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的影响研究.doc

鲁**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0KB
约10页
文档ID:543101495
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的影响研究.doc_第1页
1/10

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和心理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对妇科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的影响,为促进患者的心理康复提供依据方法:60例妇科肿瘤患者按配对原则分配到研究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普通护理,实施支持性心理护理,干预组除此之外,接受为期8周的心理干预干预前后,两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生活质量问卷 (QLQ-C30)和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进行临床效果评价结果:干预前,各量表测评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各量表测评比较,研究组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心理干预能够提高妇科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关键词】 妇科肿瘤患者心理干预生存质量幸福感 医学研究表明[1],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都有心理障碍,虽因其日常性格、文化修养、家庭背景、社会经济地位的不同,心理活动各不相同,但普遍存在紧张、恐惧的负性情绪,尤以妇科肿瘤患者更为明显妇科肿瘤是发生于女性生殖系统的疾病妇科肿瘤患者除面临一般肿瘤患者焦虑、抑郁、愤怒、恐惧等情绪反应外,还产生一系列特殊的体验,包括负罪感、病耻感、性别自卑感,对失去女性特征的担忧,这些负性体验对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明显的不良影响[2~3]。

因此,对此类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成为临床心理治疗的重要课题为此,为矫治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障碍,提高生活质量和心理健康水平,笔者对30例住院妇科患者实施了心理干预,并进行了对照研究,效果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6~12月收治妇科接受手术治疗及化疗的患者60例(手术治疗30例,化疗30例)入组标准:神志清楚,定向力完整,知晓病情;能用语言表达其内心体验并身体状况允许参加心理治疗和测评,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有严重精神疾病史;身体状况极差,不能接受心理治疗和心理测评根据年龄、病种、治疗方案、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评分进行配对(当两患者仅年龄、婚姻或受教育程度中某一单项略有差别时,也可接受配对),配成对子的两位患者随机分入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宫颈癌30例,卵巢癌18例,子宫内膜癌14例,输卵管癌2例,乳腺癌去势手术6例;年龄20~75岁;两组患者各类治疗方案的人数均为开腹手术8例、腹腔镜手术7例、高致吐化疗方案10例、中低致吐化疗5例;受教育程度为研究组初、中、高等各2例、16例、12例,对照组2例、14例、14例 心理干预方法:住院后,两组患者均按常规护理,接受抗癌药物治疗,提供心理支持疗法[4],研究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包括自我效能教育和家庭治疗等形式的心理干预。

心理干预工作由两名主管护师负责,按照制定的计划和内容,于每周一、三、五下午2:30~3:30在医院健康宣教室集中进行心理干预知识讲座①健康教育:制定健康教育方案为了保证患者健康教育方案的科学性、实用性和特异性,在充分了解患者对健康教育的需求的基础上,经过查阅资料、专家指导,结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对患者治疗康复的不同阶段,存在不同的健康问题及需求建立系统的患者健康教育方案教育内容主要介绍癌症医学知识,手术治疗方法和药物治疗的有关知识以及心理卫生有关知识教育方式包括讲授、多媒体、录像、宣传手册、报刊杂志、板报、座谈(集体及个人)集体座谈时,首先营造一种气氛生动活泼的局面,负责实施的护理人员鼓励和诱导患者对其本人的心理问题加以分析,开展自由讨论,各抒己见护理人员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种问题健康教育过程从研究开始至研究结束贯穿始终,健康教育按计划循序渐进,教育重点因人而宜,高度个性化,不拘形式在实施团体教育的同时,护士利用与患者每次接触的机会向患者进行健康教育②自我效能教育:首先应用王才康和扬廷中等人研究的适合我国人群的一般自我效能量表[5]进行评估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然后针对其自我效能情况,依据自我效能四大信息源(即直接经验、替代经验、社会说服和生理、心理状态)的理论框架,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

行为成就教育对患者进行授权教育,使他们由被动地接受治疗变成治疗的提供者,主动参与到自我管理的进程中,与医护人员建立一种新型的互助合作式关系,从医护人员中获取大量的主体行为经验间接经验教育护理人员通过多种方式(如录像、电影)向患者提供成功经验和榜样,使其获得替代性经验,提高其自我效能言语劝说教育护理人员利用他人战胜疾病的成功实例对患者进行开导和鼓励,提供身心支持,使患者明确自己的动机,做出正确选择,调动自身潜能,发挥他们在康复过程的能动作用生理和心理反应教育护理人员向患者解释在治疗过程中所产生的一些生理和心理不适,帮助患者认识到这些症状为康复治疗的结果,教会患者自我应对方法,并通过一些干预措施来缓解和消除其症状③家庭治疗:主要是对患者家庭成员,特别是其配偶,进行心理疏导,消除因患者疾病给家庭,特别是配偶带来的负面影响同时,注重强调良好的家庭氛围对患者的康复作用,为患者营造良好的家庭治疗和康复环境进行必要的家庭治疗对患者家庭成员发放健康教育指导手册,定时参加抗癌知识讲座,观看抗癌录像④音乐治疗:健康宣教室内安装了音乐治疗系统,由经过培训的主管护师,对患者实施音乐治疗治疗时间为40分/次每周2次,于每周二、四上午10:30~11:30进行。

音乐治疗采取感受式的治疗方式具体实施是先让患者聆听柴可夫斯基的d小调第六交响曲《悲怆》、二胡独奏《二泉映月》等节奏缓慢音调低沉的乐曲,以疏泄其不良情绪然后聆听《蓝色多瑙河圆舞曲》、《花好月圆》、《在希望的田野上》等明朗欢快、充满希望的乐曲,以提高患者对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评定工具:①症状自评量表(SCL-90)[6],该量表内容较大,症状丰富,能较准确地评估一个人某段时间里的症状水平广泛应用于精神科和心理咨询门诊中点,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各职业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②生活质量问卷中文版(QLQ-C30)[7]共30个题目,为自我报告形式包括5个功能量表: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情绪功能、社会功能;3个症状量表:疲乏、疼痛、恶心呕吐,6个单项测量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经济困难和1个整体生活质量量表总体健康状况、生活质量为1~7级评分,其他指标为1~4级评分功能量表的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状况越好,症状量表得分越高,则生活质量状况越差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8]③总体幸福感量表(GWB)[6],该量表用来评价受试者对幸福的陈述本量表共有33项,得分越高,幸福度越高。

除可测总全幸福感,本量表还通过将其内容组成6个分量表从而对幸福感的6个因子进行评分这6个因子是对健康的担心、精力、对生活的满足和兴趣、抑郁或愉快的心境、对情感和行为的控制以及松弛与紧张(焦虑)以上量表由经过培训的2名妇科主治医师于干预前和干预后,分别对患者各量表进行评定所有患者均在妇科医师统一指导语下进行自评,答卷当场收回,皆为有效答卷 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输入计算机,用SPSS1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折,计数资料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t检验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批准,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结 果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CL-90评定结果见表1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SCL-90总分及各因子分比较(略) 表1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SCL-90各因子评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除偏执、精神病性外,研究组其他各因子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生存质量评定结果比较结果见表2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QOL评分比较(略) 表2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问卷各维度评分差别无显著性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而疲倦、恶心呕吐、疼痛失眠、食欲丧失、便秘、腹泻等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

而在经济困难评分方面,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两组治疗前后总体幸福感量表(GWB)评分比较结果见表3表3 两组治疗前后GWB评分结果比较(略) 表3结果显示,治疗前,总体幸福感量表的评分,两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总体幸福感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 讨 论 调查研究表明[9],妇科肿瘤手术和辅助治疗(放疗、化疗和激素治疗)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要求给予及时、合理、有效的治疗、护理和心理干预,尤其需要更多的心理帮助其原因一是由于疾病和治疗对患者造成的生理和心理方面的障碍;二是由于患者对疾病认知能力差,自身心理防御机制低;三是由于家庭社会对患者的不正确对待,对患者支持力度差因此,对于妇科患者不良心理问题,医护人员要认真对待,积极给予心理帮助研究表明[10],采取心理治疗,不仅可以帮助患者分析病因,消除疑虑、提高信心,而且帮助患者增强心理应对能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改善恶劣心境,提高活质量健康教育[10]、自我效能教育、家庭治疗[11]以及音乐治疗[12]等不同形式心理干预措施和心理康复手段,在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和心理障碍,提升心理健康水平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和效果。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SCL-90评定结果比较,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除偏执、精神病性因子无明显改变外,研究组其他各因子均较对照组都明显降低(P<0.01)结果表明心理干预能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情绪和心理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治疗前QOL评定结果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可比性治疗后QOL及各维度量表评分结果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心理治疗可加速患者功能状态的恢复及症状的缓解,有助于疾病的康复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干预前,GWB评定结果比较,两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说明两组患者幸福感程度无显著差别治疗后,GWB量表评分结果比较,研究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果表明心理治疗能塑造患者积极的心理特征,提高心理适应水平,增强主观幸福感 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以健康教育、自我效能教育、音乐治疗、家庭治疗为措施的心理治疗,能促进妇科肿瘤患者的心理康复,对塑造患者积极的心理特征,提升心理适应水平,增强生活信心和提高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  1张彩荣.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现代护理,2008,5(35):129.2沈铿,郎景和.21世纪的妇科肿瘤.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200,25(4):373-376.3狄文,胡柯.关注妇科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7):489-490.4姜继玉,王学春,毕玉建,等.医护心理学.呼和浩特:内蒙古大学出版社,2005:145-167.5王才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10(特刊):185-186.6汪向东,王西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7.7邱彩锋,赵继军.QLQ-C30的应用及计分方法.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5,24(11):701-703.8王建平,陈仲庚,林文娟.中国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测定-EORTC QLQ-C30在中国的试用.心理学报,2000,32(4):438-421.9杨桂芬,高静儒,刘雪飞,等.妇科肿瘤患者生活质量调查研究.中国护理管理,2008,8(7):38-40.10刘纯艳.社区护理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64-65.11何明翔.最新精神病防治技术操作规范与。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