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082524 上传时间:2022-12-0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课文内容阅读理解同步专项练习题班级:_ 姓名:_一、 课内阅读。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起来了。一只画眉鸟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当小船向着高塔下面的乡村划去的时候,我回头看那被抛在后面的茂盛的榕树。我感到一点儿留恋。昨天是我的

2、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1用“ ”在文中画出表示“应接不暇”的句子。2“大的,水的,花的,黑的”是写鸟的_;“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是写鸟_的状态。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这句话的意思是:作者认为“鸟的天堂”这个地方不单有_,还有_,是_。4文段最后一句话中第一个“鸟的天堂” 加了引号是因为这是 _ ;第二个“鸟的天堂”没有加引号是因为 _。(填序号)对大榕树的称呼表示这里的确是鸟栖息的好地方,是作者由衷的赞叹。5仿写句子。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一到课间,我们的校园就热闹起来,到处都是_,到处都是_。二、 课内阅读。赵王到渑池

3、与秦王会面。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令赵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存心侮辱赵王,便向前走了几步,说:“赵王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音乐,希望您能击缶助兴。”秦王很生气,拒绝了。蔺相如再次上前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如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秦王左右的卫士想杀了蔺相如,但蔺相如怒目圆睁,厉声呵斥,卫士毫不敢上前。秦王被逼得没办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推辞(_) 侮辱(_)2按要求改写句子。(1)蔺相如走到秦王面前,请他为赵王击缶。改成直接叙述:_

4、(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同归于尽!”改成转述句:_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_4“渑池之会”突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_三、 课内阅读。草船借箭节选有一天,周瑜请诸葛亮(商量 商议)军事,说:“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诸葛亮说:“用弓箭最好。”周瑜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 推脱)。”诸葛亮说:“都督(嘱托 委托),当然照办。不知道这十万支箭什么时候用?”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诸葛亮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周瑜问:“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诸葛

5、亮说:“只要三天。”周瑜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诸葛亮说:“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惩罚。”周瑜很高兴,叫诸葛亮当面立下军令状,又摆了酒席(招待 招呼)他。诸葛亮说:“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算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诸葛亮喝了几杯酒就走了。1把文中括号内不恰当的词划掉。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写为陈述句。我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_3联系上下文,判断下列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1)周瑜问:“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这是周瑜明知故问。(_)(2)“周瑜问:十天造得好吗?”这句话可以看出周瑜并不想为难诸葛亮。(_)4填空。(1)三天造

6、十万支箭那么难,诸葛亮为什么主动立下军令状? _ (2)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后为什么周瑜很高兴?_(3)从“今天来不及了。从明天起,到第三天,请派五百个军士到江边来搬箭”可以看出诸葛亮_。5草船借箭选自_你还知道书中的哪些故事?(至少三个)_四、 课内阅读。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1本文出自_代诗人_的作品。2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1)余尝谓_ (2)心不在此_(3)却只漫浪诵读_ (4)心到最急_3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_4下列说法

7、有误的一项是( )A“三到之中,心到最急”的原因是:心到,眼、口才能到。B文段阐述了怎么读书的问题,其中心到最重要。C文段告诉我们读书要高度集中注意力,这样不仅能够加快阅读速度,还能提高阅读质量。五、 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太阳晒着地面、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多,那里的空气就比校热;有些地区吸收的热量少,那里的空气就比较冷。空气有冷有热,才能流动,成为风。太阳光有杀菌的作用、我们可以利用它来预防和治疗疾病。地球上的光明和温暖都是太阳送来的。如果没有太阳 地球上将到处是黑暗 到处是寒冷 没有风 雪 雨 露 没有草 木 鸟 兽 自然也不会有人 一句话,没有太阳,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1从文中

8、找出两组反义词。(_)(_) (_)(_)2给第三段的句子加上标点。3最后一段话的中心句是哪一句?用“ ”画出来。4从以上片段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太阳有哪些作用?_六、 课内阅读。有一天,蔺相如坐车出去,远远看见廉颇过来了,他赶紧叫车夫把车往回赶。蔺相如的门客们可看不顺眼了,对蔺相如说:“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为什么要怕他呢?”蔺相如说:“诸位请想一想,廉将军和秦王比,谁厉害?”门客们说:“当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还会怕廉将军吗?秦王之所以不敢进攻我们赵国,就是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如果我们闹不和。就会削弱赵国的力量,秦国必然乘机来攻打我们。我之所以避着廉将军。为的是我

9、们赵国啊!”蔺相如的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静下心来想了想,觉得自己为了争一口气,就不顾国家利益,真不应该。于是,他脱下战袍,背上绑着荆条,到蔺相如门上请罪。蔺相如见廉颇来请罪,连忙出来迎接。从此以后,他们俩成了好友,同心协力保卫赵国。1给加点字注音。削弱(_) 乘机(_) 战袍(_) 荆条(_)2“您见了廉颇像老鼠见了猫似的”这句话运用_的修辞方法,形象地写出了_。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对蔺相如的_描写,说明了_的原因,表现了蔺相如_的品质。4文中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可以用成语“_”来概括。七、 阅读平台。父爱之舟(节选)初小毕业时,我考取了鹅山高小。要住在鹅山当寄宿生,就要缴饭费、宿费、学杂

10、费,书本费也贵了,于是家里粜稻、卖猪,每学期开学要凑一笔不少的钱。钱很紧,但家里愿意把钱都花在我身上。我拿着凑来的钱去缴学费,感到十分心酸。父亲送我到学校,替我铺好床,他回家时,我偷偷哭了。这是我第一次真正心酸的哭,与在家里撒娇的哭、发脾气的哭、打架的哭都大不一样,是人生道路中品尝到的新滋味了。1用简洁的话语概括本段所写的场景。_2身为一家之主的父亲,坚持凑钱给孩子缴学费的原因是( )A父亲爱儿子,处处为儿子着想。B父亲溺爱儿子,家里条件那么差,还想方设法满足儿子。C父亲非常懦弱,不懂得反抗儿子。3文中画线句中的“心酸”一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家庭状况的担忧和对父亲的感激和心疼B感觉

11、家里给的钱太少了,没有脸面C不能为家庭分忧的愧疚4最后一句话中加点词语“新滋味”指的是什么?_八、 阅读选段,按要求做题。将相和(节选)赵王到了渑池与秦王会见。秦王要赵王鼓瑟。赵王不好推辞( ),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赵王为秦王鼓瑟。蔺相如看秦王这样侮辱( )赵王,生气极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说:“请您为赵王击缶。”秦王拒绝了。蔺相如再次要求,秦王还是拒绝。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也叫人记录下来,说在渑池会上,秦王为赵王击缶。1给文中加点的词换个词语,意思不变。2按要求改写句子。(1)秦王被逼得没法,只好敲了一下缶。(改为双重否定句)_(2)蔺相如说:“您现在离我只有五步远。您不答应,我就跟您拼了!”(改成转述句)_3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_4“渑池之会”写出了蔺相如是个怎样的人?_九、 课内阅读。猎人海力布(节选)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