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胎知识大全.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106243 上传时间:2024-03-11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轮胎知识大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轮胎知识大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轮胎知识大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轮胎知识大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轮胎知识大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轮胎知识大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轮胎知识大全.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轮胎知识1轮胎的种类 轮胎有多种分法:按车种分类,按用途分类,按大小分类,按花纹分类,按构造分类。 按汽车种类分类 按车种分类,大概可分为8种。即:PC(passenger car tires)轿车轮胎;LT(light truck tires)轻型载货汽车轮胎;TB(truck& bus tires)载货汽车及大客车胎;AG(agricultural tires)农用车轮胎;OTR(Off The Road)工程车轮胎;ID (industrial tires)工业用车轮胎;AC(aircraft tires)飞机轮胎;MC(motorcycle tires)-摩托车轮胎。 按轮胎用途分类

2、轮胎按用途分类,包括载重轮胎、客车用轮胎及矿山用轮胎等种类。载重轮胎除了在胎壁上标有规格尺寸以外,还必须标明层级数。载重轮胎的层级数并不是指它的实际层数,而是指用高强度材料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其负荷性能相当于用棉帘线制作胎体的轮胎帘布层数。这是因为棉帘线是最早用于制作胎体帘线的,因此,国际惯例即以棉帘线层为表示轮胎层数的基准。不同层级,轮胎的负荷能力不同。即使相同规格的轮胎,因为它的层级数不同,它的负荷能力也不相同,所以,不同层级的轮胎,不能在同一轴上使用,否则,在高速行驶并负载的情况下就会发生危险。比如:解放车用的90020轮胎(16层级)就不能和90020轮胎(14层级)同用在一轴上,因为

3、它们的层级不同,负荷不同,混用以后就容易发生危险。Th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use, including the load with the tires, and mining in the tires. tires for the carrying capacity of the child on a standard size, should be specified at several. but here to tell you, with the number of tier(层级,层,等级) does not mean it, but the actu

4、al number of high quality material to curtain the line of production of tires and performance of its load to the production of tires the body tissue(tiju:, -sju:薄纱,纸巾,一套)line with the tires of the curtain across the floor. this is because the cotton thread is the earliest people used to make the cur

5、tain。Different layer, the load capacity. even the same specification of a flat tire, because its not at the same, its load capacity. therefore, different layer of tires, not in the same axle(ksl 车轴;轮轴), or in speed and the situation would be dangerous. such as : liberation of the car tires 20 (16 90

6、0 at) cant and nine hundred twenty tire (14) at the same with a shaft, because they are at different load, it is a blended 混用curtain k:tn n. 窗帘;幕vt. 遮蔽;装上门帘 mining maini n. 矿业;采矿capacity kpsti轮胎知识大全 一,轮胎与抓地力之间的关系 摩托车的抓地力不但与车身的设计有关,而且受其轮胎性能影响也很大。而轮胎的性能又与其弹性大小所能产生的变形量有很大的关系。如果摩托车轮胎没有抓地能力的话,不仅会使摩托车没有行驶

7、的能力,连制动也无法实现,且转弯时也一定会造成侧翻。 二,抓地力与摩擦力 所谓抓地力是指轮胎和路面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抓地力由粘着摩擦力和滞后损失摩擦力组成。粘着摩擦力是指轮胎和地面接触部分彼此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摩擦力,滞后损失摩擦力是指橡胶分子因振动而产生的能量损失的阻力。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属于橡胶(特殊固体)和固体之间的摩擦力。这种摩擦力与两个一般固体之间所产生的摩擦力是有所不同的。 首先,我们看一看两个一般固体之间的摩擦力。我们回忆一下在物理课中所做过的实验: 在桌面上放一个长方形的木块,再以弹簧来拉此木块。刚开始拉时,由于桌面和木块之间产生摩擦力,所以木块无法移动。如果将弹簧的作用力

8、慢慢增加,当木块要动之前时会有最大的摩擦力。但是,当木块移动之后摩擦力又会变小。 如果使木块的质量增加的话,它们之间的摩擦力也会随之增加。也就是说,摩擦力和接触面上所承受的质量成正比。如果木块是长方形,我们将木块面积变小的一面和桌面相互接触的话,所造成的摩擦力也不会有所改变。以上是两个一般固体之间的摩擦力,但橡胶和一般固体之间的摩擦就不是如此了。 接下来我们将橡胶来取代木块做推理实验,其结果就会有几点不同。 第一点不同是,其所产生的最大摩擦力并不是在橡胶刚要运动之前的瞬间,而是在已经开始运动之后的瞬间,而这种现象和摩托车的实际情形完全一致。如果轮胎和路面之间的摩擦力的产生与两个一般固体之间的摩

9、擦力相同,那么摩托车在刚要起步时轮胎就会打滑,这对驾驶人员的操控就会造成困难。 由于橡胶和路面间产生的摩擦力所具有的上述特性,才使得驾驶人员可以得到足够的摩擦力,使摩托车容易控制。 第二点不同是,虽然橡胶会随着所承受荷重的增加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但并不和荷重成正比,而这种现象也和实际的情形相互一致。我们知道,不论摩托车前轮或是后轮承受多大的荷重,都不致使摩擦力到达极限。所以对摩托车来说,摩擦力的产生不会和荷重成正比。 第三点不同是,橡胶与一般固体之间的接触面越大,其摩擦力也越大。如果我们在前面所做的实验中,将橡胶所制成的长方形以面积较大的一面与桌面相互接触的话,则所产生的摩擦力会远比一般固体间

10、所产生的摩擦力要来得大。也就是说,轮胎的接地面积如果变大的话,则其抓地力也会变大。所以,如果把轮胎的尺寸加大,使轮缘变宽,接也面积就会变得较大;或者是将轮胎的气压降低,也可以使接地面积变大。这就是说,对于摩托车来说,可以通过加大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来增加抓地力。 三,轮胎的粘性 像我们在前面所提的这些不同点,基本上可以说是由于橡胶本身是一种所谓粘弹性体所引起的。所谓粘弹性体,简单地说,就是虽然它会有弹性,可以做压缩或是拉伸动作,但是当对其做压缩或是拉伸时,变形量和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又不像弹簧一样维持一种基本的正比关系。而所谓的粘弹性是指当其变形之后又回复原来状态时,时间及作用力和变形量之间会有不

11、一致的现象。 当摩托车的轮胎和路面相接触时,我们知道橡胶会和路面细微凹凸不平相密合接触。此接触面积并不会和摩托车的荷重呈等比关系。所以,并不会因为摩托车荷重的增加而使接地面积大幅增加。而对于密合接地部分,当其要做拉伸或是压缩动作时,会有抵抗力产生,这就是所谓的粘着摩擦力。 下面来理解下能够产生较高抓地力的橡胶复合物。为了要使轮胎有较好的抓地力,就必须有效提高轮胎的粘着摩擦力以及滞后损失摩擦力。也就是说,必须具有适当的粘性及弹性才行。 当轮胎立在很结实的地面上时,把轮胎向下压就可以知道轮胎的硬度。如果很容易地将轮胎向下压的话,则这是较柔软的轮胎,其粘性也就较好。像一般的光面胎之所以没有任何的胎纹

12、,除了是要增加实际的接地面积之外,也是为了使轮胎的接地面不会有块状变形产生。如果再使用较软的橡胶复合物材料的话,就可以降低胎的硬度,有效地提高轮胎的粘性。 四,温度与抓地力有关 一般光面胎常常面临问题是,要使其所使用的粘弹性发挥最高性能的温度范围非常小,也就是说其性能受温度的影响很大。原本在高温会有很好的弹性,但在低温却变得很硬,而使抓地力变得很差。相反,原本应该是在低温状况下使用的轮胎,在高温时也许就变得过于柔软。 五,胎纹与排水性能有关 在竞赛用轮胎中,有一种是在一般比赛时使用的。由于比赛时大都是在高速下行驶,这种轮胎的设定温度也都较高,所以往往在正式比赛之间都必须作热胎工作。另外一种轮胎

13、是在下雨比赛时使用的,当下雨时,由于橡胶会和路面之间形成一层水膜,为了使水膜可以顺利排除,降低轮胎接地部分的水膜厚度,所以雨天比赛用胎的表面会有排水沟纹存在。因此,雨天选择适当硬度的轮胎。 六,轮缘宽度对轮胎刚性的影响 摩托车的轮缘是另外一个可以有效高速轮胎特性的因素。如果改变轮胎轮缘的话,则会对几个因素造成影响。首先,我们要理解的是,如果轮胎的轮圈以及肩部变宽的话,则轮胎接地部分的比例就会变大。当摩托车在做倾斜转弯时,接地面积会改变,如果接地部分的比例变小的话,则摩托车比较容易倾斜。相反,如果比例较大的话,则摩托车直立的倾向就变得较强,轮胎的接地面积也会较大。因此,如果我们加大轮胎轮缘的宽度

14、,轮胎的侧面壁的跨幅会变得较大,可以有效支撑轮胎的接地面,进而有效提高轮胎的横向性。 七,后轮对安定性及操纵性的影响 对于一般摩托车的轮胎而言,其后轮的表面比前轮要来得平。其用意在于,前轮的接地面积小可使车子比较容易转弯,后轮接地面积较大可提供全车所需要的安定性。这就是为了获得操控性与安定感之间的最佳平衡。如果后轮轮缘宽度改变的话,摩托车在全倾斜时的前进轨迹也会随之改变,而且其抓地力也会改变。所以,在改变其宽度时必须注意抓地力和方向的平衡。这是因为,当摩托车在做倾斜运动时,必须借着后轮的抓地力来使摩托车产生足够的回复力量,才能使摩托车在达到全倾斜时能够很自然地收敛而恢复到原来的驾驶状态,所以后

15、轮轮胎的轮缘不能过于狭小。 八,抓地力对横向刚性的影响 如果轮胎的接地面积变大的话,则轮胎的抓地力也会变大,同时轮胎横向刚性也会增强,所以必须注意抓地力和横向刚性之间的匹配。如果抓地力以及横向刚性都增加的话,则轮胎侧面壁所产生的变形也会变小。所以对于相同的滑动角而言,就会造成较大的转弯力,这种情形下,摩托车在转弯时的状态就会改变。如果后轮的轮缘变宽的话,则抓地力会变得较好,但是后轮会变得不容易向行进轨迹的内侧移动。如果前轮的轮缘变小的话,则前轮的操控会变得比较轻,摩托车的转弯性能会变得比较强,但是容易产生抓地力不足的问题。如果将前轮的轮缘增加的话,则摩托车在转弯时的安定感以及抓地力都会变的较好

16、,但操控性较差。 如果将后轮的轮缘变小的话,则摩托车会变得比较容易倾斜,转变性能较好,但其安定感以及抓地力会变得不好。如果将轮缘增宽,则有转向不足的情形产生。 九,轮胎胎压与轮胎刚性 轮胎的胎压会影响整个轮胎的刚性。如果胎压过高的话,轮胎的刚性会变得较高,这样一来,必须利用轮胎变形来进行操控的部分,或是经由轮胎所传递的反馈就会变得很差。也就是说,轮胎过于坚硬并不能提供足够的操控空间。如果轮胎的胎压较低的话,接地面积变大,抓地力变大。当路面的温度很低的时候,增加接地面积可以有效促进轮胎发热,但是其排水性会变得不好。 胎压所引起的轮胎刚性的改变,对轮胎的许多特性都会造成影响,也会对摩托车在转弯倾斜时的接地点有所改变。如果胎压过高的话,在倾斜前和倾斜后的接地点几乎没有变化,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