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欣赏教案郑莉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4307241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艺术欣赏教案郑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艺术欣赏教案郑莉(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教案用纸*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教 案20122013学年 第一学期分院(系、部):理工学院软件学院教 研 室:多媒体教研室课 程 名 称:中外优秀作品欣赏授 课 班 级:10图形图像主 讲 教 师:X莉职 称: 助教使 用 教 材:艺术欣赏教程*理工学院软件学院制教 案(首页)课程名称中文:中外优秀作品欣赏开课教研室多媒体教研室学 分2授课教师X莉职 称助教课程性质学位课( ) 必修课( ) 选修课( )授课对象专业、层次和班级: 2009级图形图像处理专业一个班与多媒体专业两个班课程学时32学时周学时4学时起止周916学时分配理论讲授:32学时; 实验:0学时; 上机:0学时授

2、课方式课堂讲授( );实践课( )考核方式考试();考查( )使用教材教材名称:艺术欣赏教程作者: 杨辛 谢孟 : 大学 出版日期:2010年1月第三版主要参考资料及指定参考书中国美术史 作者:邱振亮 :人民美术 出版日期:2007-08外国美术史 作者: 宋玉成 编: *大学出版时间: 2007-9-1审核意见 教研室主任(签字):2011 年 9月 3 日周 次第 1 周日 期2011年8月30日节 次第1-2节授课内容第一章:引论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通过本章使同学了解艺术欣赏的性质、特点和作用,艺术作品的审美构成,及提高艺术欣赏能力的途径与方法,从而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及指导思想有一个概括的

3、认识。教学重点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概念、联系及两者之间的区别,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概念与联系,艺术欣赏的方法 教学难点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概念、联系及两者之间的区别,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的概念与联系,艺术欣赏的方法教 具 和媒体使用 教材及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课程介绍(20分钟)课程的主要内容、学时、考核方式等讲授新课(75分钟)一、 艺术欣赏的本质艺术欣赏:是审美活动的主要形态之一,也是实现艺术的美育社会功能的重要环节,是对某种艺术作品的“接受”感知、体验、理解、想象、再创造等综合心理活动,是人们以艺术形象为对象的审美活动。艺术审美活动是属于人的精神活动,是实现审美教育必不可缺的

4、过程。这里我们要理解的两点:1. 艺术是对社会生活的反映。2. 艺术是人的精神粮食,是满足个体与社会的审美精神生活需要,是人自然全面发展的需要。艺术本身就是目的,享受与创造、娱乐与教育密不可分地包含在艺术活动之中,艺术欣赏就是实现着种反作用的必要环节。艺术新撒谎能够在本质上看是对审美主题的提高,属于人类自身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范畴。二、 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首先要明确的是两者的含义,艺术欣赏在上面已经说道了,现在先明确艺术创造的含义。艺术创造:是艺术家在生活的基础上,运用不同的物质材料、表现手段、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离开了艺术语言,便谈不上美的创造和欣赏。掌握几个名词的意思。1、 艺术语言是指任

5、何一门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手段,运用独特的物质媒介来进行艺术创作,从而使得这门艺术具有自己独具的美学特征。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或表现手段,就叫作艺术语言。艺术语言的要求:(1)准确地体现本门类艺术的特点;(2)表现艺术家的独特个性和创造精神。2、 艺术形象是文艺反映生活的特殊方式。艺术形象总是具体可感的,它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统一,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也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艺术形象不仅具有具体可感的形象性,而且具有概括性。艺术形象的一般构成规律:典型与意境。3、 艺术典型是普遍性与特殊性的有机统一,又是必然性与偶然性的有机统一。任何艺术典型,都是在鲜明生动的个性中体现出广泛普遍的共性,

6、在独一无二的个别形象中体现出具有普遍性的某些规律。4、 艺术意蕴艺术意蕴就是指艺术作品应当在有限中体现出无限,在偶然中蕴藏着必然,在个别中包含着普遍。它是一种艺术境界。艺术意蕴即典型与意境的审美内涵。艺术意蕴深藏于艺术形象之中,需要欣赏者去感受、体验和领悟。对艺术意蕴的把握是一个领悟的过程。5、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即优秀艺术作品中所体现的艺术家独特、鲜明的个性特征。艺术风格包括艺术语言的运用、艺术形象、意蕴的形成等方面。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的审美理想、艺术追求以及对现实生活的审美发现,是艺术家创作达到成熟的重要标志。我们提倡艺术风格能够体现优秀的民族传统、民族精神及时代特色。6、艺术流派、艺术思潮(

7、西方现代主义思潮)艺术流派是指在中外艺术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学主X、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方面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这些艺术派别的形成有时是自觉的,有一定的组织形式或共同宣言;有时是不自觉的,仅仅因为创作风格类型的相近而组合在一起。这些艺术派别有的局限于一种艺术门类或体裁,有的则包括不同艺术门类或体裁的艺术家艺术思潮是指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在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下,艺术领域所发生的具有广泛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如,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自然主义、西方现代主义艺术思潮等等。重点:艺术欣赏是一种“再创造”。艺术欣赏也是一种创造,是一种再创造。

8、艺术欣赏不同于艺术创作的创造,它虽然也是艺术活动的一种形式,但它实际上并不创造新的物化的艺术作品,而只是以艺术作品这种创造物为前提进行想象中的创造。艺术欣赏者以艺术作品为审美对象,通过体验、玩味、沉吟等欣赏行为展开复杂的心理活动,从而把作为物的艺术形象再现为接受者头脑中的意象。这些意象并不是艺术作品的被动反映,它已经改变了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所以艺术欣赏与艺术创造的创造性是不同的。艺术创作创造世界上并不存在的新事物,而艺术欣赏的创造只存在于欣赏者自己的脑海当中。正因如此我们把艺术创作称为第一次创造,而艺术欣赏是相对于艺术创造的“再创造”。三、 艺术欣赏与艺术批评艺术欣赏始终是一种感性活动过程,

9、艺术批评则是经过感性活动而达到的理性认识,其结果是一种理论形态;艺术欣赏活动带有显著的个性特点和主观随意性,艺术批评虽然也带有个性,但它应是客观的,具有普遍性的,是一种美与丑的普遍的社会标准。二者相互区别而又密切联系。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实践基础,艺术批评是艺术欣赏的理论升华。四、 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1、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大量鉴赏优秀作品的实践2、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3、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4、艺术鉴赏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布置思考题。(5分钟

10、)思考题作 业1、 怎样理解艺术欣赏的“再创造”,它与艺术作品的创造有怎样的联系与区别?2、 要提高艺术欣赏能力,你认为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3、 艺术欣赏的本质是什么?周 次第 1 周日 期2011-8-31节 次第3-4节授课内容第一章:建筑艺术欣赏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教学重点中外建筑作品进行分折、欣赏、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教学难点中外建筑作品进行分折、欣赏教 具 和媒体使用教材及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

11、程上节课内容回顾、复习、新课的引入,提问(15分钟)讲授新课(75分钟)(一)建筑艺术的语言 1. 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1)建筑的双重性;(2)建筑精神属性的层级性;(3)建筑艺术的表现性;(4)建筑艺术的群体性(社会性)。 2. 建筑艺术的语言:(1)面;(2)体形;(3)体量;(4)空间;(5)群体;(6)环境。在建筑艺术语言中对形式美法则的综合运用。3建筑艺术的文化内涵一建筑艺术特殊的文化价值。 4. 欧洲、阿拉伯、中国三大园林艺术的语言特征。 5. 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内涵。 (二)建筑艺术作品欣赏1雅典帕提侬神庙单纯、明朗和愉快的风格。 2巴黎圣母院所体现的哥特式建筑特点及欧洲

12、中世纪的*精神。 3罗马圣彼得教堂的集中式平面和穹窿屋顶。单纯、简明的造型逻辑和昂扬、健康、饱满的气质。文艺复兴兴盛期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 4印度泰姬陵所体现的伊斯兰建筑的特点。 5法国朗香教堂的浪漫情调和隐喻手法。现代建筑的主要倾向。 6城和宫殿的群体组合。严整规则的构图和皇权至上的主导思想。 7天坛所体现的中国礼制建筑的特点、结合和造型的象征手法及对尊“天”主题的显示。 8中国园林所体现的尊重自然、与自然相亲相近的观念。自然式建筑特点与“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 9巴黎凡尔赛宫庭园林与中国园林的对比。 10中国古塔,印度建筑与中国重楼的结合。楼阁式与密檐式。 11布达拉官的非对称自由聚

13、合布局。建筑的整体统一感及与环境的谐调。对建筑高度的夸大与神秘、攫人的艺术感染力。 12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现代的自由组合。 13法国蓬皮杜中心的现代派特征(风格)。思考题作 业城和宫殿是怎样体现中国封建文化的?周 次第 2 周日 期2011-9-6节 次第1 -2 节授课内容第一章:建筑艺术欣赏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通过建筑的面、体形、体量、空间、群体、环境等,了解其艺术的基本特点,并结合建筑作品的赏析,加深对建筑和建筑艺术的具体特征的理解,学会初步运用欣赏建筑艺术的一般方法去欣赏建筑艺术的具体作品。教学重点中外建筑作品进行分折、欣赏、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教学难点中外建筑作品进行分折、欣赏教 具 和

14、媒体使用教材及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过程上节课内容回顾、复习、新课的引入,提问(15分钟)讲授新课(75分钟)(三)建筑艺术的欣赏方法 1对形式美法则的了解与掌握。多样统一的美的规律在造型艺术上的具体体现。多观察与分析,主动与对象对话。对其他艺术门类欣赏体会的借鉴。 2要具备一些建筑学的知识。艺术美与生活美(技术美、环境美)的统一。建筑的善和真。 3体会情绪意境。通过对形式美的欣赏,积极进行物我双方的交流和再创造,达到与建筑艺术作品整体形象的共鸣。 4发掘作品的文化内涵。联系作品所处的时代的、民族的、地域的广阔文化环境去认识作品。思考题作 业如何从环境的角度去欣赏建筑?周 次第2周日 期201197节 次第3 -4 节授课内容第三章:绘画艺术欣赏授课学时2教学目的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