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125366 上传时间:2022-09-2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地震中的父与子第二课时教学设计綦江区东溪镇书院街小学 漆江飞【教材简析】课文讲述的是年美国洛杉矶大地震中,一位父亲冒着危险,抱着坚定信念,不顾劝阻,历尽艰辛,经过小时的挖掘,终于在废墟中救出儿子和同伴的故事,歌颂了伟大的父爱,赞扬了深厚的父子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受到父子情深的感染;二是引导学生通过对人物外貌、语言和动作的描写,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提高阅读能力。【设计理念】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应引导学生与文本进行充分的对话。通过自读自悟读懂课文。因此教学中要让学生充分地读书,让学生在自己的读书实践中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的情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应该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朗读既是理解的手段,也是表达的手段。因此教学中要以读为本,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多读,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体验、读中表达、读中发现、读中评价、读中迁移。让学生读懂,读通,读熟。使学生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阅读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发展语感。语文教学最终的落脚点应在“读写结合”上。“教材只是个例子”,“读”是为了会“写”,也就是让学生把从教材中学到的写作知识和方法在实践中运用。因此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及时地让学生在课堂上练笔。 教学目标

3、1、理解课文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感受父亲对儿子的爱以及儿子从父亲身上汲取的力量。3、领悟课文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特点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式。教学重难点 从课文的具体描述中感悟父与子的了不起。教学方法朗读法 情景教学法 扶放结合法等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 回想画面,直奔主题,呈现主旨。1、1994,美国洛杉矶发生了大地震,一时间山崩地裂,天旋地转。不到四分钟,2500多座建筑物倒塌,25000人无家可归,人们都沉浸在无尽的恐惧和绝望中。而其中,却有一对父子创造了一段奇迹。2、师: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对父子,和他们做一

4、次心与心的交流。我们继续学习地震中的父与子。二、速读课文 ,抓住重点。1.请大家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夸奖这对父与子的句子读一读。(在课题中的“父与子”下画上“ ”学生浏览课文,老师巡视了解情况)找到了吗?谁想读?你们找的和他的一样吗?好,大家一起来读这句话。(多媒体出示句子)2.那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让我们默读课文,画出有关的句子,可以在你感受深刻的地方写上自己的体会。开始吧!(板书:了不起)三、品读词句,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重点从拯救时间的漫长和艰难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 画好的同学请举手!谁来说说,哪些句子说明了父亲的了不起?(板:父)(2) 他读的,你们同意吗?好,这

5、里有两句话,请同学们自由读读第一句,看你读出了什么?(出示学生读的相关句子,男生齐读)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3)指名读。作者不厌其详地把表示时间的词罗列起来,从中你读懂了什么?)(时间长 父亲很爱他的孩子 父亲很伟大 他很想救自己的孩子)谁能联系实际谈谈看!(4)是呀,父亲在这不吃不喝,不休息的36小时中都做着什么?(在废墟里不断地挖)同学们,36小时啊,那是两个白天一个夜晚呀!父亲就这样弯着背,挖呀挖,你们看(多媒体出示句子)师:8小时过去了,生:父亲在废墟里拼命地挖。师:12小时过去了,生:父亲在

6、废墟里拼命地挖。师:24小时过去了,生:父亲还在废墟里拼命地挖。师:36小时过去了,生:父亲仍然在废墟里拼命地挖。(5)要是我,会直接写父亲挖了36个小时,那像课文这样写好还是我这样写好?为什么?你能通过读,让大家感受到父亲挖的时间长,挖得多么艰辛吗?【指导第一句的朗读:我听出来了,你读时间的词语有强调的意思了,为什么这样读?】(6)从朗读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运用这种排比的短句,给读者带来了紧迫感,更强烈的表现出父亲执着的信念和伟大的父爱!我们再来品味下一句,请这两组同学来读。(7)我们知道,上一句话是通过写父亲挖的时间长这种行为来反映父亲伟大的爱的,那么这一句是通过描写父亲的什么来表现父爱的

7、了不起呢?(生答)那就通过读,把这种情感表现出来吧!(11)指导朗读。【指导第二句朗读时可用的几种方法:同学们,他刚才读“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样读的,我换一种语调读,你们听听!哪一种好?为什么?你们觉得他读得怎么样?为什么?还有没有比他读得更好的?好的,同学们,让我们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吧!】2.从处境的危险体会父亲的“了不起”(1)读过之后,不知大家想过没有,父亲挖了整整36小时,为什么没人再来阻挡他?联系上下文看看!(太危险了)你是从哪知道的?(第6自然段 第8自然段) (2)指名读。是的,这里太危险了,随时可能发生大爆炸,余震也会接踵而来。情况这样危急,要是你是消防队长,

8、我就是父亲,请你来阻挡我吧!还有谁愿意当警察,再来阻挡我!(3)通过刚才这一番人物的对话,你又一次体会到父亲怎么样?(父亲一心救孩子)可有人却说,父亲精神失常了。同学们,你们同意这样的说法吗?【我倒认为是这样,大家拿起书,看第5自然段,课文中说父亲双眼直直地看着那些好心人。这多像精神失常的人呀?再说,别的父母都绝望地离开了,可他还是埋头接着挖,他个小时不吃,不喝,不睡,那就更不可思议了。这是正常人做不到的,不是精神失常又是什么?(生答后)对,这是因为一种伟大的父爱的力量充溢着他的全身,使父亲不顾一切,克服巨大的困难,一心要救出孩子。】 (4)齐读6-11自然段。 3.从心理体会父亲的“了不起”

9、(1)父亲这样拼命地救孩子,除了刚才同学们所说的,那是因为爱孩子,还有他对孩子有过承诺,他是怎么说的? (2)生答: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课件出示)(3)你们看一下,这句话在文中出现了几次?(3次)在文中起什么呢?(4)事实上,父亲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让我们把思绪回到阿曼达遇险前那美好的时光去吧! 当阿曼达在学习上遇到困难,很苦恼的时候,父亲- 当阿曼达因受伤了,疼得直流眼泪的时候,父亲- 当阿曼达得到老师的称赞,沾沾自喜的时候,父亲- (5)苦恼时的开导,流泪时的鼓励,骄傲时的提醒,这不正是父亲所说的那样吗?(生读)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6)现在,阿曼达被压在

10、废墟底下,生死未卜,作为父亲, 师:当他看到教学楼变成废墟,悲痛欲绝时,支撑他的就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人们都来劝阻,让他离开时,激荡在他心中的依然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 师:当他伤痕累累,就要倒下时,给他力量的还是这句话 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5)同学们,当你们读懂了这些,此时此刻,你想用什么词语来形容父亲救孩子时的表现?你还能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父亲拯救儿子的决心吗?【对,为了拯救孩子,父亲表现得无比坚定,你能读出父亲的坚定吗?指导朗读:他坚定地站起身,向废墟走去。】四、品读词句,体会儿子的“了不起” 1.刚才,我们

11、理解了父亲千辛万苦地救孩子,的确是了不起!当他挖到第38小时的时候,奇迹终于出现了!(点击课件)出示: 挖到第38个小时,他突然听见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爸爸,是你吗?”是儿子的声音!父亲大喊:“阿曼达!我的儿子!”“爸爸,真的是你吗?”“是我,是爸爸!我的儿子!”你能把这段对话的标点填上吗?标点填好了那应该怎样读呢?才能表现此时父子的心情呢?请你练习一下。指名朗读。 2从刚才父子相逢的这一幕中,你是从哪里看出了儿子阿曼达的了不起呢?(板:子)谁把有关的段落读一读!(学生自由说后出示第16和23自然段,并引导学生体会阿曼达的沉着冷静、先人后己的品格和儿子对父亲的信赖。) (1)引导学生体

12、会阿曼达的沉着勇敢。咱们先看上面一段话,请这两个小组来读。 你们说说看,阿曼达为什么了不起?(我认为在长达38个小时的漆黑废墟下,没有水,没 有食物,只有恐惧和危险。只有岁的阿曼达在这种情况下,告诉同学不要怕,坚持生的希望。) 大家想一想,在长达38小时漆黑的废墟里,没得吃,没得喝,只有危险和恐惧,孩子们会怎么样?此时,阿曼达是怎么想?怎么说的?请四人小组讨论讨论,我们呆会请同学来谈。(出示多媒体,巡视指导说) 好,我们来交流一下看法。学生可能会这样说:【同学们会很混乱、恐惧,此时,阿曼达在想:我一定要坚持住,因为爸爸说过,不论发生 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的。于是,他对同学们说:“大家不要害怕,

13、我爸爸一定会来救我的,也能救大家。”同学们可能会吓得大哭起来,他们都喊着爸爸妈妈。阿曼达在废墟底下想:我活着,爸爸也一定活着,我要等他来救我。他说:“同学们,我们光哭是没有用的,大家要安静地等待才对。我们要勇敢,要有冷静!”同学们会觉得没希望了,都垂头丧气的。阿曼达在想:要是爸爸在身边,那该多好啊!爸爸不会扔下我不管的。他说:“同学们,我们的父母一定正在想办法就我们出去的。我们要坚持住!”同学们会感到很饿很饿,他们抱成一团,缩在墙角。阿曼达会想:爸爸在哪里呢?要是爸爸还活着,他准会来救我!他对同学们说:“我爸爸答应过我,不论发生什么,总会和我在一起。爸爸一定会想办法救我们出去的。” 】透过这感

14、人的情景,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阿曼达?(学生说后板书:沉着勇敢)从上面一段话,我们读懂了阿曼达的沉着勇敢,看下面一段话体现了阿曼达的什么品质?请女生来读。 你们认为下面这一段阿曼达的了不起表现在哪里?(说阿曼达了不起是因为当他得到父亲的救援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先让我的同学出去!”)指导学生仿写。勇敢沉着的阿曼达终于等来了父亲的营救!出示:50分钟后,一个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这里作者没有用表示时间的短句来表现这个出口打开的艰难,你能仿照12自然段的写法,补写打开出口的困难,和阿曼达出来时的外貌吗? 学生可能会写:人们挖了10分钟,20分钟,30分钟,一块块的瓦砾被搬开,一堆堆墙土被挖走,终于一个

15、安全的出口开辟出来了。父亲声音颤抖地说:“出来吧!阿曼达。”“不!爸爸。先让我的同学出去吧!我知道你会跟我在一起,我不怕。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1个,2个,3个-13个孩子陆续的从出口钻了出来了,出口边上的瓦砾不断的往下掉,最后一张满是灰尘、蜡黄的小脸,带着兴奋的微笑终于在出口出现了。“爸爸!”“儿子”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无比幸福地紧紧地拥抱在一起!阿曼达虽然只有7岁,却能在生死关头表现得如此沉着勇敢,还能做到先人后己,这是因为什么?(引导学生理解阿曼达对父亲的信任 它是父亲对儿子的承诺,是儿子在绝境中满怀信心的力量源泉,也是父亲坚持到底,决不放弃的原因。)五、总结全文,拓展延伸。1.看似平常的一句话,却充满着神奇的力量。正是这句话,让这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心连心,并创造了神话般的奇迹。让我们再次读读课文最后一个自然段吧!2.下面,我们读一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文中的父亲用自己的执着和对儿子的爱,救出了埋在废墟下38个多小时的儿子及其他的同学。确实在我们的生活中爱能创造奇迹,我们一起去阅读一篇文章奇迹的名字叫父亲。思考:故事中的父亲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多活了3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