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101754 上传时间:2024-02-1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1](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第二课时)【设计理念】语文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学科,一堂优质的语文课其核心指标就是课堂上的科学的语言训练设计以及扎实的语言训练行为。挖掘语言文字训练的生长点,主要依赖于两个方面,一是课标,二是文本,课标是训练基调,不同的学段有着不同的要求。文本是训练的主要载体,不同的文本,有着不同的切入点、突破口。根据文本表达方式的特点,挖掘语言训练的生长点,实现阅读与习作的完美结合。掌握规范使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词、句、段、篇的训练。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有条理地讲述这个故事。2、凭借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树立正确的审

2、美观点。教学重点: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懂得骆驼的驼峰、脚掌、睫毛在沙漠里的特殊用处,并能简单口述。教学难点: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教学准备:学生准备:读熟课文。教师准备:PPT,搜集生活中外表不美,但用途很大的事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激活经验【设计意图:激活学生与学习内容相关的已有经验,为学生的自主尝试学习作好思维上的铺垫。】1、指导读题,引入学习。师:(引读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14课: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师:点红“我”:谁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再读。2、复习词语,回顾全文。(1)上节课我们读通了课文,学习了课文第一、二自然段,这些词语还认识吗?又大

3、又厚 两层睫毛 肉疙瘩 委 屈 担 心 自 豪(2)联系课文,再读读上面的词语有什么发现?(第一排与骆驼的外形有关,第二排与小骆驼的心理变化有关)【设计意图:既复习词语,又巩固课文内容,还能利用两排词语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主动探究的积极性。】3、对比回顾,仿说形象。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臭美的小骆驼在小溪边被小红马一阵嘲笑。谁来嘲笑一下:这种嘲笑就是喷!谁来喷一下。出示课件: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睫毛,背上还有两个肉疙瘩,多难看呀!指名读、点红读、齐读(根据小驼驼外形描写句式特点,仿说小红马的外形。)师:自恋的小红马认为自己的长相是什么样子呢?谁来说一说出示课件

4、:我的,多俊俏呀!(我的蹄子小巧轻便,睫毛又长又密,马背平滑顺溜) 师:多俊俏的小红马呀!小骆驼看了看自己,自己心里感到非常委屈。(板书 :委屈)【设计意图:课文在第1自然段中只进行小骆驼的外形描写,但缺少对小红马的俊俏的外形描写,对此,要求学生依照小骆驼的外形语言表达方式来说说小红马的样子,教学中教师要强调外形表达时忌用“它的脚掌小小巧轻便,它的睫毛又长又密,它的脊背平滑顺溜”,左一个“它的”,右一个“它的”,要强调仿写规范性。】二、精读课文 经由经验【设计意图1:教育的主要任务是让儿童在活动中自己去获取经验,使自己的经验系统得到不断的生长,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设计意图2:依据课标,低段

5、抓句子,中段抓段落,高段抓篇章。三年级课文属于中段教学,中段教学的关键是段落教学,主要关注点就是段落的构成方式,段落中感受表达手段的运用。文本三、四自然段语言训练关注点为两部分:一是从描写沙漠的词句中着力词语积累与运用。二是在骆驼的骆峰、脚掌、睫毛的作用描述中尽量学会反问句的表达。】过渡:然而,一次沙漠旅行却彻底改变了小骆驼的看法。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书,自由地读课文3-4自然段,划出课文中描写沙漠的词句。1、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描写沙漠的词句。出示课件:自由读课文34自然段,找一找课文中描写沙漠的词句,划出来。(1)学生自由读,边读边划。(2)师生交流:哪些词句表现出沙漠的样子?出示:茫茫

6、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3)指导朗读,理解词句。分三个层次。朗读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描写沙漠的词语师:同学们,谁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话说说你印象中的沙漠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说印象中的沙漠,随机理解词语意思。茫茫 无边无际 松散 铺天盖地师:好的朗读可以表达词语的意思,结合自己印象先练一练,读出你印象中沙漠。指名读。出示: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朗读2:利用图片感知沙漠的恶劣,理解词句。师:沙漠是什么样了?出示图片同学们,我想看了这几张照片,同学们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出示:茫茫的大沙漠 无边无际的沙漠 松散的沙子

7、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地刮过来朗读3:观看沙漠的视频,理解词句。指导朗读。指名读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的眼前仿佛就看到那无边无际,茫茫的大沙漠,让人有点身临其境的感觉。【设计意图:三四自然段描写沙漠的词句比较容易理解,无需赘述,繁琐理解。最经济的方法,一是让学生根据生活实际进行理解。二是通过观图、想象,描绘来确立词语意思。这也是对循物明象、体情悟道的最好诠释。】(4)根据文中沙漠词句与生活积累描述沙漠。学生根据要求说一段话,感受沙漠的凶险。师:同学们,读了这么多,看了这么多,谁能用几句话说说沙漠的样子,记住可以用上今天学习的词句。【设计意图:一篇文章的教学必须最终落脚到文本的重点上,段的教学与训练也是

8、中段的课标要求,本课学生对沙漠的环境感受是理解文章主旨的关键。所以利用环境来凸显主题,可以作为本课教学的生长点,设计让学生利用文中词语或生活积累词语说一段话,既符合课标要求的积累,又达到运用词语进行写段的训练。】2、学习课文34自然段,感受骆驼外表的作用。(1)师:这样恶劣凶险的沙漠,让你去走一趟,你愿意吗?(不)为什么呢?(担心)小骆驼和妈妈却能安全顺利走出沙漠。它们多亏的什么?让我大声读读课文中的3、4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课件出示第3、4自然段自由读读课文中的3、4自然段,找出相关语句。交流:师:小骆驼和妈妈却能顺利走出沙漠,多亏的是有了什么?学生回答。(脚掌、驼峰、睫毛)师:就让我们一

9、起感受一下它们的作用?(再交流)(2)抓住重点语句,理解“陷”。相机出示:“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从这句话你读出了什么?生:我读出了脚掌的特点 “又大又厚”。生:我读出了不能像小红马那样,否则,会很危险的。生:我从“多亏”一词中读出了一种幸运。否则,后果多严重啊!师:同学们,陷进去有多危险呢,让我们看看 “陷”这个字是怎么来的?看图理解“陷”出示课件:“陷”就是一个人掉进陷井里,下面还有尖桩,这多危险啊!指导读:“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师:我们怎么写好这个字呢?指导写“陷

10、”出示:陷,同学们我们怎么写好这个字?出示习字要领。范写,描一个,写一个。【设计意图: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唯一使用至今的文字系统,是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了解汉字的起源对于字词教学意义重大,其语文老师责任不言而喻。同时,写字指导时要注重习字要领的教学】(3)句式训练【设计意图:“语用”课堂就是用课文去教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用数学的方法教语文,从课文中发现规律,寻找切入点,这需要一种精心设计。本课骆驼的外形功能用三段话,其中“脚掌”的作用用的是反问句,因此,根据这一特点,进行反问句训练,既可理解“驼峰、睫毛”的作用,又达到句段的训练要求。】师:这又大又厚的脚掌真得很好,不然,就会陷进沙

11、漠里,多危险啊!有了它,简直就是一种幸福,一种幸运,让我们一齐读。引读;“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 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师:有这样的脚掌是如此幸运,驼峰、睫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下面请同学们根据描写驼峰、睫毛的句子的意思,用“多亏 ,如果 呢?”说一句话,说明骆驼走出沙漠的原因句式训练:多亏 ,如果 呢?。交流:多亏我们的背上有两个肉疙瘩的驼峰,它能贮存养料,如果我们的背也像小红马那样,怎么能走出这茫茫的沙漠呢?多亏我们的眼皮上有两层睫毛,能阻挡风沙,如果我们的睫毛也像小红马那样,怎么能走出这茫茫的沙漠呢?师:面对自己的外表,这些动物会怎么说:出示图片:比

12、如:青蛙:多亏 ,如果 呢?刺猬:多亏 ,如果 呢?松鼠:多亏 ,如果 呢? 还有动物会这么说?学生联系实际,说说了解的动物。 , 。 (4)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学习,这些动物们明白了什么?你们明白了什么?(5)师:同学们,说得多好啊!我们真的感谢小骆驼,引读: 多亏我们的脚掌:读“多亏我们的脚掌长得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拔得出来呢?” 多亏我们的驼峰:读:“我们背上的这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多亏我们的睫毛:读:“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小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沙子。”(6)师:同学们,我们感谢小骆驼

13、,感谢小骆驼的妈妈,感谢这次珍贵的沙漠之行,让我们来读读24自然段,有没有信心读好!这次老师要分工读,男生读小骆驼的话,女生读妈妈的话,剩下的话班长读。 练读,齐读师:此时的小骆驼经过这次成功的沙漠旅行后,心里还感到委屈吗?(不委屈了)那它感到了自豪。(板书)让我们再一次来读课题,相信你此时会有了更深的体会。三、实践应用深化经验【设计意图1: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设计意图2:童话,最吸引孩子的是情节与语言,以情节发展去推动学生语言训练,这是非常有力的抓手。】1、拓展延伸,续写故事。师:沙漠旅行结束了,但故

14、事还没有结束,下面故事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小红马和小骆驼第二次相遇。如果你是小骆驼会怎么说、怎么做?先互相说一说,可以动笔写一下。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2、师生交流。3、写字指导:“声”大家先观察一下,给个友情提示。要求: 首横长,四横匀,撇左伸。正确坐姿的要领是:“头正、身直、臂开、足安”和“三个一”。四、自主建构 内化经验【设计意图:“让每一个学生自主反思、整理自己获取的经验,个性化地建构自己的学科课程。”这是篇童话教学,学生在反思、交流、研讨中能够自然地获得童话给他们带来的人生启示。即懂得判断一种事物美不美,不能光看外表,而要看它的用途。】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收获?(知识、能力等)2、作业设计:自由组合,演一演小红马和小骆驼第二次相遇,然后以第二次相遇为题写一段话。板书设计:14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委屈 自豪【设计意图:本课中小骆驼的心理发展变化过程正是课文的思路,也是本课的教学思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