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090474 上传时间:2022-12-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6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生网瘾心理分析和教育意义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这个世界带来超时空的数字化光环的同时,也夹带有污泥浊水与沉渣,网络成瘾综合症是指由于患者对互联网过度依赖而导致明显的心理异常症状以及伴随的生理性受损的现象.有的专家将它称之为“电子海洛因”。学生们 在使用网络过程中不能有效地控制时间,经常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上网,网瘾青少年在“玩网络游戏”中花费时间最长,并且远高于其他上网行为,从中获得满足感和愉悦感,使网络几乎成为现实社会的替代品,沉湎于网上的虚拟世界,“嗜网如命”而无法自拔,出现一些人格障碍,导致个体心理生理受损。其症状可发展为食欲不振、头昏眼花、情绪低落、精力难以集中等,严重的可导

2、致神经紊乱,免疫功能降低,引发心血管疾病、抑郁症及眼睛方面的疾病等。当前越来越多的中学生由于沉溺网络,缺乏自控能力的青少年一旦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其求知的心智和原本善良的情感很容易被网络虚拟世界所吞噬,影响身心健康,破坏家庭和谐,伤害亲情,引发自残自杀,甚至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这种现象不再只是个人、学校和某个家庭的问题,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和解决。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逐年增加已成为一个全世界不得不正视的问题,各国专家学者都在探讨其原因,找寻治理之方法。如何尽快帮助这些中学生戒除网瘾,回归正常的学校生活,并且积极有效地预防学生迷恋网络,是教育工作者不可推卸的重大责任,是学

3、校教育急需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针对这样的情况,我调查了我们学校八年级的初中生的对网络的使用情况.一、校八年级学生的网瘾状况的调查网络成瘾调查问卷(八年级有四个班一共168人)网龄有多长时间了?上网频率(每周上网时长)多少?上网地点在哪?上网活动内容(游戏,资讯,交友,影音,学习)是什么?家长支持度怎样?对学习的影响利大弊大?每次上网时长多少?有无对身体的影响(无,视力,体质,其他疾病。自觉是否沉迷?能否有效控制自我上网?调查结果如下:网龄0年1年以下1-2年3-4年5年以上人数026526416上网频率0小时2小时以下2-4小时4-6小时6小时以上人数044306232主要上网地点家里朋友家网

4、吧人数753063主要上网活动内容游戏影音交友聊天资讯学习人数503852820家长支持度很反对稍有抵触不在乎合理控制完全支持人数2664402216对学习的影响利与弊弊多于利利弊均衡利多于弊很难说清人数14502876每次上网时长少于1小时1-2小时2-3小时3小时以上人数8964618对身体影响无视力下降体质变差一些疾病人数8472120自觉是否沉迷没有沉迷有些沉迷完全沉迷说不清楚人数34643256能否有效控制上网能不能说不清楚0人数10222440以上结果均是学生自主填写,感谢学生们热情的配合。二、对调查结果的分析如果把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网络成瘾倾向的评估标准规定为:1.网络作为调节

5、自己情绪的一种方式。2.把网络当作生活的中心,学习被排除到中心以外。3.产生了依恋性,一旦停止上网马上就会出现不良的反应;4.无法阻断或者说反复。依据这些标准我们把网络成瘾按程度不同分成四个时期:初恋期,迷恋期,依恋期和沉溺期。那么从调查数据来看,处于沉溺期人数已经占了15%20%。他们上网的目的就是娱乐,包括游戏,电影音乐,网络聊天等等,从而来麻痹自己。处于依恋期的学生占35%40%。处于迷恋期大约占20%。初恋期和没有沉迷的学生占30%35%。通过调查我发现有三类中学生容易得网瘾。一是学习适应困难者。他们体会不到学习成功的乐趣,而上网打游戏,可以获得虚拟奖励,宣泄学习不成功带来的压抑。二是

6、人际关系适应不良者。他们希望上网逃避现实。通过QQ聊天交结网友,倾诉心菲,发泄情感。三是家长教育子女存在误区的学生。许多家长只知道限制子女上网,而不懂得如何转移子女对上网的注意力,培养子女新的爱好。几个月来,我多次去网吧向网管了解并且自己通过观察得知:男生上网主要是玩游戏和聊天,少数人包厢或包夜浏览色情网站看黄色影片。女生上网主要是聊天和听歌,少数人会看看电影。几乎没有学生为了学习查资料。他们上网的时间主要在中午、晚自习后和周末假期,也有少数学生下午晚上逃课上网。星期六晚上学生特别多。平时女生少,到了假期女生明显增多。 三、学生上网成瘾的心理分析1.缓解压力的心理需要。中学生普遍面临着考试升学

7、的沉重压力和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望。特别是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压力挫折更大,而且他们又不善于自我调节。为了释放紧张的压力,消除郁闷的心情,随身进入网吧,通过网络上的游戏、聊天、听歌、看电影来宣泄。2.争强好胜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中学生的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希望有作为,被关注。他们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自己在同伴心目中的地位,自己在异性面前是否有吸引力。因此他们在网上通过玩游戏来不断地使自己升级强大。他们也在网上通过聊天极尽所能地吹嘘自己和取悦对方。然后在班上眉飞色舞、自鸣得意地给同学叙述自己在网上的精彩业绩。3.人际交往的心理需要。中学生的独立意识增强,是脱离家长老师,向往社会

8、交流最强烈的时期,但由于交往心理不成熟,导致在现实中交往失败,交往需要得不到满足。又由于父母只重说教,只关心成绩,很少与孩子交流情感。这样伴随学生的必然是内心的孤独和寂寞。上网聊天便成了他们寻求慰籍,解除寂寞和孤独的途径。网上空间的无限性,内容的随意性,身份的隐蔽性,这种自由宽松的环境,可以使他们尽情倾诉。特别是性格内向的学生,在网上他们没有了拘谨、害羞、不善交往的焦虑,网络给了他们交友的信心,同时也容易使他们迷恋。四、消除中学生网瘾心理的教育建议学生一旦上网成瘾,戒除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学生心理发展不成熟,而生理发育却超前。因此教育学生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第一,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教育的

9、根本在于预防问题的发生。戒瘾总是被动的,重点要放在防患于未然。第二,坚持疏导原则。对于网瘾者不能采取粗暴干涉或者盲目禁止的做法,要因势利导。第三,坚持渐进性原则。不要急于求成,欲速则不达。学生心理的变化发展需要一个过程。第四,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个性、不同网瘾内容、不同网瘾心理阶段、不同网瘾时期的网瘾者要采取不同的策略和方法。第五,坚持共同协作的原则。帮助学生克服网络迷恋,走出网络迷谷,需要学校、社会和家长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成效。学校教育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帮助学生预防和戒除网瘾:强化学生对网络危害的认识,消除学生对网络的好奇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和依赖心理。网络游戏的商业性、圈套性、虚拟

10、性和暴力危害性;网络聊天的隐蔽性、虚假性和欺骗性;网络色情的腐蚀性、犯罪性和对身体的毁灭性;网络危害的典型案例;戒除网瘾的成功范例。1.加强学生网络心理的健康教育,疏导缓解学生人际交往的紧张心理、争强好胜心理、叛逆心理和青春期性心理冲动。勇敢面对挫折,树立自信心,提高意志力;处理好与周围人的关系,走出心理孤独;克制逆反心理,主动与家长老师沟通交流;开展健康科学的青春期性知识教育,消除学生对性的苦闷和神秘感;认识自己,接纳自己和控制自己。2.合理安排学生的课余时间,消除学生的心理空虚情绪郁闷,转移学生对网络的依赖心理,满足学生人际交往和自我表现的心理需要。让学生积极参加学校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锻

11、炼自己、实现自我。培养学生至少二种健康有益的兴趣爱好。老师和学生一起规划制定合理的活动内容和时间表,并且严格执行。让学生沉闷,枯燥的校园生活活跃起来,让学生快乐健康地生活学习。3.营造健康稳定和谐的班级心理氛围,减轻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各种压抑,使网瘾学生从自暴自弃的心理阴霾中走出来。一位学生在问卷上写道:“大多学生第一次上网都是被同学朋友带去的,一个班的班风很重要,好的班风能把同学从网上带回现实中,而一个差的班风会不断带动更多的同学去上网成瘾。让我们的学生能早日远离网吧,戒除网瘾,健康成长,这是我们社会、学校、家长的共同责任。我们应该帮助所有有网瘾的学生健康走进学习,让健康的网络教育更好地为人类的健康发展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