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滥用赏识.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125766 上传时间:2022-09-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不能滥用赏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不能滥用赏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不能滥用赏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不能滥用赏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不能滥用赏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不能滥用赏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不能滥用赏识.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别 让 赏 识 捧 杀 孩 子陇县西大街小学 张慧萍当学生进取心增强、情绪低落、受到外界干扰、学习中遇到困难、老师和家长看法发生分歧、需要家长解决其他困难时,我都会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共同商讨教育方法,与家长达成共识。在家访中,我学到了不少经验,也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问题,比如说“赏识”教育,就有被滥用的情况。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可见话语的力量非同寻常。当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出类拔萃,赏识教育被越来越多的父母所接受。如今家长懂得夸奖、赞美自己的孩子,“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个观念也盛行并被付诸实践。但任何观念都不能绝对化。夸奖一定能让孩子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吗?其实,夸奖孩子

2、是一种艺术,更是一门学问,需掌握适当的方式和方法。家访中一位家长告诉我,儿子上幼儿园时,老师告诉她,儿子有多动症,连三分钟都坐不了,让她最好带儿子去医院看一看。回家的路上,儿子问老师都说了些什么,她差点流下泪来。因为全班几十名小朋友,唯有儿子表现最差;唯有对儿子,老师表现出不屑。然而她还是告诉儿子:“老师表扬你了,说你原来在凳子上坐不了一分钟,现在能坐三分钟了。其他妈妈都非常羡慕妈妈,因为只有你进步了。”那天晚上,儿子破天荒吃了两小碗饭,并且没让她喂。这样的赏识显然作用巨大。 但是,赏识如果使用不当,反而会起反作用。就有这么一个例子:9岁的小飞是整个家族中的独苗男孩,深受全家的疼爱。小飞爸爸介

3、绍,儿子从小就乖巧懂事,多才多艺,上小学后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常常受到老师的表扬。 四年级时,小飞的学习成绩略有下滑,不久,小飞对学习表现出冷淡、厌倦等消极情绪,甚至说不想上学了。父母大吃一惊,仔细询问才得知,考试后老师找小飞谈了话,指出他是因为骄傲、不认真才导致成绩下滑的。小飞看到一直以来很喜欢自己的老师突然批评了他,心里觉得很委屈。 小飞妈妈说,儿子一直生活在赞扬声中,几乎没遭遇过挫折。“在家里,小飞被所有人捧在掌心里,听到的全是赞扬和肯定,从来没人批评、否定过他。”在学校和家庭中受惯了呵护、赞美、鼓励的小飞,如今成了经不起挫折与失败的孩子,老师稍稍一批评,他就承受不起。 由此可见,赏识

4、不可滥用,更不可夸大。赏识孩子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赏识孩子的优点,“大加夸赞”,让孩子在“我能行”中走向成功是赏识教育的核心观点。“赏识教育是对传统棍棒教育的否定,在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方面确实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要全面辩证地看事情。赏识和惩罚都是极端情况下使用的教育手段,必须谨慎使用。仔细观察孩子行为的优缺点,该批评就正确批评,该赏识就适当赏识。有意识地让孩子在困难和挫折中经受磨练,以提高孩子战胜困难、应付挫折的能力。这样无论是赏识教育还是挫折教育才能成为教育孩子的有效手段。 真诚尊重和赞美孩子的具体行为对孩子的成长起着积极作用,若过多使用“你太棒了!你是天才!”等语言,会对孩子的

5、优良人格培养不利。有些孩子为了能得到父母或他人的赏识而表现好,使得他们相信其个人价值就是为了取悦他人,此时的“赏识”就成了“毒品”。 孩子的成长固然需要父母的认可,然而对孩子的夸奖也需要技巧,否则,会适得其反。夸奖和赏识应是有条件、讲原则的,不能无中生有,无限夸大,更要杜绝以偏概全式的赏识。一味赞美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引发了不少问题,助长了孩子骄傲与自大的心理。让孩子误以为自己一切都好,所有关于自己的事物都会被无条件认可,使孩子承受压力与挫折的能力降低。 因而,夸孩子要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有一个孩子说:“我不知道我哪里棒,我只知道我很棒。”这句话猛一听觉得孩子挺自信,仔细一品不难发现其中

6、的问题,孩子对自我的品质没有起码的具体化的认知。对于孩子来说,这样不清楚的自我认识会带给他困扰,他会在自信与自卑间游走,情绪也容易随之波动。 家长在夸奖孩子时要遵循就事论事、对事不对人的原则,只对孩子所做的某一件具体的事情进行评价,不要因一件事而对孩子整个人做评价,更不要让孩子错误地将一件事的成败当成衡量自己整体成败的标准。好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如果父母长期将好字挂在嘴边,会让孩子产生厌倦心理,起不到鼓励作用,反而会成为压力。夸奖要适时适当,不是随时随地越多越好,夸奖孩子已经取得的成就,是为了激励他获得更多的还未取得的成就,所以,夸奖要有目的和引导性,父母要在夸奖后帮孩子制定一个踮起脚尖或向上

7、跳一下就能达到的新目标,使孩子不会裹足不前也不会失去信心。” 夸奖要言之有物才能夸到点子上。很多家长的误区在于并不了解和关注孩子行为的内在,而敷衍地对孩子进行表扬,这种表扬会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明确及不正确的认识。父母要表扬孩子,首先是关注孩子的具体行为,重视孩子努力的过程。夸孩子更要言之有物,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是因为什么被赏识的。 那么,怎样夸孩子才能夸到点子上呢?当孩子在游戏中表现到位时,家长可以说:“你很聪明,妈妈交待给你的游戏规则,你全都记在心上并领会了,并且观察得仔细,游戏玩得成功。”这样夸,让孩子从小就知道聪明的意思原来是耳朵要能听全信息,眼睛要仔细观察事物。 孩子做了体贴父母的事,家长可用自己的切身感受来夸孩子,比如“妈妈吃到儿子做的饭,真是很幸福,感觉到你对妈妈的爱了”。这样夸,让孩子知道他的付出是带给妈妈幸福的,增加他的自我认同感。 家访中,我深切地感到,现在的家长都知道要夸孩子,夸什么,怎么夸,何时夸,比竖起拇指说“你真棒”,更值得家长思考。认真观察孩子具体的行为,用孩子的行为带给家长真实的感受,在孩子需要肯定时,用不浮夸、不造作的言语肯定孩子,孩子会在这样的赏识中发现自我价值,追求卓越自我。千万不可烂夸、言之无物地夸,这样,也许就会捧杀了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