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doc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43093840 上传时间:2023-08-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04.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兼论蒙文通先 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 蒙文通学记之治学杂语中记载了一段蒙文通先生关于孔子思 想中天的诠释。蒙先生根据论语阳货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 百物生焉,天何言哉的表述认为,孔子的中心思想是天地事 物有其自然规律,人应当遵循这些规律 ,蒙先生还进而述评道: 两 千多年前,孔子就能够认识到这一点,把天视为自然,与当时一般人 把天视为万物主宰的看法迥然不同。这是动摇天地鬼神幽灵的看法, 不能不说是孔子思想中的进步方面。 关于先秦儒家文献中的 天 历来众说纷纭,例如,冯友兰先生将孔子在论语中的天 ,全部划入了主宰之天 张岱年先生有不同的观点,认为论

2、语 ,而 中的天既有主宰义,又有自然义。再如,冯友兰先生将获罪于 天,无所祷也论语八佾 中的天在其中国哲学史 ()(上) 中归于主宰之天, 而杨伯峻先生则在 论语译注 将其释为 义 中理之天 之所以导致这样的结果,笔者以为,是以往的学者并 。 没有一个条贯性的理论表述,在这一问题上没有通盘的考虑,诠释的 时候,即时性、偶然性的因素多,全面性、系统性的因素少。蒙文通 指出: 任何思想总是时代的产物,是根据各时代的问题而提出来的。 刘鉴泉先生亦云: 为学之法有三:知言、论世,总于明统知类。 因此,我们要全面研究先秦儒家文献中天的意涵(知言) ,就丝毫也不能脱离它所依托的那个时代(论世) 不能脱离那

3、个时代各 ,种思潮的脉络、统绪所给予它的各种影响。下面,笔者就依托于上述 1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各个方面的背景,对先秦儒家文献中的天 做一通盘的考察,以就 ,教于与会专家。 一、 天范畴由殷商到周代 罗振玉指出:说文解字天从一大,卜辞中有从二者。二即上字, 大象人形,人所戴为天,天在人上也。 这是在说,早在殷商甲 骨文的时代人们就有了天的观念,并且已经有了天字。夏渌 先生在卜辞中的天、神、命一文中提出,商代存在至上神之天 的观念。 笔者认真拜读之后以为,夏先生的论据虽稍显单薄,但 是并不能说没有道理。近来又有学者研究指出,甲骨文中已经有了至 上神之天的用法,但是总的来说,说服

4、力都十分有限。实际的情 况是,在现有已经公布的甲骨文的所有的文字资料中,很难找到确凿 无疑的表示至上神天的字。 所以,陈梦家先生指出: 卜辞的天没有作上天之义的。 天 之观念是周人提出来的。 郭沫若先生也曾指出: 卜辞称至上神 为帝,为上帝,但决不曾称之为天。 但是,陈来先生在近著古 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中引述傅佩荣先生的观点指出, 已有资料和讨论尚不足以使我们能对帝天观念的起源作出确 、定无疑的论断。陈来先生并且指出: 我们认为甲骨卜辞即使未发现 天字或未发现以天为上帝的用法,至少在逻辑上,并不能终 极地证明商人没有天为至上神的观念。 与陈来先生一样, 笔者也认为,从历史文献本身出发来

5、探讨这一问题,可能较从考古学、 训诂学出发会得到更多的启发或收获。讨论天范畴的演变,我们 2页 如有你有帮助,请购买下载,谢谢! 不能不借助于尚书 而尚书的真伪问题又是一个让人费神的问 。题。梁启超说: 关于它的问题最为复杂,自古到今,造伪辩伪的工作, 再没有比它费力的。 11 盘庚三篇历来似乎是商书中 例如, 最靠得住的真实文献,但是,它的真伪问题就困扰着我们。像上文甲 骨文中帝与天的问题一样,专家们也是莫衷一是的。范文澜 先生说:盘庚三篇是无可怀疑的商朝遗文。 12 疑古派学者中, 顾颉刚先生的疑古精神是最强的,但是他也说, 盘庚是一篇在思 想上,在文字上,都可信为真的原作。13 这似乎成

6、定论了,可是, 陈梦家先生的论断却又令人不得忽视: 今文盘庚三篇共一千二百 八十三字,较之周书中之命书更长。晚殷金文,长者不过数十字, 如何在盘庚之时有如此巨作?此篇与上述甘誓汤誓皆较周 、书易读,两誓为战国时拟作,此亦战国宋人之拟作,犹商颂矣。 14 学者孰是孰非,笔者是无法判断的,然而,我们通过盘庚 三位 中有关的文字,也许可以分析出一些令人始料不及的问题: 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今不承于 古,罔知天之断命,矧曰其克从先王之烈?若颠木之有由蘖,天其永 我命于兹新邑,绍复先王之大业,厎绥四方。盘庚上)15 (呜呼!古我前后,罔不惟民之承保。后胥慼鲜,以不浮于天时。盘 (庚中) 予迓续乃命于天,予岂汝威,用奉畜汝众。盘庚中) (盘庚中的天仅此五见。对商书中大量出现天 ,作为至 上神的情况,陈来先生有较为系统的解释: 殷商和西周世界观的重要 3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