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067760 上传时间:2023-11-13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4.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doc(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培养人才最重要的是培养创造能力。创造思维是构成创造力的核心内容之一。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教育也是这样,只有具有创新思维的教师,才能潜移默化出创新思维的学生。那创新又该如何培养呢?一、开启创造思维之门 有时侯我们会问自己:我们有没有创造力?在现实生活中要敢于大胆进行自我评价。既要敢于肯定自己的现有知识才能,也要敢于肯定并挖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提高自己,创新自我。发明创造是一种创新活动。发明就是创制新生事物。如果,一个人他具有了提供新设想、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我们就认为他有了创新的能力。创造力是在创造性活动中形成和表出来的。然“人人是创造之人”,是不是我们可以高枕无忧了呢?只要

2、经过努力,就会有发现、有发明、有所作为了呢?显然不是这样的。有良好的先天素质,然更需要后天的教育与训练,尤其是他自己的磨练,才有可能成为真正的诗人。创造力也是这样,虽然人人都有创造潜力,如果你不去开发自己的创造潜力,它永远不会显露出来,就会被埋没,就像有好嗓子不会运用而马上就跑去唱歌一样。只有相信自己具有“创新”能力,你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激活。待具有了创新思维后,能力的出现也就只需通过努力即可水到渠成。二、培养创造能力、热爱教育,关注教育,享受教育 我们都知道,艺术和文学创作都必须源于生活,只有源于生活的东西才是具有生命力的东西,才能为人们所熟知所接受。其实,创新也是一样,创新的灵感从哪里来,

3、它也必须从生活中来,它不可能凌驾于生活之上,更不可能是梦幻的虚无飘渺的东西。 我们只有热爱教育事业,并时时关注学生的成长,而且要好好掌握其成长规律和心理特征,适时引导,适时创新。这样我们创新的灵感源泉才会永葆青春,永不枯竭,我们的教育事业也才会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教育也要做到“取真理,利新法,教新生”。创新,没有扎实精深的专业知识不行,没有丰富的教学体验不行,没有艺术的概括表现也不行,不了解掌握学生更不行。.引领创新、正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一般被视为智慧的最高形式。它是一种复杂的能力结构。在这个结构中创新思维处于最高层次,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特性。创新

4、能力实质就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创新能力还包括认识、情感、意志等许多因素。创新能力意味着不因循守旧,不循规蹈矩,不固步自封。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创新将成为未来社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创新人才将成为决定国家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创新的教师才能创造出创新的教育,教育的创新,将为一个国家提供一个世纪的创新人才。创新首先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顽强的创新精神。所谓创新意识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所谓创新精神就是强烈进取的思维。一个人的创新精神主要表现为:首创精神、进取精神、探索精神、顽强精神、献身精神、求实精神。其次,创新还要有创新能力。创新能

5、力是指一个人产生新思想、认识新事物的能力,即通过创新活动、创新行为而获得创新性成果的能力。第三,要创新就必须认同两个基本观点,即创新的普遍性和创新的可开发性。创新的普遍性是指创新能力是人人都具有的一种能力。如果创新能力只有少数人才具有,那么许多创新理论,包括创造学、发明学、成功学等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在教学中有意识培养创新能力没有想像就没有创新。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创新的实质是对现实的超越。要实现超越,就要对现实独具“挑剔”与“批判”的眼光,对周围事物善于发现和捕捉其不正确、不完善的地方。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问难是探求知识、发现问题的开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在日常教学中经常有意识的观察和思考一些问题,通过这种日常的自我训练,可以提高养高素质人才是我国教育的目的,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是高素质人才的一个重要特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