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067577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6.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学幽默,教学技巧.doc(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幽默,教学技巧1、我在讲激素调节时先和同学们讲的问题一般说来,使用兴奋剂的主要危害如下: 、出现严重的性格变化 、产生药物依赖性 、导致细胞和器官功能异常 、产生过敏反应,损害免疫力 、引起各种感染(如肝炎和艾滋病)危害主要来自激素类和刺激剂类的药物。特别令人担心的是,许多有害作用只是在数年之后才表现出来,而且即使是医生也分辨不出哪些运动员正处于危险期,哪些暂时还不会出问题。 蜜蜂的看法:我觉得兴奋剂的故事非常好,但如果以问题的形式提出来,我想效果会更好,这样会极大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讨论的。2、讲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时:平时头发被烧会有一股焦味,同学们知道是为什么吗

2、?这股焦味是SO2的味道,因为头发蛋白质里含有S元素!3、有讲水分代谢时,可用“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来引入新课4、讲色盲时我也可以讲道尔顿发现色盲的故意,他买双红色的袜子给妈妈作为生日礼物,而他的父母及姐姐们看到的是玫瑰红的袜子了,可是只有他与弟弟看的的袜子是灰色,从而他写了篇关于色盲的文章,使人们认识到色盲5、 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物环境的优美诗句赖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6、如讲保护环境一节时,上课了,老师一句话“今天先讲个故事”,全班鸦雀无声。“有个地方种植水稻,大米的质量很好,就是产量不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水稻越长

3、越好,产量也有所增加,当地的人都很高兴。但是,从1955年开始这个地方突然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病。病人起初腰疼,关节疼,不久就全身疼痛,连呼吸、吃饭都得忍受巨大的痛苦。可怕的是,有的人越长越矮。(有的学生笑起来)身体缩短,最多矮了30厘米左右(学生无人再笑,眼睛里现出惊疑的目光)。这是什么病呢?仅19631977年就死了207人。从死者遗体解剖看,病人外表好好的,可是体内骨折多的达70多处,(学生大吃一惊)后来找到了原因,抓住了罪魁祸首(学生急切想知道)。原来,在这个地方的上游建了一座炼锌厂。(学生议论,河水污染了)是的,工厂废水中含镉,这种水浇灌稻田,大米就含镉,人们长期食用镉米,就出现了上面的

4、悲剧。”近乎离奇的故事,使学生惊讶不已,产生巨大疑问,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课堂教学的“黄金时刻”来到了。“保护环境多么重要呀!”教师板书:保护环境。故事起到了牵线搭桥的作用,学生们在说笑议论中受到了教育。 7、讲“酶的特性”之前先做一个实验:把少量的新鲜动物肝脏剪碎放入试管,然后加入一定量的过氧 化氢溶液,试管中顿时发生剧烈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泡。这时再放入余烬木条,即可看到余烬复燃现象。用 这个有趣的演示实验导入酶的高效性的讲解,效果很好。 8、再如,讲“伴性遗传”时采用提问式导入课题:“咱们班有没有同学患色盲?”真巧,一个男生站起来说 他患色盲。我又问他家里还有谁患色盲,他说他舅舅也是色盲

5、。这时我告诉他们,我以前的一个男学生是色盲 ,他的外公也是色盲。学生们议论纷纷:“这是怎么回事?” 9、细胞工程导入:夏天快来了,最让大家感到可恶的可能就是蚊子了,被咬了后皮肤又痒又痛,同学们知道吗有一种草叫香茅草,采来后要晒干,燃烧后有一种香味可以用来熏蚊,可是它的烟很大。现在一位澳大利亚的科学家已经研制出了一种新型植物,叫驱蚊草。是一种纯天然及环保型产品,它含有香茅醛,散发出一种特殊的柠檬型香气,从而达到驱蚊的效果。同时还具有抗菌、除臭、抗忧郁、净化心灵、缓解紧张与压力的作用。它是通过科学家十多年的潜心研究、采用细胞工程技术,把天竺葵的原生质体与香茅草的原生质体进行融合培育而成的。那么它的

6、培育过程是怎样的?今天我们就研究这个过程驱蚊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目前已从澳大利亚引入中国。该产品已在澳大利亚、美国、日本、加拿大、台湾等地走进千家万户,可是现在有网站广告说有大量的驱蚊草种子及苗木出售,大家能不能用你学过的知识来分析一下,这会不会是假广告?(分析了染色体变异,生殖方式等。10、可结合生活中趣闻轶事,巧设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介绍“遗传”时,先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美国的一位舞蹈女明星,拒绝了许多风流潇洒的公子哥们的追求,却写信向长相普通,不修边幅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求爱。她写道:“如果我们结婚,我相信我们的后代一定会像您那样的聪明,像我一样的漂亮。”引出基因重组的课题请问:

7、“如果他们结了婚,她能梦想成真,遂其心愿吗?”同学们几乎同声回答:“可能的。”“为什么呢?”同学们议论纷纷,虽答不全,但对此都产生了浓厚兴趣。趁此时机,我再由浅入深,层层分析基因组合的特点和结果,同学们听来饶有兴趣,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11、在课堂教学中,我们适时地将教材内容与有关感性知识联系起来,通过列举事例或设疑的方法,唤醒同学们沉睡的记忆,使同学们的感性知识与我们所讲授的理性知识之间因撞击而产生“共鸣”。例如:在讲到根的渗透吸水原理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给农作物上的肥多了会产生烧苗现象?”;“为什么盐碱地里不适宜作物生长?”;在讲到食物中的成分时,可以向学生提问:“为什么我们

8、吃饭不能偏食、挑食?”等等。同时这样还会使同学们因找到了回答他们记忆中的“什么”的“为什么”而激发出更大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来。12、形象生动、丰富而幽默的教学语言,不仅有助于学生的思考、理解和掌握教材的内容,而且还可以起到打动学生的心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比如:讲到生物对环境的影响时可引用成语“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讲到遗传时可以引用俗语“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讲到变异时,可引用古语“橘生淮北而为枳”;讲到食物链时,可引用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讲到条件反射时,可引用成语“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谈虎色变”、“望梅止渴”等。这些词语既简洁形象,又通俗易懂

9、,同时还能引起学生思考的兴趣。此外,教师语言表达的清晰、节奏的轻重快慢、语音的高低起伏与语言的内在逻辑性,还可以激发学生的美感,为教学服务。13、“谚语”是社会上流传的固定语句,用简单通俗的话反映出某种经验和道理。在教学中,运用得好,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归纳了初中生物课本上的谚语十二条。 霜叶红于二月花 在气温下降,叶绿素分解消失的时候,叶子里面的糖分大量转变成为红色的花青素,于是绿叶变红了。 种地不上粪,等于瞎胡混 粪肥中含有多种丰富的无机盐,这句谚语强调了植物生长过程中施用粪肥的重要性。 大树底下好乘凉 大树下面的树荫,没有阳光照射,气温较低;大

10、树的蒸腾作用增加了周围大气的湿度;大树的光合作用增加了周围大气的氧气。 秋风扫落叶 落叶是温带地区的阔时树减少蒸腾作用,准备安全过冬的一种本领。 树怕伤皮,不怕空心 植物的生活有两种运输线。木质部中的导管,把根从土壤中吸收来的水分和无机盐,自下而上输送到叶里及植物全身。韧皮部中的筛管,把叶制造的有机物自上而下输送到根部及植物的全身。树干空了,导管并没有中断。树皮坏了,筛管被切断,根部得不到足够的有机物会“饿死”,直至整棵树枯死。 红花还需绿叶衬 花的生长需要绿叶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作为营养。 人有人言,兽有兽语 动物的“语言”是很丰富的。动物的活动、声音和气味等都能够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都是动

11、物的语言。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 蛇咬的惊吓和痛苦,在人的大脑皮层形成了条件反射。 龙生龙,风生风,老鼠生儿会打洞 说明了生物的遗传现象在自然界普遍存在。 一树之果有苦有甜,一母之子有愚有贤 强调了生物的变异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 “谚语”绝大多数是正确的,包含了一定的科学道理。但也有例外,需要仔细推敲。如“粪大水勤,不用问人”,就忽略了不同植物以及同一植物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对水肥需要量不同的客观事实,不符合科学种田的道理。14、我以前在讲到植物为什么要落叶时幽默了一下,我说那是植物的一种伟大的舍己为人、敢于奉献的精神,就像你们的父母为你们一样。15、我在讲授水分代谢的时候,给学生举了如下的一些

12、例子:糖拌柿子为什么会出很多的水?在青菜上洒水菜为什么会硬挺?16、我在教神经调节这一节时,我是用一个游戏导入的。游戏是:测量学生的反应速度。拿一把小直尺,叫两位学生到讲台上来测试。让尺子自由下落,看谁抓住尺子短,谁的反应时间就短。然后请他们分析这是不是体液调节,不是的话,那是什么?然后问他们为什么没有人能够抓住直尺的底端?从而导入神经传导需要时间,为什么17、我在讲到人和三大营养物质代谢的时候,在讲到酒精也可以提供能量时候,说“我们可以适当的饮酒,不能象某些人,喝啤酒太多伤肝,喝白酒太多伤胃,但是不喝酒伤心。”学生笑了。调剂了课堂。18、讲反馈调节.孕激素我甚至联系到月经19、在三大营养物质

13、代谢中,最后总结时候用一副对联:上联:家有金山银山,下联:不过一日三餐。横批:合理膳食。20、1.当我提问而没人举手回答时,我皱着眉头说:怎么?全军覆没? 2.提问时,如果仅有男孩举手而女生寥寥无几时,我说:你们女生是想给老师留几手吗? 3.学生起立回答问题时,一时紧张忘了答案,我说:我相信你会在沉默中爆发! 4.一次,学生起立时,不小心绊倒了凳子,“哐”一声吓了大家一跳,我说:多好的开场白!我想这声音肯定在提醒我们你的答案很精彩,不容错过,是吗?让我们洗耳恭听! 5.一学生连续两次回答正确,我说:呵!你现在是梅开二度啊! 6.一次公开课上,电脑突然出现故障,我急中生智,说:同学们,你们瞧,电

14、脑觉得累了,此刻正在生气呢! 7.一次,学生讨论问题,答案基本一致,我说:看来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8.一次,请学生朗读概念,这个学生站起来不停的清请嗓门,大伙都笑了,我说:没事,著名的朗诵家在朗读前都要做这样的准备! 10.下午第一节课,大家都很困。于是我说:现在郑重的告戒大家,千万不要有偷睡(税)行为,这可是违法的,大家哄堂大笑。21、讲到动物行为的调节的时候,用一个常见的现象:一群鸡妈妈带着它的子女们出去到野外找事物吃,这个时候来了一只大花狗,这时鸡妈妈就竖起羽毛产生攻击的动作行为,让学生思考是为什么,引入新课。22、我在将减数分裂时,我跟同学们讲,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大小相同的染色体(同源染

15、色体)开始约会了,从而引出联会。然后它们互相交换了“信物”即:同源染色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会交叉互换。23、讲到植物的激素调节的时候我会问大家,你们种过玉米没有,你们是不是一定要把玉米底朝下放到坑里,大家的答案肯定是不是。我有问,你有没有看到那棵玉米的根往上长啊,当然是没有,进而引出课题。24、知识点:自由水与结合水与亲水性物质事例:发面时打开水龙头接点自由流动的水,这些水就是自由水,加入面中,和好后,使劲拧面团,水没有滴落下来,哪里去了呢?原来面团中的淀粉,蛋白质,纤维素都是亲水性物质,水分子吸附在亲水性物质上,原来自由流动的水就变成结合水了。25、我在讲到生长素的运输方式的时候: 问你们家

16、的葡萄苗怎么培育的,学生都争先恐后的回答,这样既把形态学的上端和下端区分了,又把生长素的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6、我在上新陈代谢时引用下列材料:米虫不喝水春夏之交,你家贮藏的粮食里,常常会看到蛀虫在那里爬来爬去,蛀食大米、面粉、玉米和豆粒等等。以粮食为食的蛀虫很多,主要有谷蠹、谷象、谷蛾、蚕豆象、绿豆象等等。幼虫蛀食谷物的内部,成虫能啮食谷粒。有一种黑色、体长、尖“鼻”长“嘴”的米象,它专门把米粒蛀成一个个的小洞。还有一种米蛀虫,是麦蛾的幼虫,乳白色,在米里蠕动着,能把蛀过的米粒粘成一团。它在米堆里悠闲地生活,不愁吃,慢慢化作蛹,再变成会飞的小麦蛾。一切生物的生命过程,都离不开水,水是生命的源泉。米蛀虫吃的是干谷物,为什么不会干渴而死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