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112911 上传时间:2023-01-2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20.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京元润达俄语翻译有限公司科技俄语翻译的基本技巧一、科技俄语的主要特点科技俄语除了和普通俄语具有相同的共性外,又具有自身独有的特点。熟悉并掌握科技俄语的主要特点,对熟练地运用科技文章翻译技巧和提高译文质量大有裨益。下面从科技俄语的词汇特点和语法特点两个方面对科技俄语特点进行简要的介绍。1.科技俄语的词汇特点从翻译科技作品的角度看,科技俄语词汇有如下几个特点:(1)与普通词汇相比,专业技术词汇数量并不多。据统计,科技俄语常用词汇约有3500多个。尽管数量不多,但在科技文章中的出现率却高达85。换言之,只要能够掌握这三千多个常用词,就可以大大加快阅读和翻译科技作品的速度。(2)大多数专业词汇和术语

2、是单义词,在同一种专业中只表示一个特定的概念或事物,只要在相关词典中能找到与之对应的译名,基本能保证翻译准确无误。如(二极管)、(等深线)、(聚乙烯)等。(3)科技俄语中有大量专业名词或术语存在一词多义现象。即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专业领域表示不同的概念,可以构成不同的术语,分别与汉语的多个术语相对应,翻译时需特别注意。(4)科技俄语中有许多专业术语源自普通词汇,这类词汇数量众多,使用灵活,出现频率极高,在科技作品中表示不同的特定概念。(5)科技俄语中表示计量单位的术语和专有名词常用缩略语来表示,以求行文简洁。翻译时应注意这一特点,还原成相应的汉语译词。2.科技俄语的语法特点科技俄语并没有超出全民俄

3、语体系之外的特殊语法体系,但是作为一种独立的科技俄语文体,在语法方面有自己的独特之处。(1)科技俄语中常用一些动名词和抽象名词来表示某一具体的事物或概念。例如: , .对各种化学过程的研究结果表明,化学变化总是伴随着有能量的释放或吸收。(动名词)(2)科技俄语语法结构比较严谨,大量使用形动词、副动词短语以及带各种关联词的副句来说明某一复杂的事物和概念。形动词兼有动词和形容词的特征,既可修饰名词,又可带出它所要求的补语或状语等,使句子内容显得丰富;副动词兼有动词和副词的特征,即表示动作或状态,无词形变化,在句中作状语,通常说明谓语。(3)科技俄语常用不定人称句和泛指人称句来表示某些公认的的事实和

4、观点等。不定人称句没有主语,它着重指出事实或行为,不强调行为的主体,或是谓语所表示的行为或状态的主体并不具体指某一人或物,因而不能肯定(也无需肯定);不定人称句通常用动词现在时或将来时复数第三人称及过去时复数表示。泛指人称句也没有主语,句中的行为主体不是指某一个人或某些人,而是泛指任何人,谓语通常用动词现在时或将来时第二人称表示。(4)科技俄语中经常使用动词或动名词构成的结构来表示观察、研究的过程或确定研究的结论等,翻译时应按照习惯加以处理。例如: .弹炮系统仪器接地的完好性必须始终加以注意。二、科技俄语翻译基本技巧俄汉两种语言在语法结构、运用规则、表达习惯以及修辞特点等方面都存在着许多差别。

5、科技俄语翻译要求在弄清原文内容的基础上,忠实确切地表达原作内容,使译文达到概念清楚,逻辑准确,语言通顺,文字简练。而为了提高译文质量,取得较好的翻译效果,就需要有一定的翻译技巧。所谓翻译技巧,就是在弄清表达同一意义外语和汉语异同的基础上,找出克服不同处的典型方法和规律,具体来讲,就是译者在处理外语中的词义、词序、句型和结构等时所采用的手段。下面介绍科技俄语翻译中较常用的几种基本方法和技巧。1.词类转换译法俄汉两种语言在词汇的构成和造句习惯上存在着较大差异,如果机械地按照原文词类翻译会使译文不伦不类,这时就可以采用词类转换译法。所谓词类转换译法,就是用概念相同而类别不同的汉语译词来翻译原词。词类

6、转换译法在翻译理论上已被公认为一种通用的、重要的翻译技巧。2.代换译法俄汉语言构造、表达习惯和修辞特点不同,在表达同一内容时,两种语言可能用不同的语言手段。所谓代换译法,就是指在翻译时可采用一些与原文不同的语言手段,去代换原文中不能硬译的语言形式,以求明确通顺地表达原文的意义。需要注意的是,代换只是语言形式的交换,而不是内容的随意改变。例如: , .科学家都有记忆、分析和评价事实的非凡本领。3.加减词译法俄汉两种语言词汇的含义范围、使用习惯不同,两个民族的表情达意方式也有所区别,所以翻译的目的就是力求译文与原文在意义和精神实质上对等,而不必、也不可能使译文和原文在词量上相当,这是加减词译法的基

7、础。(1)加词译法。所谓加词,就是在翻译时根据具体情况,增加一些原文中无其形而有其意的词,以便准确表达原意,使译文文理通顺,符合汉语的行文规范和表达习惯。加词译法有很多种,例如缓和加词、限制加词、补充加词、过渡加词等。例如: , .如果一个电容器的容量太小,可以把几个电容器并联起来。(缓和加词)必须指出,加译的词必须有根据,必须是语义、语法、修辞和逻辑等方面所必不可少的,而决不能凭空地、无缘无故地加添译词,以致画蛇添足,损害原义。(2)减词译法。所谓减词,就是视具体情况将原文中的某些可致译文拖泥带水、生硬别扭的冗词不译,以保证译文简洁明快、严谨精炼。减词译法涉及面很广,有虚词减译、实词减译、逻

8、辑减译、修辞减译等。例如: , - .无论飞到什么星球,我们面前依然是无边无际的广阔空间。(实词减译)减词处理后的译文虽然在词量上和原文不尽一致,但句子的意义和内涵却和原文一样。4.语序处理译法俄汉两种语言的表达语序只在少数情况下才会完全相同,多数情况下是不同的。因此在俄汉翻译中,要尽量按照现代汉语逻辑和语法规律,对原文词语的顺序进行变换和调整,以求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符合汉语表达习惯。语序处理译法包括顺序翻译、逆序翻译、综合变序、局部换位等。5.句型转换译法俄汉两种语言的表达习惯也有很大差别,为使译文能够通畅地按汉语习惯表达,翻译时可对句子结构进行改造。句型转换译法主要有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

9、换、否定句和肯定句的转换及无人称句和人称句的转换等。(1)主动句和被动句的转换。科技俄语(特别是科技文献中)被动句用得多,而汉语被动句用得少,因此翻译时常应将被动句改为主动句,但个别情况也将主动句改为被动句。例如: .亿万年来,太阳一直以光和热的形式释放着原子能。(被动改为主动)(2)否定句和肯定句的转换。在实际翻译中,为了更完整地表达出原文的内容或为了照顾汉语的表达习惯,常常需要对俄语的肯定否定结构进行正反处理,以求译文严谨准确。例如:, , , .水从沸腾开始直到最后一滴水蒸发完,其温度始终保持不变。(肯定改为否定)3)无人称句和人称句的转换。 无人称句是一种没有主语、也不可能有主语的不完

10、全句,句中结构只有一个主要成分谓语,但谓语的形式表示不出人称的意义,因此在翻译过程中,为了符合汉语的表达逻辑和习惯,常将俄语的某些无人称句译成人称句。例如: , .为了用人工方法创造这样的条件,科学家必须解决许多复杂的问题。(无人称句改为人称句)6.分合句译法俄汉语句子结构特点不同,两种语言拥有的词汇手段、语法手段以及修辞手段具有很大差异。因此,为使原文的内容表达得明晰确切,通顺流畅,符合汉语的语法修辞习惯,在组织译文安排句式时,常常需要作适当的分合句处理,亦即将简单句转换成复合句,或将复合句转换成简单句。(1)分句译法。俄语中的简单句,其实并不简单。其主语部分同谓语部分、主要成分同次要成分、

11、一个次要成分同另一个次要成分之间,常常有着错综复杂的结构语义联系。因此,翻译过程中依据它们之间的逻辑联系,常可把俄语中的一个单句合理地拆分、重组而译成汉语的复合句,以使译文条理分明,表意准确。例如: - .前支架是带有中心孔的金属结构,用于连接中间单元和弹鼓盖。(一分为二)(2)合句译法。俄汉科技翻译组织译文时,除需要增加句量外,有时还要注意减少句量,即按照原文上下文的语义关系和逻辑意义,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合并处理成汉语的一个句子,以使译文简洁紧凑,生动耐读。例如: - ! .这些科普读物有趣极了,使人百看不厌。(二合一)7.注释说明译法科技作品翻译时,为了说明原作者的意图、加深译文读者对

12、原文的理解,常可使用注释说明译法,以使译文概念明确,表意清晰。注释说明译法包括前注、后注、前后注、脚注。例如: , , , .此后出现了淘金热,主要是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澳大利亚、南部非洲和北美洲寻找黄金。(前后注)8.重复译法所谓重复译法,就是重复译出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某些省略成分。重复译法的目的主要是为了使译文句子结构匀称完整,表达明确具体,不致产生歧义。重复译法是常用的翻译方法之一。三、结语从以上谈及的一些基本翻译技巧可知,科技翻译也同其他文体的翻译一样,是一种既具艺术性,又具创造性的艰苦的脑力劳动。它要求掌握尽可能多的翻译技巧,要求创造性地运用中外文两种语言知识和科技知识。而要达到这一点,只能靠大量的实践和不断的探索,别无捷径可走。总之,要熟练掌握科技翻译这门艺术,就一定要进行长年累月锲而不舍的努力。而高质量的译文,决非一朝一夕可及,但总是读者的希望,译者的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