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081895 上传时间:2023-05-12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之道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然之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目标:认识7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旅游、幼龟、响彻云霄”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情感态度目标:从中受到做事要遵循自然规律的教育。丰富见闻,激发探究大自然规律的兴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从中受到启示。难点:理解向导的话,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时数:两课时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整合导入1、阅读单元导读,了解本单元的主题以及要求,并粗略了解本单元要学习的课文。(从整体入手)2、同学们,大自然气象万千,美丽无比;充满生机,也充满了神秘。今天,我们,就将走进大自然

2、,了解大自然,探索大自然的内在规律。板书并齐读课题。(二)、自由朗读,疏通字词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词,读通句子。2、认读生词: 3、分段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准确、读通顺。(对于比较难读的句子,可以让学生齐读或挑战读)4、初读交流: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地方不懂?三、入情入境,感悟“蠢事”5、出示句子“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方法:这是一件什么“蠢事”呢?我们读了三、四、五自然段就明白了。自由读三、四、五自然段,等一会儿,我们来分角色演这个情景。6、演中促读,演中理解(1)请一个学生朗读第三自然段,请两个学生分别扮演“幼龟”和“嘲鸫”,大家边听边看。表演后评议,教师抓住“

3、欲言又止”、“踌躇”评议“幼龟”的表演,并理解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比较并书写“幼”和“幻”这两个字;引导学生抓住“突然”、“啄”、“拉”评议“嘲鸫”的表演,范写“啄”字。(2)看到嘲鸫要啄食幼龟,我们和向导表现有什么不同?A.找出第四自然段中表示感情和表情的词语,如“焦急”、“冷淡”、“若无其事”、“极不情愿”、“颓丧”,自由读该段,要求读出各自的表情。B.分角色朗读,教师引导学生通过范读、模仿读、比赛读,初步读出感情。C.指名上台表演,教师采访“向导”扮演者:你说“叼去就叼去吧,自然之道,就是这样的”,这是什么意思呢?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这句话的意思。3、想象课文描写的场景,分组再说一说。4、讨论

4、:我们干了一件什么“蠢事”?5、比较句子:我们干了一件蠢事?我们干了一件愚不可及的蠢事?(四)、小结本来想帮助幼龟,结果却让许许多多幼龟成了食肉鸟的食物,在让人惋惜的时候,它带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呢?下节课,我们再来看看!第二课时(一)、导读课文,感悟“启示”1、请大家看看这幅插图,想想图上讲了什么?2、课文六、七自然段就叙述了这幅图的场景,请大家再自由读一读。3、默读六、七自然段,同时想象:食肉鸟是怎样“饱餐一顿”的?请大家展开想象写几句话,描述一下,并写一点自己的体会。4、指名读自己写的片段,并表达出自己的心情。5、比较句子,体会出“悲叹”、“根本”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1)向导一边走一边说

5、:“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就不会受到伤害。”(2)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伤害。”6、感悟启示:同学们,如果当时你们就是在场的作者和他的同伴,你们一定从这件事中受到了教训,得到了启示。那么就把你受到的启示和大家交流一下吧!7、在学生广泛发言后,请大家找到黄河是怎样变化的的“阅读提示”,画出其中的一句话,并齐读:“如果不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往往会产生与我们的愿望相反的结果。”(二)、朗读全文,归纳大意1、齐读课题,再指名说说课题的含义和“自然之道”的意思。2、朗读全文,归纳课文主要内容。方法:先指名说一说,如果学生不能概括清楚,就处事小黑板让学生填空式地说一说,最后小结方法?把各部分意思连起来。(三)、明确要求,引出“综合性学习”1、读一读“综合性学习”的安排,说一说活动方式和要求。2、分组商议:准备怎样开展这次综合性学习。3、全班交流,教师针对实际情况提出活动要求和注意事项。4、课余时间学生分头行动,教师要及时了解情况。板书: 9、自然之道 遵循 人 违背保护 伤害 海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