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114598 上传时间:2023-09-02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大树的孩子教学设计武泰闸小学 朱慧设计理念这篇童话故事的阅读内容生动有趣,深受儿童的喜爱,所以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深入其中,亲自去经历,去感受、与它进行平等对话,去享受阅读的乐趣。于是在教学设计时,我利用多种教学手段,创设一个个生动形象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表演、活动体验、延伸想象填补童话中的空白、课外拓展,为学生进入童话铺平了通道,帮助学生在参与、互动、联想中,真切地感受了童话故事语言中所蕴涵的真情实感。每个人平时说话的语气、语速、性情各不相同,导致朗读时的表达也会不同。如“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性格开朗的人会读得欢快些,性子慢的人则会慢条斯理地读。所以,学生在朗读句子时,不作统一要求

2、,通过教师个性化的语言评价。这样学生不仅亲身体验了童话,更在童话中发展了自己独特的个性。在教学中,我活用教材的空白,延伸课文内容,创设情境,激发想象,并尊重学生不同的情感体验,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如:小鹿会把我的种子带到哪里去?这个问题既引导学生身心投入地参与童话、体验情感,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展开创造性的想象。在结尾时,我通过课外收集资料,创设了一个了解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情景,向学生传递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信息,引导学生走出童话,走向课外,去发现,去探索。教学目标1、学会“流、砍、种”3个生字,并能正确书写。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3、引导学生通过读文、想象,体会大树“伤心高

3、兴自豪”的情感历程。4、通过课文的学习,初步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激发学生观察自然、了解植物、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教育学生保护环境,热爱大自然。教学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读文体会大树“伤心高兴自豪”的情感历程,并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想象,填补童话空白。教学准备生字卡片、图片、收集的资料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回顾前文,认读生词。2、导入新课:出示图片,同学们,还记得这棵伤心的大树吗?在大树伤心难过的时候,谁来帮助它了?又是怎样帮助的?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3课。出示课题,齐读课题。二、 走进童话,感悟体验1、学习课文58自然段,引导学生体会在小鹿、鸟儿、风

4、、河水的帮助下,大树的孩子遍及大地的每个角落,大树由此不再伤心。默读58自然段,找找谁来帮助大树了。(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做上记号)(1)学习第5自然段 生自由读课文,说说小鹿对大树说了什么?指名读有关的句子。哦, 原来小鹿是在安慰大树呢!(出示“大树大树,你不要伤心”)指名读,分男、女生读,齐读。师给予评价。你能用自己的话来安慰这棵伤心大树吗?(联系日常生活,指导学生说话。)小鹿是怎样帮助大树的?让学生找出关键词圈出来。(板书:带)理解“远方”。(让学生结合身边的例子说说。如:爸爸、妈妈到外地打工,一年难得回家等。)想一想小鹿会把大树的种子带向那些地方?引导学生说完整的话。生读本段。(2)学习第

5、6自然段。过了一会儿,一只鸟儿飞过来,她也来帮助大树了。小鸟对大树说了什么?指名读。谁来说说,鸟儿又是怎样帮助大树的?找出关键词作答。(板书:叼)引导学生用动作表演来理解“叼”。比较“叼”和“咬”。(让学生体会“叼”用得非常恰当,体会语言文字表达地准确。)师生合作读,指名读,齐读。(3) 学习7、8自然段。自由默读7、8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这时候谁来了?还有谁来了?指名读词“飒飒飒” 、“哗哗哗” 原来风和河水也赶来帮助大树了。他们是怎样帮助大树的?(板书:吹、流。)指导朗读。女同学做风,男同学做河水,自己试着读读。男、女生比赛读,师生合作读。分角色朗读5至8自然段。小结:伤心的大树在朋

6、友的帮助下,心里特别开心。同学们,让我们也来分享大树的快乐吧!(4)律动。学生带动作唱幸福拍手歌2、学习课文912自然段(1)师述:引导学生感受大树由树变成船,获得自由后的快乐。在旅途中,大树看到了什么?默读第11自然段。指名回答。猜猜大树还会看到些什么?(再一次引导学生说话。进行省略号的拓展,让学生说说,它还会看到些什么东西或景色,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再次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世界确实很大。用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这样的句式说话。)指导学生朗读“啊,世界是多么大呀!”分男、女生读,齐读。(2)默读12自然段,引导学生感受大树与孩子们重逢时的喜悦和自豪。 沿着河尽情漂流的船,这时又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7、出示句子“河两岸,是一片片茂密的树林。大树看到了,那就是很久很久以前,被风,被河水,被小动物们带到远方去的它的孩子们。”指名读,齐读。 理解“茂密”。指名表演,让全班学生表演,体会“茂密” 看到孩子们把大地变绿了,变美丽,大树妈妈心情除了高兴、激动外,还会怎样? 孩子,你是怎么到这儿来的?(重点引导学生读最后一句话,了解树木种子的传播方式。)(3) 指导朗读。(4) 分角色朗读全文。3、 总结全文。 大树在朋友的热情帮助下,从此不再伤心。当她看到自己的孩子把祖国装扮 得漂漂亮亮,心里感到无比的高兴和自豪。三、课外延伸,拓展知识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植物妈妈正用各种办法把它们的孩子送到大地的每个角落去呢!我们一起去欣赏吧!(师范读植物妈妈有办法的诗歌。)四、识记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流、砍、种”三个字,学生认读。2、请学生采取自己喜欢的方式识记生字字形。3、教师范写“流”。4、学生练写。师巡视指导。作业设计 1、请用看到了看到了还看到了写一段通顺的话。 2、课后,请同学们多留心观察周围事物,你们一定能发现许多植物妈妈的好办法。板书设计 叼 小鸟(图片) 风(图片)吹 大树的孩子(图片) 带 小鹿(图片) 河水(图片)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