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110264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3.6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项目可行性报告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项目可行性报告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项目可行性报告第一章 总论一、项目名称: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项目二、项目单位:三、项目地点、项目规模、项目内容1、项目地点:河北省威县常庄开发区2、项目规模:河北威县忆江庄苑旅游观光采摘生态餐厅项目是一个以生态开发为宗旨,集餐饮、观光、采摘、旅游休闲、科研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园,为确保农业观光的生态性,观光园拟聘请园林专家为技术指导,将果园、有机蔬菜的种植、采摘与销售以及餐饮、娱乐、观光休闲集于一体,总面积约500亩,计划前期投资2亿元人民币。3、项目内容:3.1、项目规划:根

2、据规划,观光园拟建设以餐饮、娱乐为主的生态餐厅,以观光旅游、果树、有机蔬菜种植为主的采摘园。3.2、项目计划:第一期建设要做好观光园的道路设计,通过观光园的林荫小道、田园小道,要让人在有限的观光园区域内有一种“云深不知处”的感觉。同时,道路设计要根据整个园区的区域划分来设计。第二期建设以生态餐厅为主,在前期,服务区的建设规模要能容纳1000人同时餐饮与休闲,服务区的风格以绿色、自然为主,以人为本、餐饮为主、景观为为辅,力求保证生态园的自然、原生态。第三期建设要依次做好活动区、景观区、采摘园区的规划和建设,在活动区内要让人在劳动之中感受大自然风光,同时还能兼具农林科普示范的功能。景观区内规划则要

3、以生态花园为主题,让人在其中赏心悦目。采摘区内根据果树、蔬菜品种做好规划,尤其是观赏、食用部分的规划设计。四、项目主题远离喧闹都市,回归质朴,拥抱大自然,享受生活。第二章 项目背景一、项目背景生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村和农业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近年来,伴随着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现代农业不仅具有生产性功能,还具有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观光、休闲、度假的生活性功能。随着收入、闲暇时间的增多,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竞争的日益激烈,人们渴望多样化的旅游,尤其希望能在典型的农村环境中放松自己。于是,农业与旅游业边缘交叉的新兴产业观光农业应运而生。生态观光农业园不是人们通常所述的与生态农业、旅游农业、

4、高效农业等同意义上的生态农业观光,它是在现代农业基础上,集合现代农业建设的实践经验,迎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情趣变化的需要而提出的。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以市场为导向,以区域优势为基础,以高新示范园为桥梁,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融直接效益与观赏效益、长远效益与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现代农业心体系。在我国,生态农业观光园是一个蓬勃发展的行业,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都有成熟项目案例。近几年来,随着生态旅游市场的增长,农业观光以休闲农业、观光农园、市民农园、农业公园、休闲农场、教育农园等形式在各地表现出来。生态餐厅是最有前途和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餐厅产业。生态温室餐厅是将现代设施农业和绿色餐饮完美结合的产物,以人为本、

5、餐饮为主、景观为为辅的一种大型温室类建筑,把温室的轻巧、便捷、明朗的特点与建筑的多功能性融为一体,餐厅有充满绿色的自然环境,把大自然丰富多彩的生态景观“微缩化”和“艺术化”。它综合运用建筑学、园林学、设施园艺学、生态学等相关学科知识进行规划、设计和建设,以设施调控技术、农艺栽培技术来维护餐厅的优美环境,形成以绿色景观植物为主,蔬、果、花、草、药、菌为辅的植物配置格局,结合假山、瀑布、小桥流水、竹木亭阁的园林景观,为就餐者提供绿色、优美、舒适、悠闲、宜人的就餐环境,安全、可口的生态(有机)食品,采用节能、节水,残渣、废弃物循环再利用环保措施的可持续运作模式,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温室只用于种植的局限

6、性,使温室具有餐饮功能、观赏功能、休闲功能、娱乐功能、绿色食品推广功能、节能环保功能等。旅游观光采摘园,是一个跨行业、多学科组成的新生事物,它集旅游、景观园林、果树园艺等于一体,是城市居民节假日旅游观光、休闲度假、赏花品果、采摘游乐、体验农村生活、享受田园风光的所在。采摘园以“生态果蔬种植”为主题,打造良好生态环境,种植特色经济果蔬,建好园区生态支撑。在开发土地景观资源、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改善、美化生态环境,优化园区自然景观的目的。同时,在园区强化宣传,让游客在享受农业观光旅游乐趣的同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和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常庄乡交通便利,社会经济基础较好,现已建有农业示范区

7、,附近还有很多自然风景区,这一切为园区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前提。规划设计遵循“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人为本,服务人民”的原则,通过生态采摘园区建设丰富现在代农业的内容,提升和改造传统农业产业结构,丰富农区生态旅游,拓宽旅游业发展领域,实现生态农业和观光旅游的有机结合,并以整个农业开发示范园区建设为依托,以生态果蔬种植为核心,实现观光游憩农业经济模式示范,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推动农区区域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文化与自然、生态交相辉映文化兴园农业文化是农耕文化、生态文化与餐饮文化的具体体现。规划设计以地域文化、农业文化为核心,打“生态农品牌”,使之成为常庄乡现代农业的示范窗口,展示常庄乡

8、的游憩农业、特色经济果蔬、田园生态服务,借农业文化提升园区的品牌,促进特色经济发展。打造特色采摘园,彰显常庄乡风貌特色造园特色是旅游发展的生命之所在,发展生态果蔬种植必须以区域的资源条件、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为依据,并充分考虑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此,因地制宜,突出区域特色显得尤为重要。规划过程中,结合园区现有生产及资源条件,对周边区域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行研究,合理制定切实可行的规划目标。二、项目建设区域概括威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属冀南低平原区,河北省东南部,北纬36度52分至37度18分,东经115度13分至115度14分之间。南北长48.2千米,东西宽32千米,总面积994平方千米,位于邢台地

9、区东部的冲积平原上。东与清河县接壤,西与广宗县交界,南与临西、邱县毗邻,北与南宫县相连。辖5镇11乡,522个行政村,总人口52万。威县自然环境优越。境内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地下水资源充裕,水质优良。气候四季分明,为暖温带大陆性半干旱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584毫米, 集中在夏末秋初;无霜期198天;年平均温度摄氏13度;全年日照2574.8小时。独特的地理环境,为“三白西瓜”提供了适合生长的优势环境,“三白瓜”享誉四方,以其高硒、低糖、富含氨基酸的独特优势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北京、石家庄等地客商纷纷签订合同前来购买。近年来,河北威县各地在选择农业循环经济模式时,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

10、依托现有的农业科技资源,通过机制创新,发展与整合河南的农业优势产业,实现示范农业资源的循环利用,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广大农民积极参与,按照自己的意愿,着眼长远,兼顾眼前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理清本地的资源、环境和农业生产现状,因地制宜,发挥优势,扬长避短;不仅仅考虑延长产业链、增加总产出,更多的是考虑产业链条要形成一个循环系统,减少了总投入量,使得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地利用。为此形成了一些立体农业循环模式和示范园区。如:以农户为主体,以沼气为核心的循环农业模式;庭园经济及优质果蔬高产示范园区;农作物病虫综合防治示范园区;立体循环经济利用模式。河北是我国传统的农业生产区域,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历

11、史中形成了浓厚的农耕文化。悠久的农业生产历史,丰富的农耕文化底蕴,浓郁的乡土民俗风情,进一步刺激了河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第三章 市场分析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高度集中,道路交通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不断增加,人的生存空间日趋缩小,加上城里人工作、生活紧张和竞争的激烈。利用节假日离开城市,到郊区欣赏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观,进行农业观光旅游,体验农家生活,回归和感悟大自然已经成为城市人生活的重要内容,休闲观光农业的市场前景越来越宽阔。 一、主城区观光农业市场分析 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城市居民经济收入增加,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达到较高程度以后,就会产生精神生活的追求,外出旅游就

12、是其中之一。另外,城市在岗人员有了双休日,又有私人汽车,这也为外出旅游提供了可能条件。因此,发展休闲农业是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要。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调整和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延长农业产业链,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有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就业。因为休闲农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不仅需要生产、管理人员,而且还需要从事住宿、餐饮、交通、商业等服务人员,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增加农民收入创造了条件;休闲农业有利于城乡人员、信息、科技、观念的交流,不仅使城市人了解和体验农业,而且也使农民转变观念和提高素质,加强城乡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挖掘、保护传承农业文化

13、,保护农村资源和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第四章 项目总体方案设计一、项目设计思想1、建设上尽量不破坏原有自然景观和乡村风味 观光园的总体设计将充分体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观光园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因此观光园的建设上将尽量尊重本来的土地原生资源,使其与自然景观和周边乡村融为一体。观光园服务区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上充分考虑“当地民居”元素。2、兼顾生态性、娱乐性以及科普示范性。在对观光园进行实地规划时将通过合理布局,采取种植区和观光娱乐区分开等措施,既丰富了种植景观群落,又增加观光采摘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同时,要考虑园区科普示范的功能,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将园区建设成为一

14、个立体的科普示范园。3、开发“体验经济”。 通过观光园的建设,让观光者体验到“回归自然,健康为本”的感受,吸引城市观光者自发参与到观光园的生产、生活中,增强农耕、民俗体验。二、项目建设总体方案1、道路规划建设建设后的观光园总面积达500亩,基中生态餐厅占地300亩,采摘园占地200亩。在观光园内,林间小道、田园小道相互交叉,行走期间,有如让人在体会一种立体的生态公园,静谧、幽雅,让人一扫城市繁华,尽享田园风光。观光园道路规划分为主道、副道、观光道,道路两旁围上绿篱,或种植松柏树,营造林荫小道和田园小道的氛围。2、 生态餐厅的建设生态餐厅空间较大,远离闹市区,建设风格务必保证自然特色,整体感觉务

15、必让人觉得绿色、自然,有如进入庄园的感觉。在功能定位上要集餐饮、娱乐为一体,同时要保证农家的原始风味,而厕所和厨房则要按现代风格修建,务必卫生与方便。餐厅内被绿色的植物或鲜花分割、装饰,环境幽静,使用餐者有身处世外桃源之感。餐厅建立在自身具有蔬菜、鱼、肉食品等自给的农业园区或农场中,可以通过种植(为餐厅提供新鲜蔬果,为养殖提供菜叶下脚料,为沼气发酵提供有机废弃物)、养殖(为餐厅提供鱼、肉食品,为沼气发酵提供粪便)、餐厅(为养殖提供残剩食物,为沼气发酵提供有机废弃物和废水)、沼气(为种植业提供优质肥水,为餐厅提供沼气新能源)来实现循环利用的生态模式,这种园区有助于推进社会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重点支持、发展的一种餐饮业。2、采摘区规划建设本采摘园区根据项目区地形条件和使用现状,充分利用土地,发挥本地各项资源和交通优势,结合本地独特的人文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依托蔬菜之乡寿光成熟的发展经验,有效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将其建成集旅游观光、休闲度假、农业生产、农作参与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采摘园区。本园区建成后,一年四季繁花似锦,硕果累累。绿色蔬菜和优质水果等一系列产品将给人们带来绿色健康。园内优雅的环境和独具特色休闲娱乐活动将舒展人们紧张的情绪,给游人带来无比的欢愉。届时游客徜徉其中,在感受到浓郁的农耕文化的同时,又能体会到农业科技迅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