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43070439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3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板支架搭设方案.doc(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贺州市人大附属会议室外架及模板支架方案审批: 审核: 编写: 贺州市人大工程项目部2012年07月29日目 录1.工程概况11.1工程简介11.2排架类型11.3排架用途1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12.1施工准备12.2 地基与基础32.3 搭设措施42.4搭设的其他要求82.5安全围护、挂牌使用103模板支撑系统结构设计及计算103.1支撑结构体系103.2模板支撑系统计算113.3一般规定223.4搭设工艺及基本要求233.5需注意的问题:234.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234.1构配件检查与验收234.2脚手架检查与验收234.3扣件拧紧抽样检查数目及质量判定标准254.4脚手架检查评分表255.

2、脚手架的使用266.脚手架的拆除277.安全管理28贺州市人大附属会议室 模板支架方案1.工程概况1.1工程简介贺州市人大附属会议室为架空层+1层框架结构,地基土质为强夯处理后的填土层,首层占地面积为310m2(建筑面积为465m2),屋面顶高程为6.30m,基本风压0.30kN/m2,地面粗糙为B类(指田野、乡村、丛林、丘陵以及房屋比较稀疏的城镇和城市郊区)。1.2排架类型按照搭设位置不同分为:搭设在夯实碾压回填土上的外排架和搭设在楼地面砼面层上的内排架两种;按照使用材料不同分为:用于外排架搭设的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和用于内排架搭设的满堂红钢管脚手架。本站外排架属于双排、全封闭、封圈型扣件式钢管

3、脚手架,内排架属于满堂红钢管脚手架。1.3排架用途外排架:主要用于安全防护,上下通道以及外墙装修和结构施工。内排架:即满堂红脚手架,主要用于梁、板、柱的模板安装的支撑体系。2.扣件式钢管脚手架2.1施工准备2.1.1构配件脚手架的构配件主要为:钢管、扣件(直角扣件、旋转扣件、对接扣件、防滑扣件)、底座(固定底座、可调底座)、垫板、立杆(外立杆、内立杆、角杆、双管立杆、主立杆、副立杆、)水平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扫地杆(纵向扫地杆、横向扫地杆)、连墙件(刚性连墙件、柔性连墙件)、横向斜撑、剪刀撑、抛撑、脚手板(冲压钢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爬梯(钢管爬梯)、安全维护(水平安全网、立面安全

4、网、安全挡板)。2.1.1.1钢管 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横向水平杆最大长度2200mm,其它杆最大长度6500mm,且每根钢管最大质量不应大于25kg。 钢管尺寸和表面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a.新钢管应有质量合格证、质量检查报告;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表面必须涂有防锈漆;钢管允许偏差见下表:序号项 目允许偏差检查工具1焊接钢管尺寸(mm) 外径48壁厚 3.5-0.5游标卡尺2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1.7塞尺、拐角尺3钢管外表面锈蚀深度0.50游标卡尺4各种杆件的端部弯曲L1.5m5钢板尺5立杆弯曲 3ml4m4ml6.

5、5m 12206水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6.5m30b. 旧钢管锈蚀检查应每年一次,锈蚀深度超过上表深度时不能使用;弯曲变形应符合上表规定;钢管上禁止打眼。 2.1.1.2扣件 扣件式钢管脚手架采用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其材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规定;采用其它材料制作的扣件,应经试验证明其质量符合该标准的规定后方可使用。 脚手架采用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矩达6.5N.M时,不得发生破坏。 新扣件应有生产许可证、法定检测单位的测试报告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当对扣件质量有怀疑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钢管脚手架扣件(GB15831)的规定抽样检测。 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

6、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新旧扣件必须进行防锈处理。2.1.2经检验合格的构配件应按品种、规格分类,堆放整齐、平稳,堆放场地不得有积水。 2.1.3应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2.1.4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须采取加固措施。 2.2 地基与基础 2.2.1、外脚手架的计算参数搭设高度H=7.5米,步距h=1.6米,立杆纵距la=1. 5米,立杆横距lb=1米,连墙件为2步3跨设置,脚手板为毛竹片,按同时铺设4排计算,同时作业层数n1=1。脚手架材质选用483.5钢管,截面面积A=489mm2,截面模量W=5.

7、08103 mm3,回转半径i=15.8mm,抗压、抗弯强度设计值f=205N/mm2,基本风压值0=0.3 kN/m2,计算时忽略其它荷载等。2.2.2、荷载标准值结构自重标准值:gk1=0.1355kN/m (双排脚手架)竹脚手片自重标准值:gk2=0.35kN/m2 (可按实际取值)施工均布活荷载:qk=3 kN/m22.2.3单立杆竖向承载力:N=1.2(NG1k+ NG2k)+0.851.4NQk=1.2(Hgk1+4gk2lalb/2)+0.851.4n1qklalb/2=1.2(7.50.1355+40.351.651.5/2)+0.851.4131.651.5/2=7.7164

8、 kN2.2.4立杆地基承载力计算 pfg 即51.443 kN/m2fg=125 kN/m2满足要求式中 p-立杆基础底面的平均压力:p=N/A; N-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轴向力设计值:取N=17.31kN; A-基础底面面积: 取A=0.50.3=0.15;fg-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g=kcfgk=0.5250=125 kN/m2;kc-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对碎石土、砂土、回填土应取0.4,对粘土应取0.5;对岩石、砼应取1.0;fgk-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采用250 kN/m2;2.2.2脚手架基础经验收合格后,应按要求放线定位。2.3 搭设措施 2.3

9、.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2.3.2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2.3.3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垫板宜采用长度不小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或方木。2.3.4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混合使用;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它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且应符合下列规定:a.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各接

10、头中心至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固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 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2.3.5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宜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宜用对接扣件,也可采用搭接。对接、搭接应符合下列规定:a.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各接头至最近主接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

11、的1/3。b.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c.纵向水平杆应作为横向水平杆的支座,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2.3.6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接点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主接点处 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 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宜根据支承脚手板的需要等间距设置,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装饰面的距离不应大于100。2.3.7纵、横向扫地杆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2、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也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2.3.8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连墙件布置最大间距应符合下表:脚手架高度竖向间距(h)水平间距(La)每根连墙件覆盖的面积()双排50m3 h3 La40 连墙件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a.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b.应从底层第一步纵向水平杆处开始设置,当该处设置有困难时,应采用其它有效措施固定;c.

13、宜优先采用菱形布置,也可采用方形、矩形布置;d.对于高度在24m以下的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e.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连墙件的构造必须符合下列规定:a.连墙杆或拉筋宜呈水平设置,当不能水平设置时,与脚手架连接的一端应下斜连接,不应采用上斜连接;b.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可靠地顶在砼圈梁、柱等结构部位。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2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的钢筋;c.当脚手架下部暂时不能设置连墙件时可搭设抛撑。抛撑应采用通长杆件与脚手架可靠连接,与地面的

14、倾角应在450-600之间,连结点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抛撑应在连接件搭设后方可拆除。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 Nl= Nlw +N0 =1.13+5=6.13 kN式中 Nl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kN); Nlw-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Nlw=1.4kAW=1.13;k-风荷载标准值,k=0.3zso=0.025kN/【z为风压高度变化系数,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取1.14;s脚手架风荷载体形系数,按扣件式钢管脚手架规范(JGJ130-2001)取1.3,为挡风系数,按(JGJ130-2001)取0.08;o 为基本风压,取0.30kN/】N0-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产生的轴向力,双排脚手架取5kN。 AW-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面的迎风面积,按最大覆盖面积31.832.0=32.4考虑。 连墙件轴向力设计值应小于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RC。=8kN,Nl=6.13 kN 8kN,满足要求。 2.3.9剪刀撑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每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