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深处》李春梅.doc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077792 上传时间:2023-03-1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巷深处》李春梅.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李春梅.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李春梅.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李春梅.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小巷深处》李春梅.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巷深处》李春梅.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巷深处》李春梅.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巷深处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李春梅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用形象作为情感的依托,对形象的描写,其实就是情感的形象抒发的散文常用的写法。2.学习本文以情感的变化发展结构文章的写法。3.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一些常用的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一)重点从文章中体会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学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二)难点掌握文章如何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达到用真情实感去感动读者的目的。教学过程:一、情感导入:提出突破口,讨论分析:1、教师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最后三段2、提问:对着一直默默守候的母亲,女儿告诉她:“妈妈,我回来了,我已经回来了”。文章最后一段

2、的第一句话中“回来”是什么意思?在文中联系上文具体指什么“回来”了?(说明:提问“回来”是为了让学生思考:“我”的心曾逃避,曾离开过母亲。由此理清文中“我”对母亲的思想感情经历过变化。由经历的那些变化思考变化的原因。通过结尾部分全文的高潮的领悟,知道女儿终于懂得了母亲的心。从而感悟全文主题)要点:(1)、变化过程:满足、自豪厌恶、自卑淡忘、隔绝感动、悔悟1)满足、自豪:第五段“代替”、“搀”,第九段“倚”、“及自由地吃”。2)厌恶、自卑:第十段“我”是弃婴,母亲是瞎子,“不同一般”第十一段“不再”。 3)淡忘、隔绝:第十五段“遵守诺言”。4)感动、醒悟:第二十七段“泪眼”、第二十八段“虚荣”、

3、“无知”。5)深深悔悟:第二十九段“还记得”。(2)、原因:虚荣、无知二、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3、提问:母亲是怎样对待我的虚荣和无知的呢?请同学讨论,找出文中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语句,揣摩体会母亲深挚的爱和我的忏悔之情。(六段、十一段、十三段、二十五段、二十八段。)要点:(1)倾囊安家:第三段“拆”、“搬”、“所有的积蓄”、“真正拥有一个家”(2)改变性情:第四段“骂”、“从未泼过”(3)烈日下守卖:第六段“雕像”、“古铜”、“最毒”、“血汗”(4)以我为荣,广为宣传:第八段“珍藏”(5)背后支持、默默守候:第二十五、二十六段“倚”、“央”、“摸”、“交”4、让同学一起来朗读课

4、文的25-29自然段。5、请个别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最后三段。6、教师小结:课文以我的感情变化为线索,把生活的点滴小事联系起来表现最深沉的母爱。抓住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来表现其特点。三、拓展:1、谈谈身边给自己带来的感动的人物。(说明:我们生活中一直不缺少感动,虽然我们曾经忽略了如此美丽的感动,但是,当同学们终于能够理解这份恩赐,为此而感动时,教学中要及时联系生活让他们去体会,去思考如何回报,给爱我们的人一份感动,让爱我们的人觉得爱我们就是一种幸福。并请同学们一起分享)2、比一比:背出古人所写的感怀母爱的诗例;游子吟(唐)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5、。四、课后作业:以“母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或“亲情”)五、板书设计: 小巷深处(林莉) 盲母:辛勤抚育平静面对默默承受 弃婴:自豪厌恶淡忘悔悟(感情发展变化过程) 外貌、语言、动作、侧面衬托小巷深处评课稿小巷深处是一篇语言朴实、情感真挚的叙事散文。虽说有3000多字,篇幅较长,但内容并不难理解。如果让我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内容那就是:课文写了一个养女良心发现,情感回归的故事。 课文的教学重点有两个:一个是体会文中表现的真情,这是就课文的内容而言的;二是学习本文刻画人物形象地方法,这是就写作的角度说的。,我个人认为这节课有下面三个特点: 第一,以语言教学为中心。 好的语文课应该是也必须是以

6、语言教学为中心。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坚持以语言教学为重点。比如说要求学生用“为了我,母亲”的句式说话,这一教学设计突出了语言学习的特点,培养学生概括事件的能力,又使学习重点得到强化。此外像词语揣摩等教学环节都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也突出了这节课的学习重点。 第二,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一个新理念,学校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因此学习方法的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在教学过程中多次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比如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勾画重要语句、用做读书卡片的方法指导学生积累、用符号标记的方法指导朗读这些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特别有指导意义。 第三,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课改就是

7、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 在这节课上,我让学生自己读书,随时提出问题,同伴互助解决,小组交流收获这些都体现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教学是遗憾的艺术,不能要求老师尽善尽美,事实上任何人都不可能尽善尽美。存在的不足有: 引导理解课文内容时找的切入点不够理想。如果让我再来讲小巷深处,我可能会从“竹棒”这一细节入手。课文中五次提到“竹棒”,每次“竹棒”的出现都与我和养母的情感相关。第一次:养母没有收养“我”时,“竹棒”就是她的依靠;第二次:收养“我”后,“我”代替“竹棒”成了养母的依靠;第三次:“我 ”长大后,嫌弃、疏远养母,她又拿起了“竹棒”;第四次:在校门外,“我

8、”看到憔悴的养母和长长的“竹棒”;第五次:泪眼中,“我”看见长长的“竹棒”和“竹棒”后那长长的身影。也就是说顺着“竹棒”这根“藤”,也可以摸到理解课文内容这颗“瓜”。 既然制作了课件就应该充分利用。朗读指导课件做得非常好,可惜的是课件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感觉是给听课人“看”的,而不是 自己教学“用”的。应该让学生知道课件上的符号标记分别表示什么,然后让学生看着屏幕,按照符号标记朗读课文。这样课件充分利用了,朗读指导也到位了。 小巷深处第二课时说课稿李春梅一、说教材(一)教材分析 小巷深处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版)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本单元以写人的记叙文为主,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了解并掌握表现人

9、物特点的方法和技巧。小巷深处是一篇文质兼美、感人至深的文章,课文着重叙述养母无私的母爱、养女的情感变化过程,成功地刻画出了养母的感人形象,通过学习本文可以加深学生对母爱的认识,培养学生感受、体验、表达爱的能力,初步掌握一些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在整个单元的教学中,本课从情感内容和能力培养上是对前一课的延续和深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二)教学目标 新课标中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使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同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的和记叙文教学要求,确立了以上目标。 1、知识与能

10、力 (1)了解写人记叙文的基本要求,懂得把人放到事件中写,通过写事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2)学习文章通过人物的外貌、神态描写表现人物性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在反复诵读中领略体会到文章强烈的感情色彩。 (2)通过质疑、合作、探究,尽量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父母对子女的爱体现在日常生活琐事上,认识爱的伟大与无私,培养学生孝顺父母的情感。(三)教学重点与难点(第二课时) 1、重点:从课文中读懂母爱,体会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增强对亲情的理解。 2、难点:学习本文通过外貌、神态描写及生活中琐事的叙述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的特点,并指导

11、学生写作。 二、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还不能在习作中熟练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及形式来刻画人物、突出中心,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本文的写作特点进行讨论时,应注重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感知语言的基础上进行探讨研究,归纳小结,掌握一些基本的刻画人物的方法,以帮助学生完成本单元的写作。三、说方法(一)教法分析 具体教法:创设特定情境,通过欣赏歌曲母亲,将学生一下子引入到温馨的母爱的氛围中,在此基础上立足文本,合作学习;重点内容,讨论总结;母爱亲情,领悟体验并现场感受。(二)学法指导以及学生活动的开展 1、具体指导 (1)课前预习,圈点勾画,初步感知。 (2)精读课文,讨论交流,掌握重点。 (3)互助学习,合作探究

12、,突破难点。 2、学生活动 (1)师生共同完成:诵读品味:反复朗读,体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深情;讨论小结:领会文章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及通过描述生活琐事的方式来刻画人物的写作特点; (2)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通过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营造自由民主的课堂氛围。四、说程序:(一)、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或音乐播放器播放歌曲母亲; (二)学习本文刻画人物的方法。1、歌曲中的母亲是怎样爱她的孩子的?2、学生找出文中刻画母亲形象的语句,以批注的形式分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表现了母亲怎样的特点。(三)合作探究 讨论小结 1、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具体描写养母的语句,并讨论:作者描写养母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从作者的描

13、写中我们可以看出养母是位怎样的人?2、引导学生讨论并小结本文的写作特色,教师再作点拨(1)、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来刻画人物;(2)、运用对比的表现手法;(3)、选取生活琐事来表达情感。 (四)创设情境 结束教学 用多媒体或音乐播放器播放阎维文歌曲母亲,全班同学跟着音乐合唱这首歌曲,感谢这位母亲的到来,感谢所有母亲对自己的爱。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再次营造洋溢着浓浓亲情的温馨氛围,用极富感染力的歌曲结尾,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母爱、回味母爱,激发学生热爱母亲的感情,坚定学生孝顺母亲的决心。(五)布置作业: 1、用一小段文字描绘母亲的外貌和神态,要求能突出母亲的性格特点; 2、从文中找出刻画母亲的语句,继续赏析。板书设计:(第二课时) 小巷深处 林莉如何刻画人物形象:1、描写方法 :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2、对比3、选取生活片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