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4312170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浅谈几种酶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摘 要:主要介绍了脂肪酶、葡萄糖氧化酶、淀粉酶、蛋白酶、半纤维素酶 在焙烤食品中的应用。关键词:酶、焙烤食品、应用Abstract: introduce lipase, protease, hemicelase, glucose-oxidase, amylase apply in the adhibition.Key words: enzyme, bake, adhibition.引 言:目前,在食品工业中广泛米用酶来改善食品的品质以及制造工艺, 酶作为一类食品添加剂,其品种不断增多。它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 方兴未艾。随着漠酸钾被禁用,如何使用天然

2、无害具有替代功能的 产品,成为广大焙烤食品及面粉企业关注的焦点,而生物酶制剂满 足了这方面的要求。酶作为一种生物制品,在面粉改良中,具有显 著的优越性。这些优越性体现在:酶本身就是活细胞产生的活性蛋 白质,本身无毒,故不会留下有毒的物质。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度 的专一性,一种酶只对一种底物起作用。如淀粉酶只能催化淀粉的 水解,而对蛋白质则无效。酶的催化效率非常高,比一般催化剂高107-1013倍,因此用量相当少。酶的操作条件温和,在常温、常 压下就能进行。与以前的化学催化剂相比,酶反应显得特别温和, 这对避免食品营养的损失是很有利的。以下介绍几种酶在焙烤食品 中的应用。1. 脂肪酶脂氧合酶在面包

3、中用于改良面包质地、风味,并进行漂白。脂肪酶能够提高面制品的烘焙品质、改善面包质地、延长制品的货架期。面类制品的食感主要与小麦粉中的蛋白质、淀粉、脂肪等有关,特别是通过 蛋白质的定向和形成网眼结构产生弹性,增加面的黏弹性。在面类食品加工 中,以手工方式沿着压延方向进行多方面揉压,或是以机械方式沿着单一方 向进行长时间的压延,都会增加面的弹性、提高面类食品的质量,但采用上 述两种方法比较耗时。脂肪酶是酶制剂的一种,酶的所有特性它都具有,与其他酶酶剂如葡萄 糖氧化酶复配后能够取代化学增筋剂漠酸钾。脂肪酶在焙烤食品工业当中的 应用,主要是体现在对面包粉面团的强筋作用及改善面包品质方面。它对面 制品的

4、改良是提高面团的耐醒发力,脂肪酶主要在面团静置发酵阶段起到增 强面筋筋力的作用。同时,能适当降低面团的延伸性。特别是用于无脂肪, 低脂肪或含油的面包产品中效果最理想,能降低面团粘稠度,改善面团的操 作性能,增强面团筋力和面团的弹韧性,提高面团发酵耐力和醒发耐力,提 高了面包入炉急胀性,增大产品体积作用非常突出;能够改善面包内部组织 结构,使内部组织结构更加均匀细腻,包芯色泽更加洁白,提高了面包组织 的柔软度,对面包制品有很好的改良效果。在面类食品生产时,可以将溶解有脂肪酶的水直接加入面粉中,然后在 常温下放置一段时间进行压延处理。与添加蛋白质和多糖类等面粉改良剂相 比,添加脂肪酶后产品品质会得

5、到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增加并保持弹性。(2)提高成品率。(3)面皮的改良。2. 葡萄糖氧化酶葡萄糖氧化酶在各类食品中用于祛除食品中的氧气或葡萄糖常与过氧化 氢酶结合使用。葡萄糖氧化酶(glucoseoxidase GOX; ECl.1.3.4)系统抗微生物作用 主要是由于生成的H2O2具有细胞毒性。当然形成的葡糖酸引起pH下降,也 有抑菌作用。GOX系统作为食品防腐剂抗微生物的效果报道不一,Tiina和 Sandholm研究表明,GOX系统能显著抑制多种病原菌的生长,如婴儿沙门氏 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产气荚膜梭菌。GOX系统对液体全蛋中的革兰氏阴性 和阳性菌也有显著抑制作用

6、。但是将GOX系统应用于接种过假单孢菌属和鼠 伤寒沙门氏菌的禽类中,未发现这些腐败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不同微生物对 GOX系统的敏感性决定于它们产生H2O2清除剂(如过氧化氢酶、谷光甘肽和 抗坏血酸等)的能力。GOX系统更多的应用于食品加工中,而不是作为食品 防腐剂,其原因是食品长期暴露于过氧化氢的环境易造成食品脂肪酸败。葡萄糖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具有显著的改善面粉中面筋强度和弹性、总 体提高面粉品质的作用。它与其他酶制剂和添加剂之间具有协同效应,用于 烘焙面包等高筋粉的生产,均能获得理想效果。同时,葡萄糖氧化酶凭借其 天然的优良特性,可替代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为致癌物质的漠酸钾等各 种化学添加剂

7、。3. 淀粉酶淀粉酶在各类食品中用于将淀粉转化为糊精、糖,增加吸收水分能力。 淀粉酶在焙烤食品中增加酵母在发酵过程中的糖含量。a一淀粉酶通常与蛋白酶一起应用于改善面团的功能性质。小麦及黑麦 面粉只含约0.5%1. 0%的可发酵糖,不能提供酵母生长所需的糖。如果面 粉中a一淀粉酶的活力不足,淀粉分解所产生的麦芽糖含量很低,面团起 发性不好。因此面团中可加入约0.3%的麦芽a一淀粉酶或真菌a一淀粉酶 以提高面团的质量。真菌a一淀粉酶对热不稳定,在烘烤的过程中易失活, 与葡萄糖淀粉酶可以共同控制产品还原糖的含量,进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如 颜色等a一淀粉酶可降低产品黏度,改善产品的加工性能,最终使产品松

8、 软,体积增大。焙烤过程中,淀粉胶凝,蛋白质变性形成刚性结构并释放水 到淀粉凝胶中去。如果a一淀粉酶活力过高,烘烤过程前期过量淀粉水解, 则会导致面包黏性增强,体积较小。真菌a一淀粉酶在75C时失活,所以 不会产生上述情况,会使面包的货架期延长两倍oS.Sahlstrom等研究了面 包制 作中四种真菌a一淀粉酶的加入,调粉时间及醒发时间对面包质量及 货架期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酶的加入会增大面包体积,但加入。-淀粉 酶似乎对降低调粉时间和醒发时间无影响。加入Pullulanase可延迟面包老 化a一淀粉酶不能水解完整的淀粉颗粒。酵母发酵的过程中也依赖于B 一 淀粉酶产生的还原糖,进而通过美拉德

9、反应产生良好的风味和色泽。而杆菌 中嗜热麦芽糖淀粉酶以不同的方式影响面团的流变学特性及淀粉分子。这种 酶影响直链淀粉的数量而使其获得单分散性和保持分子量不变,而且发现 冷面团的黏性与直链淀粉分子聚合的最大数量有关联。4. 蛋白酶健全的、未发芽的谷物蛋白酶活性通常很低,且大多为木瓜蛋白酶,就 是说当存在能够还原二硫键的物质时,蛋白酶才有活性。内源性蛋白酶对面 包质量影响较小,因为其戊聚糖含量较高。然而水解面筋蛋白的酶类对面包 质量有很显著的影响。例如某些昆虫的唾液中含有水解谷物中主要蛋白质 的酶类,可以使面筋蛋白水解过度。在面包制作过程中控制蛋白酶的用量, 加入适量的真菌蛋白酶可缩短1/3的调粉

10、时间,同时面团的机械性能及组织 结构也会得到提高。5. 半纤维素酶早在1973年,Casier等人就提出不同的小麦面粉所含有的戊聚糖种类 不同。总的来说,戊聚糖对面包体积、面团组织结构具有正影响。黑麦面粉 含有的戊聚糖能阻止面筋的形成,这些戊聚糖的部分水解可以显著提高面团 的加工性能及体积。近来研究发现,非淀粉多糖在面包制作过程中起到很 重要的作用。半纤维素酶和B一葡聚糖酶可显著提高面团质量。白面粉、 全麦粉及黑麦粉分别含有约2.5%3%、5%及8%的半纤维素,这些半纤维素 在面团吸水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戊聚糖可吸收其6.5倍重量的水分。自从发现市售木聚糖酶作为非纯品可增大面包体积,改善面团

11、质量以 后,人们的注意力从研究水解蛋白和淀粉的酶逐渐转向研究半纤维素及戊 聚糖的酶类。这可认为是烘焙酶技术史上的一次变革。近年来,半纤维素酶, 特别是戊聚糖酶在全麦面包生产中应用的研究成为热点。已经证明面团中 加入戊聚糖酶会明显提高抗老化能力,而且在黑麦面包生产中可降低调粉 时间,以及调粉过程中消耗的能量。G. Cleemput等对内源性非淀粉多糖水 解酶在面包制作过程中对非淀粉多糖(NSP)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调粉和烘烤阶段,部分水不溶性NSP转变为水溶性的。发酵过程中阿拉伯 木聚糖分子量的变化部分原因是由于酶水解。由于从面团或面包中提取阿拉 伯木聚糖很难,表明NSP之间或NSP

12、与蛋白质或其他面粉组分存在着相互作 用。可溶解戊聚糖与谷蛋白结合形成的胶状物质,改善内部网络结构。而脂 肪酶则阻止了甘油三酯与谷蛋白的结合,提高面团稳定性,操作性好,成品 面包弹性更好,体积增大,面包心结构均匀,色泽光亮。6. 结束语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对酶在面包生产中应用的兴趣更加浓 厚。各种酶在面包生产中的作用机理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开发出多功能、 有效的面包改良剂。在食品工业中应用的酶的种类很多,这里只是介绍了几 种,总之,在开发多样化的食品新制品同时,酶的需要也是多样化的。今后, 随着新规酶的发现,基因工程以及蛋白质工程的发展,可用于食品的酶也将 会有新的进展,酶在食品工业中的

13、应用前景更广阔。参考文献:1 王国栋,陈晓亚.漆酶的性质、功能、催化机理和应用】J.植物学通报,2003.202 周素梅,王障,许时婴面包制作过程中戊聚糖酶作用机理的研究J.食品工业科 技,2002.93 刘传富,董海洲,侯汉学.淀粉酶和蛋白酶及其在烘焙食品中的应用】J.粮食与油 脂,2002.64 酶在焙烤食品制作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热包头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乳品工程系,5 吴秋明,叶兴乾,等.脂肪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2004.116 唐传核,彭志英.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现状.山西食品工业,2002.17 刘慧清,李宏高.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农产品加工,2005.78 姜国龙,赵红双,赵鑫.酶在焙烤类食品中的应用,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79 浅谈几种酶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石河子大学学报10 颜方贵.发酵微生物学,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