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075792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中学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健康教育渗透巢湖市第四中学 梅治平摘要:学校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当前的学习和生活,以至今后的发展以及适应社会生活都有重要意义。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重要举措。将健康教育渗透于生物教学中,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了解生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加深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同时,将健康教育渗透于生物教学中,适时对学生进行健康教育,可以促进学生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健康知识,了解健康的重要性,帮助他们纠正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并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和习惯,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键词:生物教学

2、 健康教育 渗透策略 探究健康是人类永恒的追求,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下的定义:“一种完整的肉体、心理和社会良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伤残。”健康教育就是有计划地将有关健康和疾病的防治知识传播给人们,使他们转变旧的观念和态度,改变不利健康的行为,采纳、坚持和巩固有利于健康的行为,以提高自身的健康素质和生命质量。健康教育在人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日益突显。生物科学是研究生物现象与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与人类健康的联系非常密切。初、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有很多与健康相关的内容,有些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健康知识,因此生物学科在渗透健康教育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在新的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出了关注学生健康发展,

3、帮助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生活方式的课程目标。为全面实现生物新课程的的目标,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必要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为探讨如何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一、 探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可行性(一)“以人为本”的生物新课程价值取向注重学生的健康发展新课程改革是在“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下进行的。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真正把人的发展当作教育的最终目的。教育的一切改革最终要促进人的发展、为人的发展服务。作为生物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理念,“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生物新课程的精髓所在。新课程将“人的发展”放在了首要位置,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

4、新课程的出发点和价值取向。拥有健康的身心,是促进学生各方面素质发展的基本前提,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健康生活、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在生物课程中增加健康知识,提高学生的健康知识水平,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观念,使每个学生学会健康生活,是生物课程的一项重要任务。在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符合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新课程倡导关注学生日常生活的理念。有助于实现生物课程“促进学生确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方式”的课程目标。(二)生物新教材中包含大量健康知识,可以利用教材优势渗透健康教育生物教材中有很多教学内容本身就是健康知识,学生学习

5、这些知识的过程就是增加健康知识的过程。如七年级下册的内容“生物圈中的人”,包括人的生殖、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人体的呼吸等等。这些知识本身就是关于健康的知识,教师讲授这些知识,既完成了教学目标,也透了健康知识的教育。例如在讲解人体免疫的时候,可以结合书本概念,讲述癌细胞是以细胞异常增殖及转移为一大特点的疾病,并通过援引一些图片、资料和数据使学生认识到癌症的发病情况及危害性,认识到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诱发癌症的主要原因。这些知识,是学生认识癌症,并在将来的生活中预防癌症发生的重要武器。此外,生物教材中还设置了大量的“观察与思考”、“与生活的联系”、“课外读”,如“设计一份合理的膳食

6、”、“传染病及其预防”等等。总之,在生物教材中,几乎每章节都涉及健康方面的内容,包括人体生理、形态结构、功能、保健、疾病等。这些内容分散在各个章节的不同栏目中,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扩展这些内容,一方面增加学生的健康知识,另一方面对生物教学本身有促进作用,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二、 探究在生物课堂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教学原则(一)要紧扣教材内容教学中进行健康教育渗透,并不是要求教师将健康教育内容作为授课内容,不能因为渗透健康教育内容而影响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完成。这种渗透是在学习生物学知识的基础上,穿插于课堂教学内容与过程中,有机地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使学生在学到书

7、本知识的同时,也受到良好的健康教育。若在教学中片面追求健康教育的教学效果,而忽视了本学科教学内容的学习,会造成喧宾夺主、主次不分,引起学生的反感和不满,这样既不能有效地达到健康教育的目的,也不能使学生学好生物学知识。因此,教师在安排课堂教学时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首先要考虑到本节的教学内容,在完成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再针对本节内容进行适当扩展或增加健康方面的知识。如在七年级上册“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教学中,先引入新课,让学生了解水在细胞中的功能和所占比例,再进一步说明水在人体中的平衡问题,让学生明白水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促使学生形成每天必须补充一定量水分的保健意识。(二)要能联系生活实际生物课

8、程标准(2003)中指出,要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概念。同样,在生物课堂渗透健康也应遵寻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的原则,充分挖掘教材中相关知识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内在联系,尽量寻找教材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最佳结合点,渗透健康教育。如在“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教学中,联系部分同学不吃早餐、偏食、挑食等实际情况,教师可以从询问同学们平时的早餐情况导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认识到早餐的重要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生活化的课堂教学不仅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技能,而且使学生置身于生动、客观的现实世界中,增强了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体验,使学生在

9、现实生活中了解生物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真正理解,并达到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的目的,使学生了解知识的现实意义。(三)要着眼于培养学生健康生活方式新课程不仅关注学生的现实生活世界,而且关注学生生活的未来发展趋势,关注学生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新课程培养目标中既强调健康体魄、健康心理,又强调健康生活方式的培养。中学时期是学生生活方式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青少年期的中学生,已摆脱了幼年时期半幼稚、半孩童的状态,开始形成渐趋成熟的健康行为,对生活的态度慢慢表现出来,意识到自己生活的连续性,明白未来对自己生活的重要意义。因此在这一时期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以及形成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10、,对其一生的影响都至关重要。一直以来,学校的健康教育一直比较注重学生的健康体魄与健康心理,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却一直处于被忽略的地位。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的形成受其内在因素和外界环境的共同影响,外界环境包括社会发展、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其中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在学校教育中又以教学的影响为主,教学在学生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转变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不失时机的培养学生建立健康生活方式及确立积极生活态度,为学生一生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三、 生物教学中渗透健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 (一)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方式健康是人人追求的目标,健康来自健康的生活方式,由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而且

11、趋于年轻化。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1、教学内容渗透身体健康教育由于健康观念的转变,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加强,不论是学生个人还是将来从事的健康教育工作都需要获取大量的预防保健、卫生等基础知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改变以往以传授理论为中心的弊病,应充分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身体健康教育素材,找准健康教育的渗透点,将这部分内容进行合理的安排,穿插到课堂讲授中。比如在学习“膳食指南”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首先介绍一些有关营养问题的资料,如营养不良、营养过剩、偏食、挑食等,引入新课,然后指导学生学习我国新公布的膳食指南中的8条内容,接着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为

12、单位,尝试设计适合青少年的“一日食谱”,最后组织小组讨论、交流、质疑,并评选出全班“最优食谱”,来宣传和倡导合理膳食、健康生活。良好的膳食习惯包括:定时定量进餐、少吃零食、坚持吃早餐、睡前不饱食等。在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生的特点进行分析,要求学生一日三餐,按时进餐,纠正早餐马虎、中餐湊合、晚餐丰富的不良行为习惯;不能盲目减肥。有些女孩受广告等大众传媒的影响,盲目减肥,追求苗条身材,强制自己节食瘦身,使营养摄入减少,身体长期处于营养不良状态,内分泌、新陈代谢失衡,导致体力不足,抗病力下降。或师生共同讨论:经常吃零食对身体发育的影响;不吃早餐、睡前饱食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及联系神经调节知识,讲述人体消

13、化液的分泌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常吃零食或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度等,都会破坏消化液分泌的正常节律,使胃肠功能紊乱,久而久之可导致消化不良等疾病。在生物教学的过程中,由学生关注的健康问题入手,提出问题,会增强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和主动性;在教学中适当加入与学生切身相关的健康知识,还能开阔学生的思路,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并能认识到许多实际问题的多面性。2、结合教学内容督促学生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不良行为包括:吸烟、酗酒、吸毒、生活无规律、长时间上网玩游戏、随地吐痰、随手扔垃圾、饭前便后不洗手等。不良行为不但伤害身体,还会污染环境,导致一些传染病的发生。在学习“远离烟酒”的教学内容时,先对学生中吸烟、酗酒现

14、象发放问卷调查,然后组织学生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和讨论“吸烟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并播放“多媒体”课件,请学生来说明吸烟、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具体危害。在学习“拒绝毒品”教学内容时,教师可搜集一些禁毒图片给同学观看,或观看有关录像,使学生耳闻目睹触目惊心的吸毒危害,从而强化拒绝毒品的意识。在学习“微生物”教学内容时,教师应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来说明微生物虽然微小,但无处不在,并结合“传染病”的教学内容,讲授细菌、病毒主要是通过水、空气、食物等来传播疾病的,近几年发生的手足口病、禽流感以及“非典”等疾病都是由于人们的不良行为习惯导致的。在神经系统的教学中,先调查同学们每天的睡眠时间,然后用神经

15、系统的功能特点来说明,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不但能消除疲劳,还能提高学习效率;每天注意用眼卫生,近视的发生率将大大降低,并结合典型事例加以说明,例如,有一名八年级男生,上网玩游戏,三天三夜不休息,结果因视网膜剥离而失明。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通过探究、讨论、游戏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使学生在多种活动中改变不良的行为习惯,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生物教材中蕴含着大量的适合于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材料,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如果能够注意生物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主动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契机,就能达到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优化课堂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

16、兴趣,培养其坚韧的意志,塑造良好的性格的作用,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来说是积极有益的。例如在“生物与环境”这部分教学内容中,有许多相互依存的自然现象可以作为健康教育的材料,如“种内互助”中的蜜蜂这个种群,各种工蜂分工明显,觅食、保卫、清洁、育雏等分得清清楚楚,干得也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在教学活动中,通过这种横向的、广义的比较,让学生清醒地认识到,自己只是整个社会中的一员,是组成社会的一个细胞,对社会既要有索取,更要有所奉献,如果不能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只图索取与享受,在社会、家庭不能满足的情况下,就可能形成冷漠、狭隘、自私的心理,甚至会去仇视社会,危害社会。近几年,有关学生偷、盗、抢等违法犯罪的报导屡见报端。在学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教学内容时,教师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复杂过程,让学生明白:生命是经历千难万险诞生的,我们没有理由漠视生命的存在。达尔文在“进化论”中指出,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人类也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