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4309531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9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骨科电子病历首次病程.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首 次 病 程 记 录20091019 9:40患者,男,33岁,因“腰痛1周”于2009年10月19日由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收入院。(一)、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无明显外伤病史。2、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肌肉疼痛,当时未予重视,曾到市一人民医院求诊,予腰部MR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理疗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未明显缓解。故今天来我院门诊求诊,患者为求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拟 “腰椎间盘突出症”收入院治疗。入院症见:神清,步行入院,诉腰部疼痛,以左侧腰痛为甚,无双下肢放射痛,弯腰时疼痛稍加重,无头痛、头晕,纳眠可,二便调。否认食物、药物过敏病史。 3、入院体格检查:T

2、36.5C P80次/分 R 20次/分 BP 125/90mmHg患者神志清楚,步行入院,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形体正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正常。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点。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隆,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脾区无叩痛,左肾区轻叩击痛。脊柱四肢见专科检查,舌淡,苔薄白,脉弦。4、专科情况:腰椎活动度尚可,左侧腰肌紧张,腰35棘突旁、棘间轻压痛,双侧梨状肌无压痛,双侧坐骨神经无压痛,无反射痛,双侧“4”字试验

3、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加强试验阴性,拾物试验弱阳性,屈髋屈膝试验阳性。双侧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双侧肢体皮肤感觉、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趾端血运正常。5、辅助检查:2009-10-14 我市一人民医院腰部MR:腰椎CT示:1、腰3-4及腰4-5椎间盘向四周膨出。2、腰5-骶1椎间盘向后突出。(二)、诊断与鉴别诊断:1、入院诊断: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 痰瘀阻络西医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 2、慢性腰肌劳损中医辨病辨证依据:四诊合参,本病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乃痰瘀阻络证,平素过劳,腰肌劳损,劳损筋骨,气血受损,瘀阻经络,经络不通,手足太阳膀胱经不通,不通则痛,故诉腰部疼痛,以

4、左侧腰痛为甚,舌淡,苔薄白,脉弦亦是痰瘀阻络之证。本病病位在腰部,乃标实证。西医诊断依据:1、中年男性,因“腰痛1周”入院。2、入院症见:神清,步行入院,诉腰部疼痛,以左侧腰痛为甚,无双下肢放射痛,弯腰时疼痛稍加重3、专科情况:腰椎活动度尚可,左侧腰肌紧张,腰35棘突旁、棘间轻压痛,双侧梨状肌无压痛,双侧坐骨神经无压痛,无反射痛,双侧“4”字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加强试验阴性,拾物试验弱阳性,屈髋屈膝试验阳性。双侧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双侧肢体皮肤感觉、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趾端血运正常。左肾区轻叩击痛。鉴别诊断:中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腰劳”进行鉴别:腰劳一般有慢性腰部劳损病史

5、,疼痛以酸痛为主,疼痛程度不甚,并伴腰肌易倦,多因天气变化诱发。根据病史、症状、体征、腰椎MR等可明确诊断。西医鉴别诊断:本病应与慢性腰肌劳损相鉴别:后者多以腰部反复隐痛发作为主,疼痛多不剧烈,以酸痛为主,且无下肢放射痛。根据症状、体征、X光片、MR等,诊断较明确,故可鉴别。(三)、诊疗计划:1、按康复科二级护理。2、完善入院检查,如三大常规、肝功、风湿四项、心电图、血糖、腰椎正侧片等。予泌尿B超检查以排除泌尿结石。3、西医予复方氯唑沙宗片口服以放松腰部肌肉,解除腰部肌肉紧张。予地巴唑片口服以扩张局部血管。予尼美舒利口以消炎止痛。4、中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法,暂不拟方,中成药予舒筋通络片。

6、5、予针灸、TDP、腰椎推拿、低周波、中药薰蒸理疗。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2009-10-20 9:00 易咏希主治医师查房患者神清,自觉诉腰部疼痛稍减,以左侧腰痛为甚,无双下肢放射痛,弯腰时疼痛稍加重,胃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专科情况:腰椎活动度尚可,左侧腰肌紧张,腰35棘突旁、棘间轻压痛,双侧梨状肌无压痛,双侧坐骨神经无压痛,无反射痛,双侧“4”字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加强试验阴性,拾物试验弱阳性,屈髋屈膝试验阳性。双侧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双侧肢体皮肤感觉、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趾端血运正常。左肾区无叩击痛。返回检查:肝胆脾胰、泌尿系统前列腺B超示:1、

7、肝胆脾胰未见明显异常。2、双肾、膀胱、前列腺未见异常。心电图:ST段改变(V2、V3),腰椎X光示:1、腰椎轻度骨质增生,2、L5-S1椎间隙改变提示椎间盘病损可能,建议必要时进一步检查。3、L2椎体骨质改变提示许莫氏结节可能。易咏希主治医师查房后指示:、四诊合参,本病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乃痰瘀阻络证,平素过劳,腰肌劳损,劳损筋骨,气血受损,瘀阻经络,经络不通,手足太阳膀胱经不通,不通则痛,故诉腰部疼痛,以左侧腰痛为甚,舌淡,苔薄白,脉弦亦是痰瘀阻络之证。本病病位在腰部,乃标实证。、根据病史、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作以下诊断: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痰瘀阻络),西医诊断: 1、腰椎

8、间盘突出症,2、慢性腰肌劳损.。、同意目前治疗,西医予复方氯唑沙宗片口服以放松腰部肌肉,解除腰部肌肉紧张。予地巴唑片口服以扩张局部血管。予尼美舒利口以消炎止痛。、继理疗以针灸、TDP、低周波、腰椎推拿、中药薰药。针灸取穴:大肠俞、肾俞、轶边、环跳、委中,均双侧,留针30分钟,加电。腰部推拿以按、拿、揉、搓等手法放松腰肌,后予斜扳法以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使椎间盘回纳。中药薰药薰蒸腰部以补肝肾、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予低周波电疗腰部以缓解肌肉紧张。、完善相关检查。、中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法,拒服中药,故不予方。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2009-10-2111:00 廖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神清,自觉诉

9、腰部疼痛减轻,以左侧腰痛为甚,无双下肢放射痛,弯腰时疼痛稍加重,胃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专科情况:腰椎活动度尚可,左侧腰肌稍紧张,腰35棘突旁、棘间轻压痛,双侧梨状肌无压痛,双侧坐骨神经无压痛,无反射痛,双侧“4”字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加强试验阴性,拾物试验弱阳性,屈髋屈膝试验弱阳性。双侧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双侧肢体皮肤感觉、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趾端血运正常。辅助检查示:血常规、肝功、肾功、尿分析、血脂、大便常规、风湿4项、血糖、尿酸、均基本正常。廖钰副主任医师查房后指示:、 根据病史、症状、体征、颈、腰椎正侧位片、腰椎CT等,诊断明确,中医诊断:腰椎间

10、盘突出症(痰瘀阻络),西医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2、慢性腰肌劳损.。、 同意目前治疗,西医予复方氯唑沙宗片口服以放松腰部肌肉,解除腰部肌肉紧张。予地巴唑片口服以扩张局部血管。予尼美舒利口以消炎止痛。、 继理疗以针灸、TDP、低周波、腰椎推拿、中药薰药。针灸取穴:大肠俞、肾俞、轶边、环跳、委中,均双侧,留针30分钟,加电。腰部推拿以按、拿、揉、搓等手法放松腰肌,后予斜扳法以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使椎间盘回纳。中药薰药薰蒸腰部以补肝肾、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予低周波电疗腰部以缓解肌肉紧张。、 中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法,拒服中药,故不予方。、 嘱病人多卧硬板床休息,减少下地行走,减少负重弯腰活动

11、,避免腰部受寒。多作腰部功能锻炼。 住院医师:副主任医师:2009-10-26 9:00 易咏希主治医师查房患者神清,诉腰部轻微疼痛,胃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专科情况:腰椎活动度尚可,左侧腰肌稍紧张,腰各椎体棘突旁、棘间无压痛,双侧梨状肌无压痛,双侧坐骨神经无压痛,无反射痛,双侧“4”字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加强试验阴性,拾物试验弱阳性,屈髋屈膝试验阴性。双侧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双侧肢体皮肤感觉、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趾端血运正常。易咏希主治医师查房后指示:、目前治疗得当,治疗效果明显,故所有口服用药。、理疗以针灸、TDP、低周波、腰椎推拿、中药薰药。针灸取

12、穴:大肠俞、肾俞、轶边、环跳、委中,均双侧,留针30分钟,加电。腰部推拿以按、拿、揉、搓等手法放松腰肌,后予斜扳法以纠正腰椎小关节紊乱,使椎间盘回纳。中药薰药薰蒸腰部以补肝肾、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予低周波电疗腰部以缓解肌肉紧张。、中医以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为法,拒服中药,故不予方。住院医师: 主治医师:2009-10-28 9:00 廖钰副主任医师查房患者神清,自觉诉腰部轻微疼痛,胃纳可,眠一般,二便调。舌淡,苔薄白,脉弦。查体同前,廖钰副主任医师查房示:患者目前疾病基本达到临床治愈,经上级医师同意,予常规出院。嘱患者调情节,适劳逸,避风寒;嘱病人多卧硬板床休息,减少下地行走,减少负重弯腰活动,行

13、走时需佩带腰围。避免腰部受寒。多作腰部功能锻炼,防止复发。出院诊断:中医诊断:腰椎间盘突出症(痰瘀阻络),西医诊断: 1、腰椎间盘突出症,2、慢性腰肌劳损. 住院医师: 副主任医师:首 次 病 程 记 录20091019 9:40患者,男,33岁,因“腰痛1周”于2009年10月19日由门诊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诊断收入院。(一)、病例特点:1、中年男性,无明显外伤病史。2、患者于1周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腰部肌肉疼痛,当时未予重视,曾到市一人民医院求诊,予腰部MR后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予理疗治疗(具体不详)后,症状未明显缓解。故今天来我院门诊求诊,患者为求系统治疗,遂由门诊拟 “腰椎间盘突出

14、症”收入院治疗。入院症见:神清,步行入院,诉腰部疼痛,以左侧腰痛为甚,无双下肢放射痛,弯腰时疼痛稍加重,无头痛、头晕,纳眠可,二便调。否认食物、药物过敏病史。 3、入院体格检查:T 36.5C P80次/分 R 20次/分 BP 125/90mmHg患者神志清楚,步行入院,发育正常,营养良好,形体正常,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对答切题。全身皮肤粘膜、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头颅五官正常。咽无充血,扁桃体无肿大,无脓点。颈软,气管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明显干湿性罗音。心界不大,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病理性杂音。腹隆,平软,无压痛、反跳痛,肝脾肋下未触及,肝脾区无叩痛,左肾区轻叩击痛。脊柱四肢见专科检查,舌淡,苔薄白,脉弦。4、专科情况:腰椎活动度尚可,左侧腰肌紧张,腰35棘突旁、棘间轻压痛,双侧梨状肌无压痛,双侧坐骨神经无压痛,无反射痛,双侧“4”字试验阴性,直腿抬高试验、双侧加强试验阴性,拾物试验弱阳性,屈髋屈膝试验阳性。双侧下肢膝腱反射、跟腱反射均正常;双侧肢体皮肤感觉、肌力、肌张力正常。双侧趾端血运正常。5、辅助检查:2009-10-14 我市一人民医院腰部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