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实用乐理.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108451 上传时间:2023-06-28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50.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传统实用乐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传统实用乐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传统实用乐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传统实用乐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传统实用乐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传统实用乐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统实用乐理.doc(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传统实用乐理传统实用乐理 王汉奎 2001年8月1日 1我们目前所使用的乐理体系源于欧洲,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基础理论的结晶.20世纪20年代,我国音乐家萧友梅先生编写了普通乐学;30年代,应尚能先生编写了乐学纲要;40年代,英国音乐理论家柏顿绍先生将当时欧洲的乐理进行了初步的归纳与总结,编写了乐理初步;我国音乐家缪天瑞先生编译了此书;50年代,前苏联音乐理论家斯波索宾先生结合俄罗斯音乐编写了音乐基本理论;60年代,我国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李重光先生编写了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理论基础,近40年来被国内很多专业学校,特别是中等专业学校和高师音乐系(科)广泛使用.尽管后来我国又出版了一些乐理方

2、面的专著,如1979年出版的天津音乐学院缪天瑞先生的基本乐理(修订本),1990年出版的西南师范大学贾方爵先生的基本乐理,1996年出版的天津音乐学院孙从音先生和曲阜师范大学马东风先生合编的基本乐科教程乐理卷,2001年出版的武汉音乐学院童忠良先生的基本乐理教程等等,但截止目前,李重光先生的音乐理论基础还是有较大影响的一部乐理教材. 但是,由于认识的不一致和出发点的不相同,这些教材无论是从内容的取舍和次序的编排上都各抒己见,而且由于历史的原因有许多概念比较模糊甚至含混,一些定义似是而非甚至前后矛盾,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在逻辑上尚不够严密.一些书的内容其实只是把专业艺术院校视唱练耳教材中的乐理部分

3、汇集整理而成,不是一个独立的,系统的,专业的音乐乐理理论体系.我们知道,视唱练耳教材中的乐理部分是只讲是什么而不讲为什么 的.如音乐的根本是音,乐理研究的对象也是音,但一些书对音的基础知识则没有专门的章节来介绍,另一些书虽然介绍了,但却是人云亦云,没有自己的正确见解.一些词,在不同的领域里有不同的概念,所以在不同的学科中就应该有不同的定义.在音乐中,就应该用不同于其它学科的概念来定义本学科中的词除非二者的外延和内涵完全相同.再如一些教材把G谱号和高音谱号混为一谈,把F谱号和低音谱号当作一回事,作为普及读物另当别论,作为专业教材就有一些不太恰当.又如音程的根音与和弦的根音就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假

4、若仔细推敲的话,音程的根音到不如叫低音更为合适一点.另外,大小调调式体系是一种非常特别的调式体系.它是建立在多声音乐基础上的,所以它的每一个调式音级都有各自的功能意义;而世界各地区,各民族的调式体系都是以旋律性为其主要特点的,只有在旋律进行中才能体现出调式音级的特性.上述教材中的大部分都没有提到这一点.有的教材甚至用大小调调式的功能体系去套民族调式.给学生建立了一个错误的基础,给以后的学习尤其是和声学的学习人为地制造了困难.而且,最关键的原因就是在现行的乐理体系中,由于基本音级本身就是调式音级,所以所有的概念无不打上调式的烙印.在学习与调式无关的内容时,总是笼罩着调式的阴影;而在学习调式时,则

5、又无法把刚刚习惯了的对调式阴影的熟视无睹改变过来.加之C大调是在无形中掌握的,所以对调和调式总是不得其门而入.有的学生甚至到毕业也未能把乐理中的调,调式和调性搞清楚,以至把西方乐理中的调和中国音乐史中的调这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概念混为一谈,在报刊上撰文辩论.最后,有的教材还以已掌握了初步音乐知识为前提;还有一些教材尽管没有明言,实际也是以此为主导思想,把这一学科的学习建筑在学生的悟性上.乐理不能自学就是由于这些因素造成的.这些情况,不仅影响到音乐艺术的2普及,更影响到音乐艺术的提高和发展.在社会发展突飞猛进的今天,在已经进入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这些问题是到了应该解决的时候了! 当然,由于目前的乐理

6、体系在我国已经运行了半个世纪之久,这些问题的解决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如象变化音级(斯波索宾在音乐基本理论中称之为派生音级;缪天瑞在基本乐理中称之为升降音级)的存在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就不能只靠仅对变化音级这一个概念重新命名或重新定义来解决,而需要对现有的乐理体系作彻底的改造,这样就存在一个从接受到熟悉最后到掌握的过程.为此,笔者计划分两步走,写两部分教材:一部分以现行的乐理体系为基础,以李重光先生各教材的内容为框架,不做过大的变动,但尽可能做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之成为具有一定科学性,系统性的教材.另一部分则以前一部分为基础,只是对所有的变化音级进行命名,使之也成为具有独立名称的音,这样就取消了

7、基本音级,变化音级,自然半音,自然全音,变化半音,变化全音,等音,等音程,等和弦,调号和等音调,等音调式等内容,同时也必须对音级,音程,和弦,调,调式和调式变音等内容进行修改,使这一体系成为没有升降号的乐理体系.彻底解决了由于变化音的存在所引起的一系列问题,以适合现代音乐的需要. 现在写的是计划中的第一部分.之所以命名为传统实用乐理,就因为它只是在传统乐理即我们目前所使用的西方乐理,而不是中国乐理或民族乐理体系的基础上进行编写,所以就不可能作大的改动.只能是对一些容易误解的命名予以重新命名如变化音级;对一些不正确的定义重新定义如音组;对一些不能重新命名又不能重新定义的概念则说明它们之间的区别如

8、调号的调和调式的调;对一些模糊的概念尽可能的说清楚如力度的强弱和节拍的强弱;对乐理中应该有但大多数教材都未涉及到的内容进行补充如音色等.另外,在次序的编排上也作了适当的调整.如把调与调号纳入记谱法的范畴,把与调式有关的内容集中起来放在后半部中等.总而言之,尽可能在传统乐理体系的基础上加强它的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例如,自然和变化是两个调式中的概念,在不考虑调式时用到变化一词如变化音级就容易使人产生误解.一些初学者就认为包含变化音级的音程就是变化音程.所以,我把音列中的两种音级分别称为基本音级和升降音级,调式中的两种音级则分别称为自然音级与变化音级以便和自然音程与变化音程相对应等等. 由于是实

9、用乐理,所以对一些理论问题从各个方面入手,尽可能讲的透彻一点;一些有联系的内容尽可能的用表格来说明;对一些容易疏忽的地方不厌其烦的强调.而对一些作题技巧则尽量找出其规律,使之条理化,公式化,以方便掌握.加大了简谱的内容,加强了简谱与五线谱的联系.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的音乐理论,现在还在使用的在有关章节中予以介绍,如板眼和五声调式等;现在已不使用的则略过不提以减轻学习的负担,如黄钟大吕,之调式为调式等,因为这些内容在音乐史中都有.另外,对音名只介绍英美体系而不介绍德国体系,对音名的字母体系和唱名体系按习惯直接称之为音名和唱名等等.但是,作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体系则必须保持内容的完整.所以对于一些不常用或

10、极少使用的内容,只要是乐理中应该有的,我都在相应的章节中予以介绍.在学习到这些地方时,读者作浏览式的阅读即可.甚至可以跳过不读.需要时再回过头来看. 3希望本书让懂音乐的能一目了然;使初学者能轻松学习;给自学者提供一个能尽快入门的途径,这就是我最大的欣慰. 王汉奎 2001年8月1日于西安 4目 录 第一章 音的基础知识 第一节 音 3 第二节 乐音体系 4 第三节 音组 6 第四节 音律 标准音 7 第五节 等音 10 第六节 半音和全音的种类 11 第七节 音域 音区 12 练习一 12 第二章 记谱法 第一节 记谱法 15 第二节 音符 休止符 15 第三节 五线 谱号 谱表 五线谱 1

11、7 第四节 增加音值的记号 21 第五节 连谱号 大谱表 总谱 23 第六节 简谱 26 节第七 调 28 节第八 升降号 译谱 读谱法 35 练习二 38 第三章 节奏 节第一 音乐的力度 42 节第二 逻辑力度 节拍 43 节第三 拍子和拍号 47 节第四 节奏 基本节奏划分 切分 50 节第五 各种节奏 53 节第六 音值组合法 55 节第七 节奏划分的特殊形式 58 节第八 音乐的速度 60 节第九 板眼 63 练习三 66 第四章 音程 第一节 音程 旋律音程 和声音程 第二节 音程的名称 第三节 音程的扩展和压缩 5第四节 自然音程和变化音程 第五节 单音程和复音程 节第六 音程的

12、转位 节第七 等音程 节第八 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 节第九 识别和构成音程 练习四 第五章 和弦 第一节 和弦 第二节 原位三和弦 第三节 原位七和弦 节第四 转位三和弦 节第五 转位七和弦 节第六 识别和构成和弦 节第七 等和弦 节第八 四部和声及和弦排列 练习五 第六章 音色 节第一 音色的形成 节第二 音程的音色 节第三 和弦的音色 节第四 音色及其它 练习六 第七章 自然调式 节第一 调式 节第二 调 调性 节第三 特种自然调式体系 节第四 五声调式体系 节第五 大小调调式体系 节第六 大小调调式音级的特性 练习七 第八章 调式变音 节第一 辅助音和经过音 节第二 偏音 节第三 变化音

13、 节第四 变化调式 节第五 识别和构成调式 6节第六 半音阶和全音阶 练习八 第九章 调式音程 节第一 自然音程 节第二 变化音程 节第三 识别和构成调式音程 节第四 稳定音程和不稳定音程 不稳定音程的解决 练习九 第十章 调式和弦 节第一 自然调式中的和弦 节第二 变化调式中的和弦 节第三 识别和构成调式和弦 节第四 一些调式和弦的解决 练习十 第十一章 转调和移调 节第一 近关系调和远关系调 节第二 转调 节第三 交替调式 节第四 移调 练习十一 第十二章 装饰音和各种记号 节第一 装饰音 节第二 演奏法的记号 节第三 记谱法的记号 节第四 其它记号 练习十二 第十三章 关于旋律的一般知识

14、 节第一 旋律 节第二 旋律发展的方法 节第三 旋律进行的方向 节第四 旋律的分段 节第五 乐曲的基本形式 练习十三 结 语 后 记 7绪 论 乐理,顾名思义,就是关于音乐的理论.但乐理应该是音乐理论中的哪些具体内容呢 这就要从音乐的定义中去找答案了.什么是音乐 音乐应该是通过有组织的音所塑造的听觉形象来表达创作者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现实生活,使欣赏者在得到美的享受的同时也潜移默化地受到熏陶的一种艺术.由于音乐是艺术的一种,所以它作为艺术在其所起的作用和所得到的效果等方面应该和其它艺术形式是一样的.这一方面的内容,由音乐欣赏,音乐美学和音乐评论等学科去研究.音乐艺术和其它艺术形式所不同的只是使

15、用的材料和构成艺术作品的种类.在这里,用什么来组织音和如何塑造听觉形象就是音乐理论所研究的两个重要方面.其中,后者由和声,复调,曲式,乐器法和作曲法等学科所考虑.而前者由于所包含的内容是其它一切音乐理论的基础,所以有人就直接把它叫做音乐理论基础;也有人称之为音乐基本理论;还有人简称为基本乐理.而公认把乐理作为这一门学科的专用名词. 不同的国家和民族有不同的社会环境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因而也就应该有不同的音乐实践和不同的音乐理论.从表面上看,中国音乐也有五声七音十二律,也有类似西方节拍中2/4和4/4的一板一眼和一板三眼等,但在中华民族传统哲学思想的氛围中形成的中国音乐则和西方音乐有着本质的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