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94024 上传时间:2022-11-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黄.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篮球业余训练实践研究摘要: 小学篮球业余训练要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正确培养篮球基本意识从而形成扎实的篮球基本功,针对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制定灵活、多变、丰富、有效的创新训练方法,发挥他们的潜能。通过竞赛与对手的竞争取得优异成绩,来体现创新训练方法价值,从而更广泛推动篮球运动的开展。关键词 : 小学篮球 创新 业余训练前言:篮球运动是广大少年儿童很喜爱的体育项目,在我们学校里因为场地比较狭小,下课后球场要用来放学等候家长的地方,所以开展得不是很普遍,水平较为一般。通过不同的创新教学训练,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训练,选择有效的训练手段和方法,来帮助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迅速而有效,达到广泛地推广

2、篮球运动,为提升我校篮球竞技水平上新台阶而努力。1 研究对象与时间1.1研究对象:本校三至六年级学生共38人;1.2研究时间:从20010年4月至20013年4月。2 研究方法2.1调查访问法:最近本校男子篮球队的业余训练情况。2.2观察法:集中观看有关的篮球训练课和比赛录像,组织学生观看中国篮球联赛CBA和美国NBA的篮球比赛,提升学生学习的氛围与篮球战术意识和合理处理球。2.3文献资料法:组织学生学习有关篮球运动与科学训练等方面的理论和教材。2.4分析法:要根据观察和调查访问结果,并结合本人多年的实践进行分析。3 分析与讨论3.1.1 经调查分析结果显示:篮球运动项目在本校学生当中很受欢迎

3、,高年级学生普遍喜欢这项运动,但没有正确的引导,因此水平有限,到参加比赛时没有章法,所以成绩一直不是很理想。进一步说明平时训练的质量不高,加上在关键时刻的球员处理失当,导致学校男子篮球队的比赛成绩一直没有突破。3.1.2 根据自己本人对学校男子篮球队近几年来的观察,以及观看了该队伍去年与别的兄弟学校交手情况进行对比,反映出本校男篮队员的基本功不够扎实,战术素养低,具体表现如下:(1)投篮的手法不正确。大多数学生投篮时,手指不会用力拨球,投篮动作像抛砖头等各种不正确的手法,造成球在空中飞行的抛物线的弧度时低时高,稳定性差,用力又不均匀,时大时小,影响投篮的准确性,命中率比较低。(2)传接球不稳定

4、。传球时手指不会用力抖动拨球,接球方法不当,失误较多。(3)该“快”的时候不够“快”,贻误战机。造成快攻的成功率低,把握时机不准确,失误较多,跑动上篮动作华而不实,失误多,不准确等。(4)防守不到位,抢截球技术掌握不好,经常被人断球。队员不会盯人防守,一遇上对方紧逼盯人防守,队伍即时凌乱,联防也不紧密,漏人较多。(5)争抢篮板球意识不强,技战术运用不合理。大多数没有争球意识,反应迟钝,从而影响个人技战术的发挥,心理负担过重。遇弱不强,想赢怕输,犹豫不决;遇强则怕,没斗志,没有固定的战术风格。3.2讨论3.2.1在训练当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创新教学安排。小学篮球训练应以一年的训练时间为一周期。以天天

5、练身体为原则,进行业余训练与课后自练相结合。如表2准备期赛前期竞赛期恢复与调整期每年6月11月每年12月3月每年3月4月每年5月7月准备期,重点以抓好篮球基本功的训练为主,如投篮、传接球、篮板球、三步上篮等。赛前期,训练学生要以技战术的训练练习为主,如“挡拆” “策应”等,以及全队的整体磨合,熟练掌握各种配合练习,达到默契一致。多与兄弟学校进行友谊赛 ,做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队内的教学赛训练为主,进行调整磨合全队主力与主力、主力与替补之间的配合。竞赛期,重点以心理训练为主,通过各种手段来调整队伍心态,提高学生的抗干扰能力,保证让他们在比赛当中正常发挥水平。恢复与调整期,通过不同有效手段

6、,帮助学生调整运动量,适时进行劣汰择优,挖掘人才。3.2.2 以各种身体素质训练为基础,结合实际发展学生“快”的特点。例如进行各种变向跑、急停、摸高、跑圈、俯卧撑,双手同时运球等;要求学生在熟练掌握体前变方面运球、运球转身等突然起跳投篮,采用变向突破,利用时间差改变手法和步法贴对手投篮,在快速移动中直接急停跳投,利用快速的传接球来转移球的位置和方向,打乱对方防守步骤,拉开空挡,进行切入或定点跳投篮,充分利用自身特点,灵活多变,果断出手及快速封断对方传球投篮路线方向,及时出手断球,打快攻反击。3.2.3 以投篮为主的训练,提高“准”的特长。通过定点投篮、移动擦板球练习,跑动上篮等为主的训练手段,

7、有效提高学生“准”的特点。要求每人每天都要进行定点投篮,与游戏和比赛相结合,让每人掌握多种投篮方式与技巧。或是定点投、急停跳投、运球转身投等等。还模拟在各种比赛环境下进行不同的抗干扰下的练习,如大家一起猛敲矿泉水瓶,怒吼,大声喊等干扰方式,模拟比分落后情况下的投篮心态,以少打多,以弱胜强等方式。去激励、鼓励学生发奋努力,永不言败的旺盛斗志。3.2.4采取紧逼盯人,先卡再“争”。篮球运动通常被称为“巨人的运动”,结合自身的实际,本队员身高在全街道参赛的16支队伍里面,平均身高有优势,中锋这个位置一直是强项,但体形较单薄。因而,我对他们进行“量身定做”战术打法,平时训练多以紧逼盯人,贴身防守为主;

8、在比赛中敢于紧贴对手,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不停地运用封盖、堵截、卡拉、夹击、补防、抢盖、封步等技术时时刻刻给对方施加压力。在 “争” 制空权中,下判断要早,反应要快,争夺篮板球时先卡住身位再抢球。3.3 结果3.3.1一切从实际出发,进行创新式的教学训练。首先通过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在教学训练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为球队创出一条“快”,“准”,“争”的路子。所谓“快”,就是要求队员防守时落位要快,恰到好处,抢断出手要快,快攻时做到果断而坚决。“准”要求队员投篮时力争快而准。“争”要求队员在比赛中要主动出击,敢于与他人争,做到先发制人争球积极主动,运用正确的技术方法给对手施加压力,争取篮板球的制空

9、权。其次,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学生好动、模仿能力强的特征。在训练方法上敢于打破常规,通过运用动作迁移原则,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有的放矢,将一些高难动作(比如成年人或高水平运动员才要求学的动作)迁移下来,教练师范动作,让水平比较好的学生来学习。悉心指导尖子队员,让他们学会一些高难动作。正如陈桂新那样,他能掌握各种各样的跨下运球,运球转身,转身突破,空中勾手投篮,投篮手法正确等比较出众的技术。而且他能突能投,具有投篮命中率高的特点。郑健伟的篮下投篮,急停跳投技术也相当不错,黄乐凯的篮板球技巧,毛旭恒的内线切入等。还有大多数尖子队员都能较好掌握篮球技术,基本功扎实,超出了一般的常规教学。3.3.

10、2 教育学生要以平常心去应对比赛。通过不懈的努力,队员们的个人技术基本功上了一个档次,具备与强队相抗衡的能力。但还欠缺大赛经验,像与24小的友谊赛中,刚开始被对方的一位佛山龙狮队三队的球员,他技术出色身材高大,一开始就把我们打蒙了,浑然不知所措。于是,我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布置,不断强化训练,教会他们要以一颗平常心去应对比赛,做到在每场比赛前,心态都要放松,并及时影响和暗示学生,让他们从中树立信心,始终要相信自己的能力。在每场比赛前,都适时调整好运动员的心态,打破赛前热身运动以“三步上篮”为主的练习手段。而采取以传接投篮,练习擦板球为主,通过多次的投篮,增强投篮的手感和手法的熟悉程度,去提高了投

11、篮的命中率,去影响和暗示学生心理的变化,让学生心理产生共鸣,树立必胜的信心,相信自己的个人能力是不错的,投篮是比较准的,那当然可以适应并有能力应付每一场比赛。所以,在街道篮球赛的小组赛里首场再次对24小的比赛中,充分赛出我们自己的“快、准、争”的风格,我们的中锋把对方的主力球员犯满离场,以微弱的优势战胜对手,接着与东升小学进行的比赛也没有什么悬念。但是在进行小组的最后一场与同济花园小学的比赛中,却遇到较大的麻烦,因为白燕小学是我街道的篮球传统强队,个人技术不错,他们上场队员的平均身高都比我们高出一截,其中有2位队员与我们最高队员身高一致。因而我重新布署和调整战术,但是由于小组已经出线,队员心理

12、松懈最后我们以18:16分的比分输给了同济花园小学队,结果以小组第二名出线。接着,在半决赛与敦厚小学队相遇,敦厚小学虽然前几届成绩一般,但是今年水平提升较快,小组第一名出线后士气高涨,在心理上有一定的优势。但我们抱着高昂斗志,以一颗平常心应对比赛,克服种种困难,充分发挥自己“快、准、争”的特点,结果我们以23:15的比分取得了胜利。在四强赛里与我街道的篮球传统强队,镇安小学相遇。在比赛过程内,他们一直压着我们打,最多的时候领先我们7分,最少时领先我们2分,不过我们始终咬住对手,永不放弃,积极防守,将比分一点一点追上来。在最后阶段,镇安队充分发挥了他们个人能力强、配合熟练的特点,在最后的1分钟里

13、,我们追成平手,那时双方都打得难解难分,双方的比分不断交替上升,双方都很紧张。而在这个时候时给对方发球称我们换防空隙期间打成快攻,最后领先4分结束比赛,饮恨四强,虽然最后对阵白燕小学争夺第四名时赢下了比赛,取得了第四名,但是没有打进决赛比较遗憾。4 结论与建议篮球运动是一项小学生比较喜爱的运动项目。只要我们在小学篮球的业余训练当中,运用适当有效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训练手段和方法,在小学篮球教学活动中不断进行创新,制定整套科学而完善的训练计划,就会更有效提高学生的篮球运动技术水平,更广泛推广篮球运动的开展,培养更多的好苗子。 参考文献1 陈国瑞,宋利山.篮球比赛中“非言辞沟通”、“传达”的特点与形式.体育2000年6期。2 杨桦.人球时间空间现代篮球运动的新观点.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7年2期。3 刘玉林.世界篮球发展趋势和我国篮球运动改革现状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2:6972。4 腾朝阳.论篮球比赛中个人防守战术行动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04:6668。5 运动训练学.体育院校成人教育协作组运动训练学教材编写组.200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