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43077586 上传时间:2023-03-17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9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第3课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教案3 新人教版选修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 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特色教案】梭伦实行的改革推动了雅典社会的发展,但是,社会矛盾依然尖锐,梭伦不得不出走他乡,雅典出现了个人专制的“僭主政治”。然而,“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梭伦改革的重要成果仍然保留下来,不仅推动了雅典工商业的发展,也为雅典民主政治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探究的主要问题】 【重要概念】 梭伦改革后“僭主政治”建立的原因是什么? 僭主政治为什么说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民主政治 一、梭伦出走与僭主政治的建立【 导入:雅典民主政治就是奴隶制民主共和国。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执政官克利斯提尼继续迸行改革。公元前5世纪

2、,伯利克里改革,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被称为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介绍必修一“梭伦改革”: 公元前6世纪初,执政官梭伦推行改革。他根据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财产越多者等级越高、权利越大;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各等级公民均可参加;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建立公民陪审法庭;废除债奴制等。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梭伦改革时期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实际是氏族贵族政治。那么后来希腊民主政治发展的情况怎么样呢?公元前8-6世纪的贵族政治(本册第一课)僭主政治。】梭伦改革虽然取得显著成效,但没有消除贵族与平民的根本矛盾。贵族在改

3、革中利益受损失比较多,对改革十分不满:下层平民由于重新分配土地以及广泛参政议政的愿望未能充分实现,也有很多抱怨。平民和贵族矛盾又趋尖锐,梭伦成为矛盾的焦点。当时,希腊一些城邦实行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有些人劝梭伦利用自己的权威,在雅典建立僭主政治,但遭到了梭伦的拒绝。梭伦认为僭主政治将使人民“沦为卑贱的奴役地位”,不会有好下场。后来,梭伦不得不放弃权力,离开雅典,到埃及、塞浦路斯、小亚细亚等地漫游。【1、梭伦出走:(1)原因: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与平民的矛盾;尽管梭伦改革意义重大,但由于仍保留了大量的氏族制度残余,加之梭伦改革以财产资格确定公民不同的政治权利,因而梭伦改革未能从根本上消除贵族

4、与平民的矛盾。梭伦没有完全迁就贵族也不代表平民利益,改革不可避免的引起贵族的怨恨和平民的不满足,平民与贵族的斗争仍在继续并走向激化。梭伦不愿建立僭主政治,践踏民主政治。】 僭jian第四声,超越本分,地位低下的冒用地位高的人的名义。历史纵横“僭主”指不合法的政权篡夺者。僭主政治指用武力夺取政权而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前6世纪,希腊各城邦较普遍地实行这种政权形式。僭主在位期间,为稳定社会秩序,巩固统治地位,一般都专制独裁,同时实行鼓励工商业发展和奖掖文化的政策。【僭主政治的特征:名义上的特征:“希腊的僭主都不称王(巴西琉斯)。他们是事实上的专制君主,他们都用一些谦逊的称号,如终身

5、执政官、全权将军等”。 然而,僭主虽然是事实上的王,但他们却始终都是不合法的王。形式上的特征:一是具有强大的力量;二是实行无限制的专制统治。实质特征:僭主独立于两大阶级之外,压制贵族的利益,给平民施以一定的好处,从而缩小两大阶级之间的贫富差距和其他利益上的差距。只有这个特征才最好地体现出僭主政治的“中介”地位。】梭伦出走后,雅典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山地派”不满足梭伦的改革措施,要求进一步推行改革,“海岸派”继续拥护梭伦的新政策,但希望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政府,消除纷争。公元前560年,庇西特拉图凭借武力夺取政权,建立了个人独裁的僭主政治。不过,庇西特拉图并没有废除梭伦改

6、革成果,而是采取了进一步改革措施,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的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 2、僭主政治的建立:(1)背景:雅典政局动荡,三派纷争。 平原派:企图恢复旧秩序 山地派:要求进一步改革 海岸派:拥护梭伦政策,但要求强有力的政府,稳定秩序。(2) 建立:公元前560年 庇西特拉图 (3)结果:进一步推动民主进程。】【合作探究:阅读庇西特拉图的改革措施,思考:僭主政治的建立是否意味着贵族寡头政治的复辟?是否意味着梭伦改革的失败?庇西特拉图的僭主政治并不意味着旧秩序的复辟;因为庇西特拉图建立僭主政治后继续改革,主要表现为:打击贵族势力;提高平民经济地位;发展工商业他以独裁形式进一步推行民主政治进

7、程,保护了改革成果。另外,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在外游历10年后,梭伦返回雅典,退隐在家,从事研究和著述,死后安葬在故乡萨拉米斯岛。后来,人们在他的塑像上刻下了这样的铭文:“摧毁过无端骄横的波斯侵略者的萨拉米斯岛生育了梭伦,这位伟大的立法者。”二、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石 【1、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经济意义、政治意义】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梭伦改革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雅典生产的陶器、酒类等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没于爱琴海沿岸各地甚至地中海许多港口,获得了丰厚的

8、商业利润。 梭伦改革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同时,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恢复公民大会的权力、设立四百人会议和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1、梭伦改革的历史意义:(1)经济意义: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大大促进了雅典的繁荣与发展。梭伦改革经济方面的措施: 承认私有财产继承自由,消除了所有制关系上的氏族

9、残余; 实行一系列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包括限制粮食出口、扩大橄榄油输出、实行货币改革、奖励外地工匠移居雅典和提倡公民学习手工业技术等。作用:大大促进了雅典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使雅典很快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城邦。表现:雅典生产的陶器、酒类大量出口,雅典商船出没于爱琴海沿岸甚至地中海许多港口,取得了丰厚的商业利润。雅典的比雷埃夫斯港成为希腊最繁忙的港口。(2)政治意义:动摇了贵族专制统治,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必须具备的公民群体;以财产多寡来确定公民的政治权利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使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

10、政治权力,也使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这就根本上瓦解了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与设立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这一切都是前无古人的独创,梭伦也由此成为雅典民主政治的奠基人。】措施作用鼓励发展工商业大大促进了农业和工商业的发展,还有利于提高雅典在对外贸易中的竞争力,使雅典成为古代希腊最繁荣的工商业城邦。颁布“解负令”将广大平民从债务奴隶制的枷锁中解放出来,成为享有自由权利的公民,形成了民主政治的公民群体;确立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政治专权的局面,使

11、工商业奴隶主分享了政治权力,下层平民获得了一定的公民权利。以财产资格取代血缘资格,从根本上瓦解氏族贵族世袭政治特权的基础,对民主政治的形成具有革命性意义;重组国家权力机构恢复公民大会、设立四百人会议、公民陪审法庭等国家权力机构的改革措施,打破了享有世袭特权的贵族对国家政权的垄断,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公民参加国家事务的政治权利。此表略讲。 【2、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 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通过反对僭主政治执政,他沿着梭伦开辟的道路进行更加深刻的政治改革,促成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主要内容:以 10个新的地域部落代替旧的4个血缘部落;建立五百人会议,代替四百人会议,进一步削弱贵族势力; 设立十

12、将军委员会;制定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政治。作用:以新的地域组织代替原始血缘组织;使所有公民有机会参加政治事务,使雅典牢固地确立了民主体制。】学思之窗 恩格斯说:“梭伦揭开了一系列所谓“政治革命”,为当时的旧体制中注入了私有财产这一全新的因素。由此,“国家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按照他们的地产的多寡来规定的,于是,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想想看,怎样理解恩格斯的话?答案提示:梭伦以财产资格来区分公民对国家所具有的责任和能力,意味着虽身为贵族如果财产少也就不能享有过去那么多的政治权利了,这就打破了贵族专权的局面,动摇了贵族专权的社会基础,重

13、新分配了国家的政治权力;此后随着工商业的进一步发展,凭血缘建立的等级制度势必会遭到进一步的打击,这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所以,恩格斯说“随着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也就日益遭到排斥;氏族制度遭到了新的失败”。历史纵横 大约公元前509年,克里斯提尼联合平民推翻了僭主政治,实行改革。他把雅典划分为10个地域部落,取代过去的4个氏族部落。同时,在每个部落中选50人组成“五百人会议”,控制国家权力,进一步削弱了贵族势力。还从每个部落选1人组成“十将军委员会”,实行“陶片放逐法”,防止僭主政治东山再起。这些措施进一步打击了贵族势力,推动了民主政治的确立。雅典公民如果认为某人危害城邦利益,就把

14、他的名字写在陶片上当写有某人名字的陶片达到一定数量时他就要被放逐国外这就是所谓的“陶片放逐法”。 【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推行改革,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和完善,雅典城邦民主政治空前繁荣。 伯利克里是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雅典民主政治家,多次担任雅典首席将军,是实际最高统治者,在他任职期间雅典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高峰。【小结: 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进程:公元前6世纪初,梭伦改革,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基;公元前6世纪末,克利斯提尼改革,进一步促进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形成;公元前5世纪中后期,伯利克里改革,标志着雅典城邦民主政治最终确立。】三、梭伦改革的历史局限【1、原因:】梭伦

15、改革的主要目的是消除矛盾,稳定雅典的社会秩序,因此他主要扮演了“调停者”的角色,很多改革措施都带有“折中”色彩,改革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局限性。【合作探究】首先展示三则材料,请同学们根据之前学习进行探究分析:材料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静。材料二:我所给予人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加多;即使是那些有势有财之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材料三: 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 -摘自新课标教材岳麓版必修1上述材料分别反映了梭伦的哪些政治主张?答:反映了对贵族的限制,平衡贵族和平民的利益,提高平民的地位;要求缩小贫富差距,节制财富集中;制定法律管理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上材料体现梭伦改革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具有明显的“折中”色彩。根据材料二,梭伦为什么要“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居优势。”答;调和矛盾,减轻改革阻力。【师】很显然,梭伦在改革中扮演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