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067661 上传时间:2023-10-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写对话》习作指导课教案及反思(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思维快乐习作 教例反思学写对话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二度开发)黄岛区新世纪小学 郭蕾【教学规定】1、借助句子的分析,初步懂得写对话,一是要写清晰说的什么;二是要写出提示语,注意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和语调等。2、理解例文中写人物之间的对话时的段落划分特点。、创设情境,根据提供的情境材料,让学生按照规定,练习写对话。【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掌握写人物之间对话的措施。难点:把提示语写具体,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教学准备】1、实物投影 课件2、请一名同窗与教师进行对话情境表演,提供写作训练材料。一、情景引入1、多媒体出示:我回来了。 (1)请同窗们看大屏幕,这儿有一句话:我回来了。谁能用不同

2、的语调读出来?你听后有什么感觉?指生答(快乐、伤心、愤怒、劳累) (2)师:刚刚是我们亲耳听到她的声音,从语调、表情里判断出来说话人的心情。但如果把这句话写下来,怎么才干使人明白说话人的心情呢?你有什么好措施?(加上表达表情、语调的词语)板书:表情 (3)出示句子:谁能加上一种表达表情的词(两个字和四个字的都可以)并读出来?(指答:兴奋、悲哀、兴高采烈、垂头丧气、大汗淋漓) 师及时点评、出示句子:加“动作词” 师:刚刚我们加了表达人物表情的词,感受到人物的心情,人物说话时除了表情尚有什么呢? 板书:动作出示句子:谁能再加一种表达动作的词?并读出来 (轻轻地推、抬着头扬起脸)及时点评:加上这个动

3、作词,让你有什么感觉?(就像亲眼见到那个人同样)3、小结:告诉人家这句话她怎么说的,什么动作,什么表情,什么语调,它有一种名字叫提示语。 板书:提示语(师:说话加了提示语,读起来就像亲眼看到那个人或亲耳听到那个人的声音同样。这就叫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过渡:提示语的位置是不是同样的呢?)4、提示语的位置:出示句子观测 (1)请同窗们观测一下提示语的位置有什么变化?师:如果写对话时都采用一种形式,读者会觉得枯燥。如果提示语位置变化,形式会更活泼些。同窗们的这个发现,对我们写对话也很有协助。()标点(再看,由于提示语的位置不同样,“说”背面的标点符号也有变化。有什么不同?)5、小结:刚刚通过学习

4、了如何写好人物对话(板书:学写对话)。要把人物写得生动形象,就要关注提示语,写提示语注意突出人物说话时的动作、表情、语调等。还要注意提示语位置的变化。(设计意图:这是根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的教学目的设定的, 在认真研究教材之后,我们拟定了这次习作教学的目的:学会在写对话时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同步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材中提供的例文不能让学生布满爱好、快乐体现。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文字游戏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通过在话语的前面逐渐加人物表情、动作等提示语,同步理解提示语位置的变化,明确写对话时用上提示语的技巧。环节简洁,学生感爱好,易于接受。)二、例文欣赏(过渡:写好对话还要注意什么呢

5、?)、打开习作四1页:默读文章,观测对话,在段落划分上有什么特点。学生默读回答 简评 板书:分段(设计意图:以课本例文为训练点,明确对话时段落划分的特点:每一种人说完一次话作为一种自然段。例文直观鲜明,一目了然,示范作用大。)三、观看表演,创设情境1、师生合伙表演“哑剧小品”2、动笔写作:谁提示一下同窗,写作时要注意什么?(师:抓紧时间,教师给你15分钟时间,看谁写得又快又好。)3、师巡视(拿小本子发现共性问题:长处,缺陷,圈划学生好词佳句)(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过文字游戏引入,明确写好对话的技巧后,然后通过师生合伙“哑剧小品”为学生当场提供写作的素材。形象直观的表演,学生爱好浓厚,可操作性、指

6、引性强。)四、交流作品,品评欣赏。1、出示:星级评价 2、谁乐意起来读自己的作品给同窗听?指生读作文,师评3、总结巡视中发现的优缺陷。4、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如果作前指引过多,对学生的习作来说,也许适得其反。作前指引虽然会打开一部分学生的思路,但往往也会锁住另一部分学生的想法。因此我们倡导作前指引简朴适度,注重作后的讲评指引。教师集体交流学生作文,指出哪里写得好,就该这样写;哪里写得不好,该怎么改。这样的指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有针对性、实效性。)板书设计: 学写对话提示语 动作 表情 变化(标点)分段教后反思:学写对话课后感受在研究学写对话这节习作指引课的过程中,我对习作教学有了

7、自己的感受与结识。 一、对于教材中命题作文的结识。习作教学要想让学生布满兴致,切实形成能力,发明出我们抱负中的精彩,那必须对“命题作文”进行二度开发,也就是发明性地使用教材。教材中的命题作文所提供的其实只是一种习作的范畴。环绕这个范畴,使教者可以精确把握习作训练的目的。目的明确之后,至于习作的内容和题目,则完全不必拘泥于教材,只要能达到目的,并且收到更好的效果,完全可以选择其他途径。这节课我是根据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4的教学目的设定的,课本上的习作是先呈现乌鸦反哺的例文,然后出示了三幅图片:小白兔和妈妈采蘑菇、小朋友到商店买文具、污染的河流中小鱼与空中小燕子对话。让学生读例文后根据图片内容写一

8、段对话。在认真研究教材之后,我们拟定了这次习作教学的目的:学会在写对话时加上恰当的提示语,学会写对话时分段。同步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教材中提供的图片内容并不能让学生布满爱好、快乐体现。因此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大胆创新,通过文字游戏引入,让学生在游戏中明确写好对话的技巧,然后通过师生合伙哑剧小品为学生提供写作的素材。从课堂教学效果来看,这样的教学设计生动、鲜活,充足激发了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易于动笔,从最后学生的习作来看,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二、习作指引作后重于作前。在实践中我们结识到,如果作前指引过多,对学生的习作来说,也许适得其反。作前指引虽然会打开一部分学生的思路,但往往也会锁住另一部分学

9、生的想法。因此我们倡导作前指引简朴适度,注重作后的讲评指引。教师集体交流学生作文后,指出哪里写得好,就该这样写;哪里写得不好,该怎么改。这样的指引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更有针对性。这就是“以学定教”。 三、如何激发学生习作的欲望。“作文要走向生活,从生活中汲取源头活水。”殊不知,小朋友时时到处都存在于新鲜动态的生活中,每天都栖居在“生活”之中,只是缺少发现。因此,在平时的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看到小朋友写作时无话可说,习作时内容空洞。只要我们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去发现,去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小朋友的言语和情感就会喷涌而出。而如何结合年级习作任务以及学生的特点创作合适的情境进行习作教学,是学生易于动手,乐于动笔,有话可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值得研究思考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