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43072711 上传时间:2023-01-28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1.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共6页(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车间工作总结与感受不知不觉,自离开真心来到x工作已有近三个月的时间了。 在这三个月的时间里,我也基本完成了一个从市场导向的工作定 位向生产导向的工作定位的一种转变过程,每天不断重复接触着 相同的工作,简单而又枯燥,与我之前所设想的工作内容还是有 很大的不同的。按照目前生产车间组织架构及人员需求而言,我给自己的岗位目 标设定与车间之间还是有很大差别的,现今对于一个新成立不久 的车间,在没有充足资源可以利用的条件下,简单的设定生产效 率与产量目标,我个人认为不是十分的合适,而公司当初招聘我 们入厂的时候,似乎也没有很好的界定清楚我们未来的岗位目标。 就如同打仗一样,一群没有经过很好战术训练的战士,

2、让其匆忙 上战场的话,得到的结果无非两种:惨败,伤亡惨重;惨胜,同 样伤亡惨重。而同样,一个在车间学习了三个月生产的制衣新手, 且是在车间自身的生产管理尚未完全运转正常的环境之下,想来 虽说会有自己很多实际或者异想天开的想法,实行起来也不会顺 利或者实行下去也会败的很惨。本人愚笨,学习能力有限,且尚 有自知之明之心,不知其他各位与我同样职位的人员表现如何, 反正目前本人虽有想法,但不敢说是对生产管理已经掌握熟练了, 尚若有班组让我进行尝试,也是不敢说能带出多大的成绩来,或 者十有八九会更加失败。但我想说明一点的是,带得好班组仅能 说明此人在基层管理上很有心得或者本来生产稳定且得到的外 来资源比

3、较丰富,带不好班组也并不说明了组织能力很差做不好 其他工作的职位,若是让牛根生来带生产线的话,我想其结果也 不会好到哪里去,毕竟是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层次的人才嘛。总 经理带生产线,永远都是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作秀活动,既浪费 了资源又影响了产量,如此用人的领导我反正是比较少见的了。 反观上面的文字,似乎更多的是在为自己诉苦叫屈呢,但俺之本 意却非如此,领导之所以会成为领导,我想其识人辨人的能力还 是会有的。咱能力不高水平不到,但并不妨碍发发牢骚不是? 呵呵,玩笑了!言归正传,书归正表。不知未来在x工作的前景与命运如何,总 归还是应该将在其间工作的经历与感想来记录下来,也可算是对 我那宝贵的流失掉

4、的三个月时间的一种纪念吧。不抱怨,不找理 由,事实如此那就如实记录而已。现整理如下:一、工业园整体感受1、人员素质普遍不高。可能是制衣行业的行业特点所决定的,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行业进入门槛不高且同质化竞争激烈,对 人员特别是熟练工人的争夺必然是保证生产正常运行的必然选 择,从而导致员工的进入几乎没有任何门槛,只要身体健康五体 健全,便是全盘接收,就是员工在生产过程中有不服从安排的情 况出现,只要不涉及到法律等很严重的情况,一般也不存在辞退 的情况。如此无限制条件的人员招聘机制,在加大了公司管理难 度的同时,其实对生产上的帮助并不大,反而会起到很多的负面 影响。一颗老鼠屎可以破坏一锅粥我想就

5、是如此道理吧。建议严 格人员招入审核程序,在一定试用期内建立退出机制,对不适应 生产需要、工作不踏实、无视劳动纪律的人员,管理者应严格把 关,坚持宁缺毋滥的原则及时加以清理,保证车间人员的整体素 质。2、部门内部协调配合程度还有待加强。x工业园内各厂,作为 整体生产的一部分,各厂各部门之间理应很好的配合,相互协作 取长补短共同进步。但可能是由于生产压力或者其他方面的缘故, 我所见到的情况却并非如此,各厂为了保证自身生产目标的达成 率,总是会将最得力的人员与最好的设备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在 各车间生产能力平均的情况下,对于生产本身而言,这本也无可 厚非,但现今的状况是不同的生产车间其生产能力严重的

6、失衡, 且老厂会借助其充足的人脉资源笼络到更多的优秀人才,而对于 新厂而言,处于一种发展状态却得不到其他厂的有效支援,导致 了新厂生存与发展都受到很大的制约。其实其中的关键在于分厂 掌握了整个生产的命脉,工业园在整体管控上缺乏必要的话语权, 就如同东周列国一般各自为政,缺乏统一调配的能力,进而导致 各厂强者更强弱者恒弱。建议公司总部加强对下属各分厂的管控 力度,逐渐将生产环节掌握在自己手中,改变生产完全掌握在分 厂中的现状,将工业园内的各种资源进行合理调配,以满足不同 车间生产阶段的需要。3、tps推进任重而道远。作为集团重点关注推广的日本tps生 产理念,在各车间的推进程度并不理想。受到诸如

7、经验、效率、 产量等方面的制约,现阶段各班组在具体执行tps理念的时候会 出现许多不到位的情况。一条本就不稳定的生产线,各工序本来 就不平衡员工也都是新手,若严格执行起tps单件流的理念,其 必然会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效率与产量,但考核领班的其实只是那 两方面的内容,为了完成任务目标也只能是将产量堆出来了,起 码现在我还不知其他更好的办法。而今的tps理念在工厂的推广, 更多的是一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作秀活动,白白的浪费了大量的人 力物力。建议作为一种世界先进的生产管理模式,公司肯定需要 继续坚定不移的执行下去,但可结合公司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 将tps理念与生产实际相结合,对领班的考核方式也不能简单

8、的 以产量与效率来进行衡量,任何事物的产生与发展其实都应有一 个改变的过程,唯有基层员工特别是基层管理人员对tps有了正 确的认识,其才能真正在生产实际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公司高层经营理念不够清晰且多变。作为整个工业园的领导 层,我认为其管理理念与方法应该与基层员工有良好的沟通,让 下属员工真正明晰公司未来的发展思路在何方。且作为管理者, 自身的很多决策也应该三思而后行,业务接单量与我厂生产能力 应该相吻合,否则既影响了货物的交期又打击了员工生产积极性。 管理者虽说是应该向老板负责,但更多的是应该按照自身的思路 来进行管理,切勿总是要受上面老板的指挥,要知道其实很多事 情的对错并不是由职位

9、的高低来决定的。二、生产车间感受1、管理人员水平有限。作为车间基层的生产管理人员,除去对 制衣流程掌握熟练外,更应该懂得如何对班组人员进行良好的管 控,毕竟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制衣行业,人才是企业生存的根 本。但涉及到具体的班组管理上,我发现其实大多数领班并不懂 得这个道理,表现如下几点:很多领班都是从全能工或基层员工 中提拔产生的,自身并没有太多沟通管理的经验,做了领班之后 也仍未完成角色转换,并未起到基层领班应该起到的领导生产的 作用;领班做事风格过于软弱,不能在员工心中树立起管理者的 权威,甚至经常会出现员工顶撞领班,而领班却束手无策的情况; 沟通技巧过于生硬,动不动便是大声责备或是冷言

10、冷语,让很多 员工都难以接受,毕竟在正常的生产生活中,彼此的互相尊重还 是很重要的;领班工作中未获得充足的授权,也是组长未完成自 身由领班到组长角色转换的结果。建议基层管理者的选拔应该从 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对制衣程序的了解与熟练程度固然重要,但 还应该看其是否有做好一个管理者的意愿与资质,一旦选拔出来 当领班的人员,最好不要轻易进行更换,发现其有不足之处,要 随时予以指正,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得到的锻炼提高才是最真实 有效的。当然除去实践方面的锻炼外,必要的理论知识补充也是 很必要的。2、人员流失率大。人员作为制衣行业的根本,是企业存在的必 要条件。但在x车间,人员特别是熟练工人的流失却是个相当严 重的不争事实。据我了解出现人员流失的原因有:加班过多,劳 动强度大,难以忍受;工作效率过低,每月难以拿到奖金,工资 较低;管理人员沟通技巧有限,态度粗暴,与员工之间矛盾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