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121531 上传时间:2023-03-03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教程复习资料(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计算机网络教程?第四版复习重点第一章计算机网络概论1.2 计算机网络的定义1、 资源共享观点的定义:以能够相互共享资源的方式互连起来的自治计算机系统的集合。2、网络拓扑分类: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类,有播送信道与点-点线路。n 网络拓扑分类:根据通信子网中通信信道类型分类,有播送信道与点-点线路;n 播送信道通信子网的特点:一个公共的通信信道被多个网络结点共享;n 播送信道通信子网的根本拓扑构型: 总线型 树型 环型n 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型n 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特点:每条物理线路连接一对结点;n 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根本拓扑结构有: 星型 环型 树型 网状型第二章 数据通信与广域网

2、技术2.1 数据通信的根本概念 1、数据传输类型与通信方式n 串行通信、并行通信n 单工通信、半双工或全双工通信n 数据通信中的关键技术:同步技术 同步通信 异步通信2.2 传输介质及其主要特性 1、主要传输介质双绞线 同轴电缆 光纤电缆 无线与卫星通信信道2.4 数据编码技术 1、数据编码类型:2、 数字数据编码方法nn 曼彻斯特编码是应用最广泛的编码方法之一;n 曼彻斯特编码的规那么是:每比特的周期T分为前T/2与后T/2两局部;通过前T/2传送该比特的反码,通过后T/2传送该比特的原码;n 曼彻斯特编码的优点是:每个比特的中间有一次电平跳变,两次电平跳变的时间间隔可以是T/2或T,利用电

3、平跳变可以产生收发双方的同步信号;n 曼彻斯特编码信号称为“自含钟编码信号,发送曼彻斯特编码信号时无需另发同步信号。n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是对曼彻斯特编码的改良;n 差分曼彻斯特编码与曼彻斯特编码不同点是:每比特的中间跳变仅做同步使用,每比特的值根据其开始边界是否跳变来决定;n 某个比特开始处发生电平跳变表示传输二进制“0;不发生跳变表示传输二进制“1。3、 脉冲编码调制方法PCM采样 :n 采样是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将模拟信号的电平幅度取出作为样本,让其表示原来的信号;n 采样频率f应为:f2B或f=1/T2fmax。n 其中,B为通信信道带宽,T为采样周期,fmax为信道允许通过的信号最高频率

4、;n 如果以大于或等于通信信道带宽2倍的速率对信号采样,其样本可以包含足以重构原模拟信号的所有信息。量化:n 量化是将样本幅度按量化级决定取值的过程;n 经过量化后的样本幅度为离散的量级值,已不是连续值;编码:AD8D7D6D5D4D3D2D100.51.01.5t0.270.30.620.61.281.31.521.51.261.30.730.70.410.40.120.1(a)采样过程样本量化级二进制编码编码信号0001010001111101111111010110001136131513741D1D2D3D4D5D6D7D8(b)编码过程PCM用于数字语音系统n 声音分为128个量化级

5、;n 每个量化级采用7位二进制编码表示;n 采样速率为8000样本/秒;n 数据传输速率应到达7位8000/秒=56Kbps;n 如果每个量化级采用7+1=8位二进制编码表示;n 数据传输速率应到达8位8000 /秒= 64Kbps。2.5 基带传输技术 1、带宽:通常将数字信道的最高数据传输率称为“带宽。 2、信道速率的极限值Nyquist准那么n 典型公式 理想低通信道的最高码元传输速率Rmax=2f(Baud) 其中: B=f为理想低通信道的带宽,单位为赫Hz; Baud称为波特,为码元传输速率的单位,1波特代表每秒传送1个码元。3、信道速率的极限值香农定理n 公式:信道的极限信息传输速

6、率Rmax=BLog21+S/N 其中B为信道的带宽;S为信道内所传信号的平均功率;N为信道内的高斯噪声功率;S/N为信噪比。2.7 多路复用技术 1、频分多路复用n 每路信道的信号以不同的载波频率进行调制;n 各个载波频率是不重叠的, 一条通信线路就可以同时独立地传输多路信号。 2、波分多路复用n 光纤通道技术采用了波长分隔多路复用方法,简称为波分复用WDM;n 波分复用是在一根光纤上复用多路光载波信号,是光频段的频分多路复用技术。3、时分多路复用 n 时分多路复用是将信道用于传输的时间划分为假设干个时间片;n 每个用户分得一个时间片;n 在每个用户占有的时间片内,用户使用通信信道的全部带宽

7、。2.8 数据交换方法 1、线路交换方式n 线路交换是面向连接的效劳;n 两台计算机通过通信子网进行数据交换之前,首先要在通信子网中建立一个实际的物理线路连接;n 线路交换在数据传输过程中要经过建立连接、数据传输与释放连接的三个阶段;n 线路交换方式的优点:通信实时性强,适用于交互式会话类通信;n 线路交换方式的缺点:对突发性通信不适应,系统效率低,系统没有存储数据的能力,不能平滑交通量。 2.9 过失控制方法 1、检错码与纠错码n 纠错码: 每个传输的分组带上足够的冗余信息; 接收端能发现并自动纠正传输过失。n 检错码: 分组仅包含足以使接收端发现过失的冗余信息; 接收端能够发现出错,但不能

8、确定哪位是错的,并且自己不能纠正传输过失。 2、循环冗余编码工作原理 P71例:设发送方要发送的数据为10110101,校验位取4位,有 P10011 给定 得余数R 1110第三章 网络体系结构与网络协议3.2 OSI参考模型1、OSI参考模型各层的功能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运输层网络层链路层物理层应用程序:FTP、E-mail、Telnet数据结构表示、数据转换、加密、压缩进程管理、双工、半双工、单工、断点续发将数据传给正确的应用程序,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将包传给正确的主机,数据分组、路由选择 将数据组成帧,过失控制、流量控制、媒体访问控制规定物理信号、接口、信号形式、速率,实现数据流的

9、透明传输2、OSI环境中的数据传输过程3.3 TCP/IP参考模型1、TCP/IP参考模型各层功能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物理层应用层OSI参考模型TCP/IP参考模型传输层互联层主机-网络层2、TCP/IP协议栈应用层传输层互联层主机-网络层 EthernetToken Ring其他协议ARPRARPIPTCPUDPTelnet FTP SMTPDNS其他协议第四章 局域网根本原理4.1 局域网的技术特点 1、学习局域网的两个线索:u 决定局域网特性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u 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的角度来看,局域网可分为共享介质式局域网与交换式局域

10、网两类。4.2 局域网的拓扑结构 1、总线型拓扑结构n 所有结点可以通过总线以“播送方式发送或接收数据,因此出现“冲突不可防止;n “冲突会造成传输失败;n 必须解决多个结点访问总线的介质访问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问题。 2、环型拓扑结构n 结点使用点-点线路连接,构成闭合的物理环型结构;n 环中数据沿着一个方向绕环逐站传输;n 多个结点共享一条环通路。3、星型拓扑结构4.3 IEEE 802模型与协议 1、传输介质类型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n 局域网的传输介质类型: n 同轴电缆n 双绞线n 光纤n 无线通信信道n 介质访问控制方法:n 带有冲突检测的载波侦听多

11、路访问CSMA/CDn 令牌总线Token Busn 令牌环 Token Ring2、IEEE 802 参考模型与OSI参考模型的关系OSI参考模型IEEE 802参考模型逻辑链路控制(LLC)子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子层物理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4、 IEEE 802标准之间的关系可互操作的局域网平安802.2 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802.3CSMA/CD802.4Token Bus802.5Token Ring802.6城域网802.9语音与数据综合局域网802.11无线局域网局域网的体系结构与网络互联数据链路层物理层5、 Ethernet物理地址n Ethernet物理地址长度为48位,每一块网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物理地址;n IEEE注册管理委员会为每个网卡生产商分配Ethernet物理地址的前三字节,即公司标识也称为机构惟一标识符;后面三字节由网卡的厂商自行分配;n 在网卡生产过程中,将该地址写入网卡的只读存储器EPROM;6、 CSMA/CD方法的工作过程CSMA/CD的发送流程可以概括为: 先听后发 边听边发 冲突停止 延迟重发第五章 局域网组网技术5.4 局域网结构化布线技术 1、结构化布线的根本概念n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使用一套标准的组网器件,按标准的连接方法实现的网络布线系统;结构化布线系统使用的组网器件包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