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06764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59 大小:2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中药材加工项目可行研究报告(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扶持方式:财政补助项目类别:加工项目(其它)项目代码:*市*县500吨中药材加工新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单位:*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项目建设地点:*市*县*镇可研报告编制时间:二九年十一月二十五日 / 文档可自由编辑打印目录第一章总论1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1 概况11.1.2 财务状况2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21.2 项目基本情况31.2.1 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3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3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31.2.4 土建工程41.2.5 建设期限4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51.2.7 项目效益6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71.4

2、综合评价7第二章 背景及必要性92.1 项目区社会经济状况92.2 本行业及关联产业发展现状92.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0第三章 项目选址与建设条件123.1 建设地点选择123.2 建设条件123.2.1 自然条件123.2.2 政策、资源、科技支撑条件133.2.3 基础设施条件16第四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184.1 市场分析184.1.1 市场供求现状及前景分析184.1.2市场竞争优势分析194.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204.3 市场风险分析214.3.1 市场风险因素分析214.3.2 防范和降低风险的对策21第五章 建设方案22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25.2 建设规划和布

3、局22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35.4 技术(工艺)方案235.4.1 技术路线及流程235.4.2 品种及主要技术来源的可靠性和可得性255.4.3 主要技术参数255.4.4 物料平衡分析265.5 设备选型方案275.6 主体工程方案295.7 辅助工程及其它工程方案305.8 实施进度安排30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及节能减排措施316.1 环境影响316.2 节能减排措施326.3 环境影响评价及审批33第七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57.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57.2 劳动定员377.3 管理措施377.4 技术培训387.5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9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418.

4、1 投资估算依据418.2 投资估算418.2.1 总投资418.3 资金来源428.3.1 中央财政资金428.3.2 地方财政配套资金428.3.3 自筹资金及来源428.3.4 银行贷款及筹措情况428.3.5 其他438.4 财政资金的使用范围43第九章 财务评价449.1 财务评价依据449.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459.2.1营业收入459.2.2营业税金及附加45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469.3.1 单位产品生产成本估算469.3.2 项目总成本估算469.3.3 经营成本估算469.4 财务效益分析469.4.1 盈利能力分析469.4.2 银行贷款清偿能力分析4

5、79.5 不确定性分析479.5.1 盈亏平衡分析479.5.2 敏感性分析48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5010.1 壮大主导产业,促进结构调整分析5010.2 与农户利益联结机制分析5010.3 带动基地分析5010.4 带动农户及农民增收效果分析5010.5 带动就业分析5110.6 对比分析52附 录1一、附表:1二、附图:2三、附件:2第一章 总论1.1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1.1.1 概况项目单位法定名称:*市*中药材开发有限公司企业性质:股份制,股东由*、*、*构成。发展历程:*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7月,企业注册资金200万元。是一家集中药材的种植生产、加工及销售为一体的龙头

6、企业。公司多年来在各级地方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全体员工的努力,有了较大的发展,公司现有综合办公楼及初加工厂房1000多平方米,中药材仓库500多平方米,20亩的中药材种苗扩繁基地,80亩的种植示范基地,在全县15个乡镇建立了中药材技术指导站和中药材收购网点15个。2007年公司加工销售各种中药材900吨,销售收入800万元;2008年公司加工销售各种中药材1100吨,销售收入1250万元。主营业务:中药材种植及粗加工,主导产品:续断、天冬、云当归、附子等。人员结构:公司现有在职职工57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17人(从事技术研发的5 人),高职3人,中职9人,助师5人,管理人员4人,营销人员

7、4人,技术工人32人。获得的主要业绩、荣誉:2006年被*市人民政府评为“农业产业化经营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008年*市对龙头企业运行监测中被重新认定为“市级重点龙头企业”,同年,被*县林业局评为“林业产业县级龙头企业”等。1.1.2 财务状况2007年公司资产总额1144万元(数值采用四舍五入,下同)、固定资产549万元、流动资产507万元、净资产483万元、负债总额661万元、所有者权益483万元、销售(营业)收入985万元、净利润153万元、净资产收益率32%、投资报酬率13%、资产负债率58%。2008年公司资产总额1345万元、固定资产642万元、流动资产615万元、净资产647万

8、元、负债总额698万元、所有者权益647万元、销售(营业)收入1288万元、净利润163万元、净资产收益率25%、投资报酬率12%、资产负债率52%。1.1.3 法人代表基本情况*中药材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高宗亚,46岁,大专学历,经济师,长期从事中药材产品产业的生产、销售、经营,有丰富的经营管理经验。1982年从事野生中药材收购个体经营,成立*野生中药材经营部,曾任经理;1985年至2008年多年进行*中药材原料产品的收购,濒危中药材品种的引种种植,中高档中药材品种的示范开发、初加工及中药材销售市场的开拓等。无破产、银行欠资等不良社会形象和诚信问题。1.2 项目基本情况1.2.1 项目名称

9、、建设性质及建设地点项目名称:*市*县500吨中药材加工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初加工生产线建于*县*镇南华村,中药材天冬、续断种植布局于*、*等乡、镇。1.2.2 产品方案及规模公司在原有基础上新增生产能力500吨/年,新增初加工产品的种类、产量、产品为中药材天冬、续断、龙眼、花椒等。其中:天冬42吨/年、续断315吨/年、龙眼100吨/年、花椒43吨/年,合计年产500吨。1.2.3 品种、技术、设备方案本项目加工主要品种为中药材天冬、续断,技术来源为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该所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引种驯化,栽培和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拥有一批从事药用植物资源

10、引种驯化、繁殖、栽培关键技术研究及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等方面的专家教授,长期协作中药材种植科研等项目的技术研究、开发及其产业化开发。公司与该所签订了合作协议,因此技术及来源是可靠的和可得的。主要设备名称:风选机2台,振动筛2台,磁选机2台,清洗机2台,带式干燥机1台。1.2.4 土建工程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名称、类型及工程量:净选车间,砖混、钢屋面、单层厂房,500平方米;清洗车间,砖混、钢屋面、单层厂房,450平方米;干燥车间,砖混、钢屋面、单层厂房,450平方米;原料仓库,砖混,400平方米;成品库,砖混,300平方米;合计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1.2.5 建设期限项目建设期一年,2009年1

11、2月前完成项目申报、评审等工作;2010年12月完成初步设计方案审批;2010年3月完成建设准备工作;2010年4月争取各项工程全面开工,设备开始定货;2010年910月完成土建工程,加工生产线设备进入安装阶段;2010年11月完成设备安装并试运行;2010年12月竣工投产。1.2.6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一、投资结构项目总投资336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64万元、流动资金72万元。建设投资按概算法进行估算,估算建设投资总额为264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36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2万元,预备费用26万元。流动资金采用分项估算法估算为72万元。二、资金来源项目总投资336万元建设投资264万元,筹措

12、方案:申请财政补助资金76万元,公司自筹188万元;流动资金72万元,公司自筹32万元作铺底,其余流动资金40万元,向银行申请流动资金贷款。资金来源:财政资金:由于公司主要经营中药材,利润薄,积累少,但社会效益显著,为顺利开发该项目,申请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资金:申请省级财政配套23万元,市级财政配套3万元。自筹资金及来源:公司自筹资金220万元,其中,用于建设投资188万元,用于铺底流动资金32万元。1.2.7 项目效益经济效益:项目建成达产后,正常年销售(营业)收入911万元,利润78万元、增值税46万元。财务内部收益率(税后)21%、财务净现值(折现系数8%)215万元

13、、投资回收期6年(含建设期1年)。社会效益:公司在项目开发中,按照“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把几年来积累的经营、管理、技术应用到产业化开发中,公司建立原料生产部,实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联系责任制,指导农户种植,形成标准化、规范化、规模化生产,在产业的产、加、销,农、工、科、贸各相关环节形成了一个“互为依托,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共同体,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确定中药材的最低保护价,解除农民的产品“卖难”和“价格不稳”的后顾之忧,通过公司把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国际、国内外大市场联结起来,真正与农户形成互为依托、谋获“双赢”的“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经济利益共同体。项目以公司

14、所在地的*镇为中心,直接带动*、*等9个乡镇种植中药材续断、天冬1300亩。项目达产后,可直接带动*县*、等9个乡镇1000余户农民5000人增收224万元,户均增收2236元,人均增加纯收入447元。1.3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1、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22号;2、国家六部委联发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20022010年);3、云南省2010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4、*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纲要;5、2010年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参考大纲6、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中国计划出版社。7、国家相关规范、标准、法规等 。8、*县相关基础资料。1.4 综合评价经过分析,该项目可促进农业产业化调整,特别是为农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单一、产出率低而又适宜种植中药材的高寒山区农民,提供了一条增收致富的新途径。项目提出的建设内容及目标明确、可行,选择的品种合理,采用的加工工艺技术水平比较先进适用,项目组织管理措施得当;项目前期工作基础扎实,公司实施产业化生产线建设的基础较好;从项目经济效益分析看,有较好的经济效益,财务可行;项目的经费预算合理,符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