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上15课习题.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123383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上15课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七上15课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七上15课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上15课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上15课习题.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沧海 中考试题集萃 1.这首诗以“观”字总领,全诗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 2.请你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的画面描述出来。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在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3.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4.请根据你的阅读感受,说说本诗的情感基调:表现出苍凉慷慨,悲壮激昂。5.前三行诗句描写沧海景象,有

2、动有静,如“水何澹澹、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的是动景,“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写的是静景。次北固山下中考题集锦 1.颈联中的哪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生 入)2.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的感情。表达了作者客游他乡的思乡之情,又传达出诗人放眼山川的博大的胸襟。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思念故乡 ;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4.“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 。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

3、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生”与“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 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 5.请描述“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潮水上涨与岸齐平,江面显得开阔无边,和风吹拂风向不偏,一叶白帆好像悬挂在高远江天。(诗句巧妙地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大景表现出来了。)6.从练字的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A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景物的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B“阔”“平”两字,写出了江面的浩渺,“正”“悬”两字,写出了船帆的安详,非常富于

4、表现力。充分地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了。7.请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意思。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字面意思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8.有位同学在默写时误将“海日生残夜”写成“海日升残夜”,请你告诉他,“生”与“升”相比,其表达效果好在哪里。(2分)“生”字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海日以人的情性,海日生于残夜,将驱尽黑暗,给人以乐观的鼓舞力量。而“升”字则平淡无味。钱塘湖春行 1.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初平,写出了春水新涨,几与岸平的情景。几处谁家 ,表现飞鸟不多,候鸟还未都从南方

5、返回。早莺新燕说明刚刚从南方飞回。渐写出了野花渐开渐多的情态。浅草才能表现了草刚萌发的情形。2.诗歌第二联中“几处”“谁家”用得极其精妙,换作“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效果。联系全诗,说说为什么。“几处”“谁家”照应“早莺”“新燕”,说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表达了钱塘湖初春季节的特点和作者的欣喜之情。如果改为“处处”“家家”,就没有这种表达效果。3.全诗以“行”为线索,从“孤山寺”起,到“白沙堤”终。以“春” 为着眼点写出了自然界的美景。最后两句中的“最爱”两字充分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迷恋。4.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简明形象的语言描绘出“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所展现的画面。(有几处早来

6、的黄莺争先恐后的飞向向阳的枝头啼鸣,不知是哪家新来的燕子又在湖边不停地衔泥筑巢)4.“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这两句诗把春的情态描摹得妩媚动人,生机勃勃,试品一品其妙处。(3分)开放题。例:这两句诗作者抓住了“乱花”、“浅草”写出了花的繁多、草的柔嫩,突出了春的妩媚动人;又以“浅草”、“才能”描绘了春的发展变化,突出了春的勃勃生机。5.白居易这首脍炙人口的春行诗,除了结构、描写、意境写得具有特色之外,用字用句也十分准确生动。其中“几处早莺争暖树”句中“争”用得好,是因为:写出了初春早莺尚少,它们飞向枝头向阳欢歌的景象,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6.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怎样的景象?西湖

7、早春美丽、热闹的景象7.分析“乱花渐欲迷人眼”诗句中“乱”字的表达效果。花开繁盛;色彩缤纷;贬词褒用。8.诗中的“钱塘湖”,就是现在的杭州西湖,你知道的写西湖的名句还有哪些?请写出连续的两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天净沙 秋思中考题集锦 1. 诗歌在充满萧瑟秋景的气氛中,为何要写“小桥流水人家”?以乐景写哀情,通过对比,衬托出游子的孤独凄凉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2.小令中“枯藤”、“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深秋晚景图3.简要赏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夕阳”点出了特定时间,照应“昏”字,“断肠人”点出了人物及人物

8、的心情。一切悲苦全在“断肠”二字中凸现出来,点出了天涯游子的乡愁是何等浓厚。(结尾卒章显志,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4.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 浣溪沙中考题集锦 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2.“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落寞、孤独”的情感。3.这首词中多处运用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好处:“新”是唱新词的环境,“旧”是饮酒唱词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今是昨非的怅惘情思;或“去”是花落去,“来”是燕归来,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