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073425 上传时间:2023-09-27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漳州市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适应性测试试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龙海五中2013届高三化学能力测试6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明矾和氯气均可用于水的消毒、杀菌 B地沟油不能食用,但可以在循环经济中发挥作用 C硬铝属于合金材料,餐桌上的瓷盘属于硅酸盐制品 D不需要通过化学反应就能从海水中获得食盐和淡水7. 下图是某有机物分子的简易球棍模型,该有机物中中含C、H、O、N四种元素。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3H7O2N B能发生取代反应C能通过聚合反应生成高分子化合物D不能跟NaOH溶液反应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蒸发皿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NaHCO3溶液,可以得到NaHCO3固体B用丁达尔现象

2、可以区分食盐水和淀粉溶液C. 在酸碱中和滴定实验中,锥形瓶要用待测溶液润洗D欲配置1.0L 1.00 molL-1的NaCl溶液,可将58.5g NaCl溶于1.00L水中9已知X、Y、Z、W均为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部分产物已略去)。则W、X不可能是( )选项WX过量的W少量的WYZX A盐酸Na2CO3溶液BNaOH溶液AlCl3溶液CCO2Ca(OH)2溶液DCl2Fe10某工厂用CaSO4、H2O、NH3、CO2制备(NH4)2SO4,其工艺流程如下: 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 ) A往甲中通入CO2有利于(NH4)2SO4的生成 B生成lmol (NH

3、4)2SO4至少消耗2mol NH3 C可采用加热蒸干的方法从滤液中提取(NH4)2SO4晶体 DCaCO3煅烧所得的CO2可以循环使用11.下图为阳离子交换膜法电解饱和食盐水原理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完全电解后加适量盐酸可以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B.从B中加入含少量NaOH的水溶液以增强导电性C.标准状况下每生成22.4 L Cl2,使产生2 mol NaOHD. 从E口逸出的气体是H212、化学中常借助曲线图来表示某种变化过程,如有人分别画出了下列的四个曲线图:有关上述曲线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曲线图可以表示对某化学平衡体系改变温度后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B曲线图可以表示向一定

4、量的硫酸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pH的变化C曲线图可以表示向一定量的明矾溶液中滴加一定浓度的氢氧化钡溶液时的产生沉淀的物质的量变化D曲线图可以表示所有的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23(15分)A、D、E、X、Y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其中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X、Y同族;A与X、Y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D元素的某种同位素原子在考古方面有重要应用。 (1)Y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 。(2)钠、A和X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所含的化学键类型有 。(3)甲由A、E两种元素组成,分子中含有18个电子,只存在共价单键。常温下甲是一种无色液体。甲是一种二元弱碱,写出其一级

5、电离方程式: 。甲在碱性溶液中能够将CuO还原为Cu2O,已知每1mol甲参加反应有 4 mol电子转移,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4E2X3,其水溶液显 性,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顺序是 ;(5)将0.050 mol YX2(g)和0.030 mol X2(g)放入容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反应: X2(g) +2YX 2(g) 2YX3(g)在一定条件下达到平衡。若其他条件不变,增大体系的压强,平衡常数K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平衡时测得c(X2)=0.010 molL1。该条件下反应的平衡常数K= ,YX2的平衡转化率为 。24(15分). 锡

6、常用于金属的防腐镀层。25时,在含有Pb2、Cu2的某溶液 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Sn(s)Cu 2(aq)Sn2(aq)Cu (s)(1)根据右图表示的反应的能量变化回答下列问题:1mol Cu (s)全部氧化成Cu 2(aq)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采用电解原理,在铜的表面镀上一层锡,则铜应做 极。. 一种镀锡铜线表面锡的褪除及回收的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2)步骤中加入硫酸的目的是 ,由下表数据分析可得最佳浸出温度为 。(3)步骤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步骤中,X为 。25时为使Sn 4沉淀完全c(Sn 4)1.010-5 molL-1,应调节pH值最

7、小为 。(已知25时,KspSn(OH)4=1.010-45)25(15分)某化学兴趣小组采用下列方法测定Na2SO3样品中Na2SO4的质量分数【方法一】加热转化法 称取a克样品,置于硬质玻璃管中通入氧气加热一段时间,Na2SO3全部被氧化为Na2SO4 ,则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若冷却后称得固体质量为b克,则样品中Na2SO4质量分数为 。【方法二】测 SO2质量法采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实验测定生成SO 2的质量。(1)C中盛放的试剂是 。E装置的作用是 。(2)若打开A装置的活塞时液体不能顺利流下,可能的原因是 。(3)若实验前称取c克样品,测得SO2的质量为d克,可以计算出样品中N

8、a2SO4质量分数,该方法的缺点是 。(只要答一点)【方法三】测沉淀质量法 第一步:称取e克样品,置于小烧杯中;第二步: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加热;第三步:向小烧杯中加入足量BaCl2溶液,然后过滤、洗涤;第四步:干燥沉淀,称重为f克。(1)方案中BaCl2能否改成Ba(NO3)2? (填“能”或“不能”);试简述原因 。(2)简述洗涤沉淀的方法: 。31(13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 氮、磷、硫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应用广泛。(1)工业中可用POF3合成杀虫农药,组成该物质的三种元素的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2)普鲁士蓝的化学式是KFeFe(CN)6,该物质中含有的Fe2+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9、,存在的化学键有离子键、 和 。(3)KCN可被H2O2氧化为KOCN。则:KOCN可作为制药原料,其晶体类型是 ;碳原子采取sp杂化, 1mol该物质中含有的键数目为。H2O2常温下是液体,沸点较高(150),其主要原因是 。(4)SO3和O3的混合气体经光解作用,可生成一种结构如右图所示的物质,该物质中S原子的轨道杂化方式是,该分子属于 分子(填“极性”、 “非极性”)。3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分子式为C8H8O3的芳香族化合物有多种结构,这些物质在食品、化妆品行业有广泛用途。(1)尼泊金酯和香兰素分子组成均为C8H8O3,它们的结构简式如下图所示。下列与尼泊金酯和香兰素相关的说

10、法中,不正确的是 。a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b一定条件下,都能发生取代反应c1mol的尼泊金酯或香兰素最多都可以和4mol H2加成d可以用银氨溶液来鉴别尼泊金酯和香兰素尼泊金酯与足量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尼泊金酯的另一种同分异构体甲,具有如下特征:a遇FeCl3溶液显紫色 b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两种甲可能的结构简式是(任写两种): 、 。 (3)已知:有机物X的分子式也是C8H8O3。A在常温下呈气态,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水平的标志。由A制CH3CH2Br的反应类型是 。XY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6,A 7,D 8, B 9,D 10,C

11、 11,A 12,B23(15分)(1)(1分)(2)离子键、共价键(2分)(3)N2H4 +H2ON2H5+ OH (2分) N2H4 +4CuON2+2Cu2O+2H2O (2分)(4)酸性,(1分) c(NO3-)c(NH4+)c(H+)c(OH) (2分)(5)不变(1分)1.6103 80%或0.8(各2分,共4分)24.(15分)(1)Sn2(aq)Cu (s)=Sn(s)Cu 2(aq) H =+553.75 kJmol- (3分) 阴 (1分)(2)抑制Sn 2水解(2分) 60(2分)(3) Sn22H+H202= Sn4+2H20(3分) (4) NH3 H20 或NH3

12、(2分) 4(2分)25(15分)【方法一】2Na2SO3+O22Na2SO4(2分)(142a126b)/16a100%(2分)【方法二】(1)浓硫酸(1分) 防止外界水蒸气进入(1分)(2)分液漏斗上口的塞子未打开(或漏斗未与大气相通)(2分)(3)SO2不一定完全被吸收,装置中有不少SO2滞留(2分)【方法三】(1)不能(1分), 酸性条件下Ba(NO3)2将SO2氧化成BaSO4 (2分)(2)向漏斗内加水至刚好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出后再加水洗涤23次(2分)31(13分)化学物质结构与性质(1)F、O、P(2分)(2) Ar3d6(2分);极性键、配位键(2分)(3)离子晶体(1分); 2NA (2分)H2O2分子之间存在氢键(2分)(4)sp3杂化(1分); 极性(1分)32【化学有机化学基础】(13分)a、c(2分) (3分)(各2分)加成反应(1分)(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