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125901 上传时间:2023-11-16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身高与车架尺寸的选择和微调(学习心得汇报)经常听老鸟说:山地车就是一个车架装个前叉!可见车架的重要性,如果车架不合适,其他零件再高档,也不能说是一辆好车。本文仅讨论车架的尺寸问题,关于车架的类型和品质,就是另一门高深的学问了。常常令新手感到困惑的一个问题,是车架尺寸和身材的匹配问题。有很多新手,往往是在买车以后才注意到“车架尺寸”的问题。我就是这样。什么?买车的时候车店老板就没有给你讲么?抱歉,当时情绪太激动,只顾着摆弄车了,很多问题都被忽略了。一般来说,负责任的车店店主,都会向你推荐一款适合你身高的车架。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店主为了推销存货,卖给你一款太大或太小的车架。最悲惨的莫过于碰见一位压根

2、就不懂车架尺寸的店主。我的一位朋友就中过这样百年不遇的大奖。所以,买车前预习一下关于车架尺寸的基本知识,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不幸中奖,在尺寸问题不太大的情况下,调整把立长度、座管高度还可以补救,如果差异太大,就只有和车店老板理论了。车架尺寸:车种:仅限于硬尾山地车,普通越野(XC),骑行方式:以压马路为主。网上讨论车架尺寸的帖子铺天盖地,方法五花八门,简直就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不花上一段时间刻苦学习,你压根就别想弄清是怎么回事。刚开始会看得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其实各种不同的算法,其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差别只是计算精度不同而已。购买车架的关键要点是选择合适的尺寸。在车架的立管上一般都标注了车架的“

3、尺寸”。但是这些“尺寸”提供的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因为车架尺寸的测量因厂商而异。一部分厂商从中轴的中心量起,一直到立管的顶端。这种测量方法叫center to top;(简称CT) GIANT自行车的尺寸就是这样测量的。一部分厂商从中轴中心量起,量到上管与立管交点的中心。这种测量方法叫center to center,(简称CC)在国际上比center to top更流行一点。问题是这两种测量方法都没有说明这架子真正适合的骑手体形。举个例子,GIANT的19寸ATX840车架(中号)大致和16.5寸(小号)Mrazek Boh FX车架相当。如果光听两个尺寸号,谁能知道两车的尺寸如此接近?不幸

4、的是,我就有类似的经历。这个问题,曾困惑了我长达大半年的时间,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口袋里经常装着一把卷尺,一看到山地车,就有一种量一量尺寸的冲动,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把卷尺放到家里。以下是各种测量和计算、估算方法:购买车架时,最重要的数据是standover clearance,即人跨在车上(大约站在车座到头管的中点),车上管(也就是大梁)距离裆部的距离。因为和城市内骑行一样,山地骑行经常需要紧急下车,上管低一些,下车的时候就不至于被上管硌到。下一个重要的数据是上管的水平长度,即从头管与上管交接处到立管(或其延长线)中心的水平距离。这个距离太短,骑手要弓腰驼背才能骑车,当然不行。稍微短一点,车把高

5、一点,骑手的的坐姿比较直立,尽管休闲的时候可能很合适,但是在山地里则受局限上坡的时候为了保证前轮不离地,骑手需要将身体前移;如果上管短,车把就过分靠近骑手身体,骑手的膝盖所能运动的范围很受影响,而且也影响骑手控制方向。这个距离太长则骑手的姿势伏得很低,时间长了会腰酸背痛。除非你像刘备:双手过膝。有很多根据个人身体数据计算合适车架尺寸的方法。但是从来没有一个计算方法可以适应每个人。唯一百试不爽的方法就是试骑(这是废话,我知道)。原因?每个人的上下身比例并不完全相同。大部分新手还都比较习惯坐姿比较直立的车,也就是倾向于选择上管比较短、车把较高的。建议试骑用100毫米水平把立的车,以感觉稍微有一点前

6、伸为宜。这样如果后来发现车把距离过远可以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而不用更换整个车架。大部分越野车架的头管(与水平线)角度在70-71.5度之间,立管角度(与水平线)在73度左右。上管及立管的长度则因尺寸而异。有关山地车架尺寸,有人看重上管水平长度(TT值)。也有人着眼立管的CC值或CT值。没错,这些数据都很重要,但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挑选山地车架的第一要素是叫Standover Height的概念。它指的是你跨骑在车上时,从地面到车架上管(胯部正下方那一点)顶部的距离。对应的一个概念是Standover Height Clearance,指的就是胯部到上管顶部的空隙距离,也叫安全距离。保持跨下

7、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是很重要的,理解也容易,因为山地车不是在平坦的路面骑行的,摔车是很正常的事。当要失去控制的时候,大家都会迅速的伸脚支撑路面试图不要摔倒,如果没有一定的安全距离,这时车架的上管就可能会伤到跨部,后果可想而知。有一个简单的看车架的Standover Height是否太大的方法。穿上你骑行时用的鞋,跨骑在车上,在你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弹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车架,那么这车架对你来说就太大了。这个安全距离,CC值有一定参考价值,但应以亲自试验为准。CT值由于是从中轴的中心量起,一直到立管的顶端,也就是车座快拆的位置,其参考价值就有限了,但保险系数较大。当然,仅仅达到碰不到是不够的,那么多大

8、的安全距离算合适呢?这方面的标准也很多,和你的骑行环境也有关系,这里只列出其中一种,有一定的上下浮动是可以的:如果你只在平整的路面骑行,从不进行非铺装路面骑行,安全距离最小可以是2英寸(5cm);如果你有不平整的路面,最小应该是3英寸(7.5cm)。如果你要越野,那就再大一点,10cm以上吧。也就是说,越野强度越大,安全距离也越大。车架的长度:骑在车上,在正常握把时,眼睛、把立前端和前轮花鼓三点一线则说明车架长度正好,否则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整长度。在Airborne网站上看到了度量身体个部位长度和计算车架尺寸的公式,供大家参考使用。1. 测量大腿长度i测量时最好穿骑行服,站于水平硬性

9、地面,并由一人辅助。身体直立,两脚间隔约十公分。用书本或其他类似的东西平置于裆部,并向上施加小于坐车座的适当力度,测量书本顶部至地面的距离2. 测量身长t姿势与步骤1相同,测量锁骨之间V字槽底部至书本上端的距离3. 测量臂长a水平站立,平伸手臂、掌心向前,测量从虎口到肋骨所在平面的距离4. 测量肩宽s直立,放松两臂,测量肩关节处的宽度s以上尺寸每个测量三次,取平均值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得到你所需要的车架尺寸:公路车架尺寸i*0.67(cm)山地车架尺寸(i*0.67-11.0)*0.394(英寸)把立长度(t+a)/2+x公路车x4;山地x8;eteffective top tube length

10、(车架上管有效长度)你所适合的曲柄长度:腿长范围(cm)曲柄长度 65cm - 70cm 165mm 71cm - 76cm 170mm 79cm - 81cm 172.5mm 82cm - 90cm 175mm弯把宽度:(弯把的宽度是指中心至中心的长度)肩宽范围s 把宽cm38cm 38 - 4039cm 4040cm 4041cm 40 4242cm 4243cm 42 4444cm 4445cm 4446cm 44 46不幸的是,当你辛辛苦苦测量、计算后,才发现,市场上很可能没有一款车架是完全合适的!解决方法有两个:定做车架,或者找一款尺寸最接近的将就一下。因为这本来就是专业运动员定制车

11、架的测量方法。更不幸的是,这套方法是欧美发明的,并不一定适合亚洲人的身材特点,要适用于中国人的身材,必须更改相关参数才行。这只是一些常见的方法,挂一漏万。好了,现在,从理论上说,你已经武装到牙齿了。唯一不清楚的是,你是不是和我一样,比刚开始更糊涂了?我是只明白了三件事:1、不同厂商对车架的测量方法是不太一样的!并不是像我们想当然的那样,存在一个唯一的“国际标准”。所以,该尺寸仅在同一厂商的不同车架之间,才有参考价值。一旦进行跨厂商之间的车架尺寸对比,很可能把你彻底弄糊涂!而且,该尺寸仅仅是车架的立管尺寸!并不包括车架的上管水平有效长度(就是车架头管中心到座管中心的水平长度)。这个尺寸也非常重要

12、。更糟糕的是,不同厂商的不同设计师设计的不同车架,并不是车架立管长度相同,车架上管有效长度就相同。二者之间并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只有一个大致的比例!2、有一个简单的看车架的立管尺寸是否合适的方法。穿上你骑行时用的鞋,跨骑在车上,在你脚后跟的位置进行弹跳,如果你的胯部能碰到车架,那么这车架对你来说就太大了。(要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否则,小心你的蛋蛋!)3、车架的上管尺寸:在正常握把时,眼睛、把立前端和前轮花鼓三点一线,则说明车架长度大概正好,尺寸相差不大可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整长度。如果你像刘备一样:双手过膝,例外!以上仅是一个粗略的估计,仅能保证你买的车架尺寸不会太离谱!详细的调校可以在骑

13、一段时间后,仔细体验车架尺寸是否合适,如不太合适,特通过更换不同长度的把立来调整。车座的前后位置也有一定的微调空间,但最好是调到中间位置。所以,经过长时间刻苦学习,我发现,最简单也是最好的方法,是使用各厂商推荐的身高与车架尺寸参考数据。转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真是悲剧呀!我们是业余爱好者,不是专业运动员。专业运动员常常是根据身高定制专用车架。Giant(捷安特)官方参考数据: 15寸适合152170CM 17寸适合165180CM 19寸适合173185CMMerida(美丽达)官方参考数据: 14寸适合150165CM 16寸适合160175CM 18寸适合170185CM什么?其他厂商的

14、参考数据?麻烦您亲自问一下好么?什么?你的身高正好在两个车架尺寸之间?如果您“不差钱”,可以找厂家量身定做一个车架,保证合适!但价格么?恐怕最低也是六位数的了。如果您和我一样,是普通老百姓,可以用“把立”调整的方的方法呀?告诉你一个秘密,一般人我不告诉他:只要车架尺寸大致合适,人体的适应能力往往超出我们的想象!想当年,我骑着28大杠,一天一二百公里的时候,压根就没有什么“车架尺寸”的概念。所有的车架尺寸都是一样的!那时候,26的轻便车还是“奢侈品”。我们也是用调整车把高度和车座高度的办法来让车适应不同的身高,并没有“调整把立长度”这一说。所以,如果你是装车的话,请注意:一开始请把前叉上管留长一

15、点!一旦截断,再想接长就非常麻烦,要用专用零件。而且就算勉强接上了,其结实程度也往往令人揪心。当你逐渐适应了山地车的骑行方式,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骑行姿势后,再截短前叉上管并不困难,所有车店都能做。这是山地车和传统自行车的不同。如果你是买成车的话,恐怕就只有人快速适应车了。忘了曲柄长度问题吧!国内市场上的曲柄长度绝大多数都是一样的。要买其他长度的曲柄,常常要预定,而且很可能没货。还记得适应能力么?车把宽度?你的双手在车把上是可以移动的,对吧?再就是车座高度的问题。现在有很多年轻人把车座调得很高,高出车把一大截,自以为很拉风,看的人心惊肉跳。这是很危险的。还记得安全距离么?车座高度的调整应遵循以下原则:当你骑在车上,用脚后跟踩住脚踏,当脚踏处于最低点时,膝盖刚好伸直。这样,在你用脚前掌踩脚踏时,应该是较舒适的,刚开始骑山地车时,可稍微调低一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