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德育部分.doc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43072846 上传时间:2022-09-22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学德育部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中学德育部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中学德育部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中学德育部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中学德育部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学德育部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德育部分.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学德育部分一、选择题部分1、德育概念(1)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的教育活动,是指( D )A.思想教育 B.政治教育C.法制教育 D.德育(2)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称为( A )A.德育B.智育 C.美育 D.体育(3)狭义的德育主要是指( B )A.思想教育B.道德教育C.法纪教育D.政治教育2、德育个体功能(1)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D )。A.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 B.注意功能实现的间接性C.注重个体的享用性 D.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

2、性(2)德育的个体发展功能的发挥应注意( C )A.发挥德育的教育性B.注重个体的享用性C.尊重学习个体的主体性 D.强调德育的外在强制性(3)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是( D )A.德育的政治功能 B.德育的生存功能 C.德育的发展功能 D.德育的享用性功能3、德育观(1)前苏联教育家_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C )A.凯洛夫B.克鲁普斯卡娅 C.马卡连柯 D.加里宁(2)明确地提出了“知识即道德”“德行可教”的主张,是古希腊哲学家( B )A.柏拉图B.苏格拉底C.亚里士多德 D.毕达哥拉斯(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教师职业道德内容是由教师劳动具有的

3、_特点决定的。( A )A.示范性B.复杂性C.创造性D.高尚性4、德育内容、过程及原则(1)德育主要培养受教育者的( A )A.道德品质 B.共产主义觉悟C.思想观念 D.政治觉悟(2)李明私拿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教师对李明进行教育的突破口,应该是( B ) A.道德认识 B.道德意志 C.道德情感 D.道德行为(3)在德育过程中,只看到学生差的地方,认为无可救药,违背的德育原则是( D )A.知行统一的原则B.严格

4、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的原则C.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D.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的原则(4)不同急教育阶段的德育要求和内容应该有所区别,但在总的教育发展方向、进程上又要相互衔接,连续不断,始终一贯,组成一贯完整的体系,这是德育的( D )A.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B.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C.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的原则 D.德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德育方法和途径(1)情感陶冶是( A )A.德育方法 B.德育过程C.德育途径 D.德育原则(2)某老师在语文教学以及组织学校活动的时候,总是有意识地用榜样认为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感情和

5、行为,使学生明晓道理,分清是非。王老师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途径属于( D )A.教学德育 B.课外活动德育C.直接的道德教育 D.间接的道德教育(3)学校德育途径不包括( D )A.教学 B.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C.劳动 D.家庭生活6、认知发展模式(1)根据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当儿童的道德判断是依据外在的规则做出的,他们的道德标准只取决于是否从这些成人给予的外在规则,道德判断只注意外在的行为结果而不关注内在动机,儿童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B )A.前道德阶段 B.他律阶段C.自律阶段 D.前习俗道德水平(2)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 B )A前习

6、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准习俗水平(3)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法制理论,当儿童仅仅因为避免遭到惩罚二服从教师的要求时,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C )A.后习俗道德水平 B.习俗道德水平C.前习俗道德水平 D.前道德阶段7、德育模式(1)下列不属于德育模式的是( D )A.道德认知发展模式 B.体谅模式C.价值澄清模式 D.个体学习模式(2)发现并重视团体生活对个人道德思维方式深刻影响的德育模式是( B )A集体教育模式 B道德认知发展模式C社会学习模式 D体谅模式(3)根据班杜拉创立的道德教育的社会学习模式,行为获得的基本方法和品德教育的主要渠道是( C )A.设身处地 B.亲身体验

7、C.观察学习 D.证明规则8、教师职业道德及素养(1)下列属于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是( B )A.严于律己,勤于进取 B.热爱教育事业C.团结同事,关心学校大事 D.工作认真负责(2)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不包括( B )A.现代人的素质 B.与科研人员相当的科研水平C.高尚的师德 D.掌握教育科学和教育能力(3)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包括( D )A.爱国守法 B.终身学习C.关爱学生 D.适当体罚9、班主任工作(1)下列不属于选聘班主任应当在教师任职条件的基础上考察条件的是( D )A.作风正派,心理健康,为人师表B.热爱学生,善于与学生、学生家长及其他任课教师沟通C.爱岗敬业,具有较强的

8、教育引导和组织管理能力 D.坚持正面教育,允许适当以罚代教(2)班主任工作的首要任务是( A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 B.培养学风C.组织体育、卫生保健工作 D.教书育人(3)班级组织建构的首要原则是( D )。A. 有利于身心发展的原则 B.目标一致的原则 C.可接受性原则 D. 有利于教育的原则(4)每年的9月10日定为“教师节”的决定颁布始于( A )。A.1985年 B.1989年 C.1993年 D.1995年(5)班集体内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是( B )。A.学科 B.学生 C.班主任 D.任课教师(6)班主任工作的中心任务是( A )。A.组建良好的班集体B.促进班集体成员的全面发

9、展C.指导本班班委、共青团组织工作D.评定学生操行10、法规(1)1995年2月27日颁布的是( D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教师资格条例D.中学德育纲要(2)1993年10月31日颁布的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教师资格条例D. 实施办法(3)1995年12月12日颁布的是( C )A.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C.教师资格条例D. 实施办法二、材料分析题部分1.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初二的时候,我(台湾作家三毛)数学总是考不好。有一次,我发现数学老师每次出考试题都是把课本里面的习题选几题叫

10、我们做。当我发现这个秘密时,就每天把数学题目背下来。由于我记忆力很好,那阵子我一连考了六个100分。数学老师开始怀疑我了,这个数学一向差劲的小孩功课怎么会突然好了起来呢?一天,她把我叫到办公室,丢了一张试卷给我,并且说:“陈平,这十分钟里,你把这些习题演算出来。”我一看上面全是初三的考题,整个人都呆了。我坐了十分钟后,对老师说不会做。下一节课开始时,她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老师想请她吃两个。“然后,她叫我上讲台,拿起笔蘸进墨汁,在我眼睛周围画了两个大黑圈。她边画边笑着对我说:”不要怕,一点也不痛不痒,只是晾晾而已。“画完后,她又厉声对我说:”转过身去让全班同

11、学看一看!“当时,我还是一个不知道怎样保护自己的小女孩,就乖乖地转过身去,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第二天早上,我悲伤地上学去,两只脚像灌了铅似的迈不动,走到教室门口,我昏倒在地上,失去了知觉。从此,我离开了学校,把自己封闭在家里。问题:请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角度,对三毛老师的做法进行评价。答案要点:有效地进行德育,不仅要掌握德育工作的特点,客观上也需要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解决和处理好各种各样的关系和矛盾;掌握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卓有成效进行德育所必需的。而三毛的数学老师发现了三毛的错误,没有进行个别教育,直接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用极端的手段打击学生,没有正面教育,疏通引导,使学生丧失了信心,从此害怕上

12、学,造成严重的负面效果。如果我是三毛的老师,我会对学生晓之以理,导之以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让德育发挥到最大效果。2.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开学第一天,新任班主任邹老师走进初二(5)班教室,发现黑板上写着“你也下课吧”五个大字。原来,该班已连续换了两任班主任,原因是该班学生无论是学习、办及卫生以及日常行为规范等方面的表现都极差,前两任班主任就因为在班主任积分上被扣分而失去了当班主任的资格。问题:说说如果你是邹老师,你该怎么办?答案要点:我会在知行统一原则和以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的指导下,运用陶冶教育法。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言传、言教,还要善于身教、情教。这种不言之教主要是以自己的行为举止,对学生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