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106669 上传时间:2023-12-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1-16-(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部分各类细菌性感染的经验性抗菌治疗原则急性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 . 4急性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 .8尿路感染(膀胱炎、肾盂肾炎) . 5细菌性前列腺炎.57急性感染性腹泻 . 5细菌性脑膜炎及脑脓肿. 6血流感染及感染性心内膜炎. 2腹腔感染. 66骨、关节感染. 68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69口腔、颌面部感染 . 72眼部感染 . 7阴道感染 . 5宫颈炎 . 7盆腔炎. 76性传播疾病 . 7侵袭性真菌病 .7分枝杆菌感染 . 0白喉 .81百日咳 . 2猩红热.鼠疫 .炭疽. 8破伤风. 83气性坏疽 . 84伤寒和副伤寒等沙门菌感染 .84布鲁菌病 .8钩端螺旋体病. 85回归热 . 8

2、莱姆病 . 8立克次体病. 86中性粒细胞缺少伴发热 . 87第一部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的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应用波及临床各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是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映发生率以及减少 或延缓细菌耐药发生的核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与否合理,基于如下两方面:有无抗菌药物应用指 征;选用的品种及给药方案与否合适。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的基本原则一、诊断为细菌性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 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或放射、超声等影像学成果,诊断为细菌、真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由结核分枝杆菌、非结核分枝杆菌、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立克次体及 部分原虫等病原微生物所致的感染亦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缺少

3、细菌及上述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临床或实验室证据,诊断不能成立者,以及病毒性感染者,均无应用抗菌药物指征。二、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药物敏感实验成果选用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品种的选用,原则上应根据病原菌种类及病原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即细菌药物敏感实验(如下简称药敏实验)的成果而定。因此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应在开始抗菌治疗前,及时留取相应合格标本(特别血液等无菌部位标本)送病原学检测,以尽早明确病原菌和药敏成果,并据此调节抗菌药物治疗方案。三、抗菌药物的经验治疗对于临床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者,在未获知细菌培养及药敏成果前,或无法获取培养标本时,可根据患者的感染部位、基本疾病、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