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43079391 上传时间:2023-08-27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doc(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流动党员管理存在问题和对策浅议流动党员管理问题及对策跟着公司改制、员工身份置换,下岗失业人员就业方式日趋多样化,劳动力在家产间转移和地域间流动日趋屡次宽泛,流动的党员愈来愈多,流动的范围愈来愈广。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增强党内民主、干队伍伍建设、基层组织建设”的要求,与时俱进地做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能充足发挥前锋典范作用。现就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谈几点浅薄认识。一、存在的问题党员的流动,给基层党组织的教育管理带来了必定难度。有的基层党务工作者以为,流动党员毕竟人员少、距离远、时间短,因此不肯多想方法,以致疏于管理,以致了流动党员“所在单位管不到,所到单位管不

2、了”的现状。使流动党员一时成为边沿人,缺少归属感。就当前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而言,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一是去处难掌握。因为出门党员的流动性很大,党组织很难随时掌握出门党员的去处。其原由主假如一些党组织对出门党员管理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教育管理不严,制度不全,流入、流出无登记,以致部分党员“往来自由”,出门前不向党组织报告,外出后不与党组织保持联系。别的,还有因受灾等原由造成家庭贫穷的出门党员,因为情绪低沉,对党组织有牢骚,逐渐疏远了党组织。二是活动难展开。出门党员远离属地党组织,没法参加原党支部的活动,就是春节回家过年,也是往来匆匆。有的流入地党组织对流入的党员充耳不闻,多半党员不 / 能参

3、加从业地的党组织过组织生活,与从业地党组织保持联系的极少。有的党员因怕受拘束,不肯裸露党员身份,成为“隐性党员”。相当部分出门党员存在“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一意去挣钱”的心态。由此造成出门党员的正常组织生活以及教育培训等,都难以落到实处。三是管理难到位。有的基层党组织没有拟订确实可行的出门党员管理举措,以致部格外出党员学习活动和思想教育几乎等于空白。在出门的党员中,多半从业于个体私营公司,特别是当前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组织建设还不够健全完美,适应不了对流动党员管理的要求,外企表现最为突出,对流入党员管理也不够重视,出现了管理上的“真空地带”。在出门党员中,有的还处于预备观察期。出门前,既不向党

4、组织报告,出门后又不向党组织主动报告思想,不准时提出转正申请,以致于预备观察期间的表现难掌握,培养观察难落实,转正手续难办理。别的,因为党员目标管理和民主评论党员制度关于出门党员都难以落实,以致出门党员疏于管理和监察。特别是党章规定的“党员假如没有正当原由,连续六个月不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或不缴纳党费,或不做党所分派的工作,就被以为是自行脱党”要求难以落实。四是组织隶属关系难接转。流动党员的组织关系未转到其工作地党支部。据认识,此刻流动党员外出极罕有人到县(市)组织部接转组织关系。其原由除了外出时间、地址不固定外,主要还存在接转组织关系的程序繁琐,花销的时间也好多。若遇经办人员出差或有事不在,那

5、就不知道要多长时间了。据认识,有的流动党员固然想接转组织关系,但因程序多,耗时多而未接转;有的把当地的组织部门所开的组织关系介绍信开好了,但不知道务工所在地的组织部、党委在什么地方,进而以致党员的组织隶属关系和工作单位相分别,成为“口袋党员”。五是身份难明确。有的流动党员不过自己说自己是党员,没有有关的证明材料,党组织难以确立其身份。还有的流动党员在私营公司务工或给个体老板打工,工作时间紧,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参与党组织的活动或不肯裸露党员的身份,因此没有与当地党组织联系,全心全意去挣钱,成为“隐身党员”。二、管理的方法与门路增强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党员在流动过程中可以及时参加党的组织生活,接

6、受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不可以不过逗留在思虑层面,应踊跃探究有效的方法和门路。1、完美制度,创新流动党员管理。一是成立两方共管束度。架起流出和流入地之间的桥梁。成立两重管理与交流交流制度。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两地党组织之间保持常常性联系,重要事项随时交流,一般建议按期互换,而且仔细记录,互相认可。二是成立全程管理制度。保证流动前、中、后管理不停档。特别是最近几年来,博乐市各街道社区也接踵成立了流动党员支部,特意对流入党员进行管理,做到了有场所,有制度,有专人指导。但对流出党员管理抓的还不够实。所以,有必需成立起党员流动前报告、登记制度,保证党支部对党员的思想状况、流动目的地有全面的认识,以便联系

7、、管理。三是成立承诺制度和一票反对制度,明确个人和组织责任。党员流动前,党员主动与党支部签署责任书,明确党员出门期间的权益、义务和违约责任,拘束党员接受管理。在流动党员管理中,党组织对其疏于管理或管理不力的实行一票反对,撤消支部及负责人的评优评先资格。四是成立完美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转接制度。对党组织驻地相对遥远,转接组织关系程序又比较复杂的,建议由当地组织部门为流动党员代劳组织关系转接,这样既能为流动党员省工又能省下一部份交通费;同时建议简化转接程序,流动党员只要携带当地党组织签发的流动党员证和支部的证明资料,到流动地党组织登记,由流动地党组织代为管理,并按期向流动党员所在党组织反应流动党员的工

8、作学习及思想状况。2、增强培训,提升流动党员整体素质一是行前培养。有出门党员的党组织,在党员出门前,对其进行党风党纪、遵纪守纪等教育。针对出门党员的不一样状况对他们提出详细要求。教育内容一般应包含: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法例知识、安全生产知识、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使他们学有所用。同时要求党员出门后要主动与所在地党组织获得联系,踊跃参加党的组织生活;要求党员在出门期间自觉依据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如期缴纳党费,达成党组织交给的任务,发挥前锋典范作用。二是流动教育。各级党组织要依据党员流动的特色成立“流动党校”,组织党课指导员,奔赴出门流动党员相对集中的城市,进行巡回授课。各党支部要确立流动党员联系

9、员,负责传达党组织活动安排,邮寄学习教育资料,通告家乡党组织的有关重要事项,采集流动党员思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状况,帮助党员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质困难。三是补课教育。各乡镇党委要抓住流动党员在重要节日回家机遇,集中时间、集中精力、集中内容,对他们进行补课培训。并在流动党员中踊跃展开党员挂牌经营活动和“双带”活动,侧重指引出门经商党员争做诚信守信、文明经商的带头人,建立优秀的整体形象,踊跃参加当地建设,为当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发挥踊跃作用。同时要求他们利用自己所掌握的技术、信息,为家乡经济发展出谋献策。3、供给平台,发挥流动党员典范作用确立详细职责,拟订工作目标,充足发挥流动党员在进城创

10、业人员和下岗创业人员中的带头致富、协调劳资关系、矛盾纠葛调停和保护社会稳固等方面的前锋典范作用。对创业成绩突出、前锋典范作用显然的流动党员,实时向流出地党组织通告,并赐予必定的表彰奖励。像展开以“争先进、作奉献、强技术”为主题的“三比三看”活动,即比帮带,看谁带出来的先进多;比爱心,看谁为“第二故土”奉献多,比致富,看谁掌握的技术多;让组织“活”起来、党员“动”起来、党旗“飘”起来。各级党组织只有在精益求精工作方式,创新工作载体上下时间,才能把增强对流动党员的管理工作落到实处。做好新期间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任务十分艰巨。各级党组织要从增强党的建设的全局和稳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高度,充足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流动的客观必定性,认识增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建立党建的全局观念,做到“组织设置便利、教育管理灵巧、发挥作用实在”、使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实现“既要管好,又要管活”的目标。使党组织充满活力活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