面。其次;

6、ox- LDL也可诱导血管内皮细胞及单核- 巨噬细胞表达黏附分子、趋化性细胞因子、促炎症因子及其他炎症反应的中介物。另有实验证明,ox- LDL 可导致P 选择素表达上调。当P 选择素与白细胞表面的配体结合后,即开始介导白细胞的滚动作用,并将其锚定于内皮细胞上。促进AS的发生发展。2C 反应蛋白(CRP)在AS中的作用 CRP主要由肝脏分泌。大量的研究表明,急性期反应蛋白的C反应蛋白(CRP) 作为炎症介质是心血管事件最强有力的预测因子之一,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CRP是一项敏感的炎症反应指标,在炎症和组织损伤发作612 h,血中CRP即明显升高且几乎与炎症和组织损伤成正相关。CR

7、P不仅是反映炎症反应的指标,其本身还具有促进炎症反应及斑块破裂,甚至促发局部血栓形成的作用。CRP可通过各种机制促使单核/巨噬细胞、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表达与AS形成相关的炎症介质。在炎症损伤修复的同时促进AS的发生和发展。CRP还可以上调趋化因子受体2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趋化蛋白2所介导的化学趋化现象,单核细胞进行跨膜转运。赵丽等通过对趋化因子受体2基因表达障碍的小鼠观察,发现其AS的发生呈下降趋势,进而证实CRP是AS斑块形成很重要的因素。3白介素在AS中的作用研究表明,白介素在AS慢性血管炎症中有重要作用。如IL-1促进早期斑块形成及白细胞黏附至内皮细胞,IL-18上调巨噬细胞和内皮细胞

8、黏附分子、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的表达,IL-6刺激平滑肌细胞表达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和促使泡沫细胞形成。IL-1O以前被认为是细胞因子合成抑制因子,后来被认为是一种多效的免疫因子,在粥样硬化病变形成和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是粥样硬化的保护因子。4抵抗素在AS中的作用抵抗素是2001年发现的存在于血浆中的分泌性蛋白,是一种对脂肪细胞分化起重要作用的脂肪细胞分泌因子。抵抗素与炎症关系密切,不仅可以促进炎症的发生,而且一些炎症因子还可以参与抵抗素表达的调控。许多研究表明抵抗素与炎症因子呈正相关,并且炎症被认为是一种高抵抗素水平的状态。抵抗素通过多种机制活化内皮细胞,引起内皮细胞功能紊乱。抵抗素使内皮细

9、胞NFKB表达活性升高25倍,提示了抵抗素可能通过NF-KB途径上调黏附分子的表达,促进单核细胞与内皮细胞黏附,从而导致内皮功能紊乱。单核巨噬细胞在抵抗素的作用机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人体,外周血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是抵抗素的重要来源,并且在单核细胞转化为巨噬细胞时抵抗素表达和分泌增加。单核巨噬细胞可浸润于动脉壁,并且通过释放各种促炎因子,促进As的发生发展。5单核巨噬细胞在As中的作用在炎症反应的慢性阶段,单核巨噬细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慢性炎症最主要的细胞。巨噬细胞在炎症的损伤修复过程中,负责组织重塑的作用。其可分泌许多不同的细胞因子和蛋白酶,如含锌的基质蛋白酶MMPs,包括胶原酶、明胶酶和

10、弹性蛋白酶等,降解斑块中的胶原和细胞外基质,使纤维帽变薄,不稳定性增加。研究表明其可能在AS稳定斑块向不稳定及破裂斑块的转变中起重要的作用。另有证据表明不稳定斑块中存在的环氧化酶和前列腺素E合成酶与MMPs导致的斑块破裂有关。除此之外,巨噬细胞还分泌炎症因子诱导平滑肌细胞凋亡,这也是造成斑块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巨噬细胞在AS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综上所述,在AS的发生发展中炎症确实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危险因素到诱发因素再到各种细胞因子的作用,都离不开最终的炎症过程。但目前对其的研究还只处于初级阶段,相信随着科学的发展,实验技术水平的升高,对As的慢性炎症过程会有更深入的理解,以便于

11、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参考文献】1:章梅华张凡 动脉粥样硬化炎症机制及其治疗药物研究进展浙江医学 2007 年第29 卷第10 期2:吕淼 幽门螺杆菌与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因子相关性分析 现代医药卫生 2009 年第25 卷第7 期3:张朝晖 马翔 动脉粥样硬化研究进展 中国中医急症 2008年3月第17卷第3期4:赵丽红 张月琴 C 反应蛋白与心血管疾病现代 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年 8月 , 17 (23) 5:李枚娟白介素一1O在粥样斑块形成机制中的研究进展 血管病学进展 2009年第3O卷增刊6:赵丽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国际 内科学杂志 2007年2月第34卷第2期7;任玉华 炎症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与发展中的表现及作用 心血管病学进展 2008年第29卷第5期8;刘凯周旭晨 炎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医师进修杂志 2005年7月第28卷第7期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