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说课稿.docx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087927 上传时间:2023-05-22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6.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说》说课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马说》说课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马说》说课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马说》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说》说课稿.docx(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各位同仁:大家下午好! 受教科研室安排,让我给语文组教师,尤其是新进教师上一节示范课,咱语文组骨干教师、名师大有人在,客套话我就不多说了。下面,我就自己所执教的马说一文进行简单说课和自评,但愿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希望各位多提宝贵意见。概括起来,我的总体备课思路,也算基本套路就是“依课标定目标,依学情定教法,抓重点破难点,抓练习授学法”,具体而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显文言文,重点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马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所写的一篇托物寓意、借物喻人的名篇,也是宁夏语文中考必考重点篇目

2、之一。我所任教的初三8班是从原初三7、8班分快慢班教学后整合而成的慢班,学生语文基础、习惯都相对较差,结合以上因素,我确定本文的教学目标如下: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把握文体特点;(教师指导要点)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合作学习重点) 3、体会本文的写法并归纳文章主题;(教师指导重点) 4、背诵并默写全文。(自主学习重点)教学重点: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教学难点:体会本文的写法并归纳文章主题。教法设计: 1、内引外联:通过对爱莲说和捕蛇者说两篇类似文体的文章的简单复习,让学生对“说”这种文体的特点,尤其写法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和认识;通过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意在让学生便于挖掘本文深

3、刻的主题并体会写法。 2、直击考点:本文是语文中考必考的重点篇目,无论背诵默写、疏通文意还是突破重难点都要给予关注,尤其在重点词句的解释翻译上更需加以强化。 3、先学后教:本文教学中需要学生掌握的目标较多,但在课堂上,教师要敢于放权,把背诵并默写全文教给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来完成,疏通文意环节则在预习的基础上通过合作研究提炼重点,教师的指导重点放在写法和主题两方面。学法指导: 1、温故知新(知识与能力):(1)文体常识“说”的特点;(2)文学常识了解韩愈;(3)历史常识了解唐朝中期的社会矛盾;(4)爱莲说及捕蛇者说两篇文章的要点归纳。 2、举一反三(过程与方法):(1)如何提炼文中疏通文意需关注的

4、重点词句;(2)如何提炼文中背诵默写需关注的重点语句;(3)如何概括文章的主题;(4)如何挖掘中考简答题的命题方向。 3、小组合作(情感与态度):让学生在“兵教兵”中体验互助合作带来的不同收获。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设疑导入(23分钟) 目标:教师通过对爱莲说和捕蛇者说两篇类似文体的文章的简单复习,让学生对“说”的文体的特点(尤其写法)有一个较为深刻的印象和认识。 设疑:马说一文作者针对当时社会上什么问题陈述了什么观点? 二、朗读背诵,疏通文意(15分钟) 目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感知文意,突破重点。 活动一:朗读背诵(5分钟) 1、指名学生分段朗读(教

5、师提醒学生注意通假字及多音字字音);2、学生齐读(背);3、学生分段展示背诵。 活动二:疏通文意(10分钟)1、结合预习作业(通译全文),学生就自己不解的词句互相质疑解惑。2、学生自主学习,提炼文中疏通文意时需关注的重点词句。方法:1、教师概括重点词句类型;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段搜集整理;3、各小组分别派一名学生代表展示成果。4、完成课后练习二。三、研读课文,突破难点(5分钟) 目标:教师通过简介作者和写作背景,指导学生挖掘本文的主题并体会写法。设疑: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换言之,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什么呢?指导要点: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明确:作者在本文中通过描写千里马难遇

6、伯乐,最终被埋没的遭遇,对统治者埋没人才的现状进行了揭露和抨击,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有志难酬的愤懑之情。不难发现,本文中作者看似说马,实则写人托物寓意,借物喻人。千里马即人才。伯乐即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那么“食马者”即不识人才的统治者。四、当堂练习,加深理解(10分钟)1、完成课后练习一;2、完成学习之友积累运用和整体感知部分。五、总结归纳,布置作业:(23分钟)总结:从写法、内容、主题三方面概括。1、默写全文并检查纠错(提醒默写需关注的名句);2、对比分析爱莲说、捕蛇者说和马说三篇文章在内容、主题(感情)及写法方面的异同。板书设计:马说韩愈揭露社会埋没人才的现状 托物寓意抒发自己怀才

7、不遇的愤懑 借物喻人自评:这节课的成功之处、不足及改进措施之我见:1. 成功之处:这节课预定的教学目标均已基本实现。2. 不足及改进措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要求我们教师不仅要充分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学法,更要充分备学生,只有这样,教师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才能发挥出来。反之,会造成师生双方在课堂教学的被动。而这节课我的教学中给大家一种前松后紧的感觉。要谈改进措施,最好的办法就是课前课后多与学生沟通,只有亲其师方能信其道。再者,学法指导也不容忽视。不足之二就是,作为语文常规课堂教学,必须有一个对文本拓展延伸的环节,就本文而言,有两点值得关注,一是横向延伸,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对韩愈的怀才不遇、有志难酬作出评价,而是纵向延伸,在封建社会类似韩愈这种经历遭遇的文人志士较多,可以适当引申加以概括评价,鉴于时间有限,我准备在总复习时贯通给学生加以引导。当然,我的这节课肯定还有不少的问题,我真诚地期待着大家的批评指正。让我们并肩携手,为我们的课堂教学能取得更大的进步而不懈努力。谢谢大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