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与人生故事.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67220 上传时间:2022-11-3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6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哲理与人生故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哲理与人生故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哲理与人生故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哲理与人生故事.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哲理与人生故事.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哲理与人生故事.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哲理与人生故事.doc(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哲理与人生故事1盲人点灯有一个盲人走夜路时,手里总是提着一个灯笼。别人看了很好奇,就问他:“你眼睛看不见,为什么还要提灯笼呢?” 盲人说:“我提灯笼不是为自己照路,而是让别人看到我、不会碰到我。”为别人照路,也照亮自己。孟子云: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帮助别人,实际上就是帮助自己。这绝不仅仅是简单的因果报应,而是做人的根本。点评:利己和利他是人生经常遇到的一对矛盾。最佳的选择应该是在利他中实现利己。虽然这样不是直接帮助自己,却是间接地帮助自己。2民政局科长不给妻子办低保的规则意识河南开封市长风花园的很多居民,谁也没有想到,多年来,为他们每天扫地的环卫工,曾被他们亲切地称为“老董师傅”的人,竟然是一

2、位区民政局的在任科长董立太。董立太为何不利用自己的职权为自己牟私利?按他的话说,他不能昧着良心用手中的职权为自己牟私利。这是一种可贵的自律。如果换一个角度看,董立太如果真的为他的妻子申请了低保,会有人举报他吗?按照现实的经验来看,知道的人恐怕很少,更谈不上举报了。董立太的自律来源于他有着超强的规则意识,自己的妻子够不上低保的条件,即便是自己手中有权力,也不能滥用。从这个角度上说,我们很是赞赏董立太,可是这次是董立太,试想,假如换作另外一个人,会是同样的结果吗?我们很难保证,每一个人都能够像董立太那样,具有很强的规则意识。 3为民撑起一片天-陈淳先进事迹刘树义,是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桃源新村小区的

3、普通居民。他怀着激动的心情,跟大伙讲述了“党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陈淳的先进事迹:陈淳历时3年,接待上访100多人次,为小区570多户居民解决回迁安置事宜。陈淳真心实意为老百姓办事,老百姓就是把心掏出来都愿意呀。刘树义这样说。不能忘记,2005年3月8日,桃源新村小区好几百人敲锣打鼓,扭着秧歌,抬着三块民心匾穿街过巷,两块写着“执政为民、心系百姓”送给市委、市政府,还有一块特意送给陈淳,上面刻的是“党的好干部、人民好公仆”,这10个大字是桃源新村小区广大居民的共同心声。4.“职场利他主义制售套鞋(胶制的雨靴)亚当斯密的观点可以借助于很生动的事例来理解。我曾经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中国农村生活过

4、,那个时候,哪个农民如果有一双套鞋(胶制的雨靴),就是值得炫耀一番的财富,亚当斯密的利己促进公益最大化的理论,可以借助于套鞋来理解。张三因看到全国9亿农民没几个人穿套鞋,投资将有大钱可赚,于是,建了一个年产10万双套鞋的工厂,假设他每双卖10元钱10元钱在那个年代可是个了不起的大数目,就能净赚5元。这样,9亿农民中只要有10万人能买得起,他一年毛收入100万,净赚50万。不用说,发了。李四见张三做套鞋能赚这么多钱,就也建了一个套鞋厂,也能年产10万双。但全国9亿农民中只有10万人出得起10元钱买这种鞋,假定市场两人均分,这样,两人就各有5万双卖不出去。卖不出去怎么办呢?只有降价。降到8元左右吧

5、,结果20万双全卖出去了。虽然张三李四从每双鞋上赚的少了,但利润还是相当可观。为了赚更多的钱,仅仅这个极端自私的目的,两人就又扩大了再生产,把套鞋的产量各自增加到100万双,同时,王麻子也来建套鞋厂,还有其他的人也拥进这个市场,全国的套鞋年产量很快达到1亿双。为了把仓库里的鞋子都卖出去,价格不得不一降再降,降到4元表面上看,跌破了原来的成本价,虽说每双的价格下降了六成,但规模大了,成本也跟着降了,同时,由于市场前景广阔,使套鞋的生产技术不断进步,成本由原来的每双5元下降到每双2元。张三原来年产10万双,净赚50万,现在年产100万双,能赚到200万元。对于产商来说,他充分满足了一己之私。随着价

6、格持续下降,全国现在有1亿农民买得起4元钱一双的套鞋了。这样,张三等人从极端自私的目的做出的投机行为,就造福了亿万贫苦的农民。试想一想,如果不允许和鼓励张三们满足一己之私,农民们是不是仍然会把套鞋当成珍视的财产?点评: 个人从自私自利角度出发做出的种种努力,最后增进了社会公益的总体提高,个人越是为实现自己愿望努力得多,社会从他的行为中间接的利益也越多,这,就是亚当斯密的利己主义理论的精髓。也是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之所以能促进繁荣的奥妙所在。5人人保护环境,个个平等受益!今年6月5日是第38个世界环境日,世界环境日是一个国际性的环境保护纪念日。2009“世界环境日”主题为:“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

7、对气候变化”,中国环境保护部5月22日发布了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主题定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环境保护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中国主题为“减少污染,行动起来”,旨在引导公众关注污染防治,积极参与到节能减排工作中来。今日上午,为积极响应今年“六五”世界环境日主题,鼓楼区鼓东街道开元社区在万霞广场开展了“人人保护环境,个个平等受益”的上街环保宣传活动,工作人员向往来的群众发放了环保宣传单,呼吁更多的人行动起来,减少污染,倡导资源回收再利用和环保时尚健康生活理念,增强人们的环保和资源节约意识。 6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物权法的出台3月16日,全国人大表决通过物权法草案。不知

8、是巧合还是故意安排,这期间,在全国的各大论坛上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帖子,帖子的内容是:重庆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的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一栋二层小楼,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网友将其命名为“史上最牛的钉子户”。这条新闻的出现,顿时产生出剧烈的反响,很久以来一直是城市建设热点的拆迁与“钉子户”问题,又一次以水入油锅的声势爆炸开来。全国各大媒体纷纷跟进,一场关于物权与“钉子户”的争论,在全国范围内展开。围绕“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和颇有些黑色幽默意味的孤岛房子,不同的人根据自己所处的不同立场,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这些看法甚至尖锐对立着。在评论物权法出台的时候,许多论者举出包括印度的高速公路因产权

9、纠纷没有一条是直的;日本东京成田机场因为钉子户谈不妥拆迁条件而让跑道改道;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强拆磨坊而被法庭判败诉等,来说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这一道理。从10月1日开始实施的物权法,为改善这种结局提供了法律性的条件,我们不能指望所有积累问题解决起来会一蹴而就,但至少已看到良性解决这些矛盾的机制性机遇。也只有在法律的基础下,通过互敬互惠的协议,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拆迁中遇到的种种问题。而每少一分争议和矛盾,我们的社会离和谐就更近了一步。7啤酒专卖记者在辽宁省盘锦市大洼县采访时发现,虽然商店里酒的品种不少,但简装的啤酒大多只卖一种当地生产的辽河啤酒。不许卖外地啤酒的是一个名叫大洼县专卖事业管理局的

10、部门。在该部门颁发给经营酒类的业户的许可证中,在经营品种一项中明确地标注:地产啤酒,也就是辽河啤酒。8下抽烟任务是地方保护主义育出的怪胎湖北公安县政府对所属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服务中心,有关抽什么烟、抽多少、完不成任务如何处理等,出台了“红头文件”予以“明文规定”。据此,全县一年计划抽烟23000余条,价值近400万元。该县有关人员解释说:公安县每年烟草税收流失很大,出台指导性意见意在引导公务人员为地方经济做贡献。三年前,湖北汉川市政府办通过红头文件给市直机关和各乡镇农场下达喝酒任务,“糊涂酒”遭遇舆论炮轰;去年,贵州德江县委县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全县干部职工到本地新开发的 “扶阳古城”旅

11、游;今年,山东潍坊市寒亭区政府下发红头文件,要求副科级以上干部替开发商卖房,一些地方“红头经济”反复 “踏入同一条河流”。9英国政坛“骗补门”一张小小的报销单引发英国政坛大震荡,议长、大臣、首相,200多名官员榜上有名。装修费、清洁费、狗粮费,报销种类五花八门,辞职、解释、道歉,这场丑闻将会对英国政局有何影响?幕后揭秘者公布信息,英国媒体紧盯不放,全盘曝光,法院下令公开议员公款报销全部细节。1/4的选民将改变自己支持的政党,改组内阁,制定议员行动守则。打开英国政坛“骗补门”,为什么小小的“骗补门”会引发一系列的政治动荡?因为欧洲人做事情有板有眼,讲究依法行事,依法行政。在老百姓眼里,你虽然是买

12、点狗食,不过是几个英镑的事,按说是不足为道的,但是你是政治人物、你是议员,你是属于上流社会的一部分,你这些用了纳税人的钱,哪怕花出一分钱,不要说是一英镑了,老百姓都要监督你,因为老百姓有知情权,也有被告知的权利。10大公无私舍己为人武汉万国旅行社的导游朱新平朱新平,女,是武汉万国旅行社的一名导游。她业务精堪,有一颗善待客人火热的心。8月11日8月14日,作为该社36人团队观光韶山、张家界旅游全陪的她,对客人负责,使客人100%的满意。值得一提的是,13日下午,观光团的客人徒步黄石寨下山,在观看“天桥遗墩”时,该团游客王利群先生一不小心滑倒,朝着万丈悬岩滚去,此刻,周遍的人全都惊呆了,说时迟,那

13、时快,朱新平从队伍后的40多米飞弛前去护救,幸好王利群先生一手攀住了一棵树,在朱新平和众人的搭救下才脱离危险,免除了一场重大伤亡事故。朱新平她那不惧危险的敬业精神、舍己救人的精神,是我们每一个导游学习的榜样。15梁声翕老人资助贫困生老人叫梁声翕,今年74岁,是河南师范大学的退休校医,民盟会员。从1996年开始至今,她用自己不多的退休金资助贫困大学生,累计达2万余元。11年来,她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中已有4名考上研究生,目前还有7名在领着她发的“补助”上大学。 据老人讲,1952年她就患了骨结核病,现在病毒已扩散到了全身。“这么多年,有好多次病得昏迷不醒,都是学校的老师和医生们照顾我,才活到今天。”

14、梁声翕老人说,“我别的也做不成,就只有资助一些贫困学生,也算是对社会的一点回报吧。”梁声翕老人还多次表示“将来我不在了,帮我把遗体捐出去。” 11英雄永生,大爱长存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以身殉职的邱光华、李月、王怀远、陈林、张鹏,5名机组人员来自成都军区某陆航团。51岁的机长邱光华,即将退休的他其实本可不参加这次救灾的飞行。地震发生后,团党委决定让他负责地面指挥。但他坚决要求到救灾第一线,他说:“这一带地形复杂,我经验比较丰富,应该到最前线去,而且,我还能多带带年轻同志,让年轻的飞行员们尽快成长起来。”年轻的飞行员李月和空中机械师陈林,也都是主动请求执行这次飞行的。就在失事前,他们分别执行了11

15、个和44个架次的救灾任务,不仅承担着副驾驶和机械师的职责,而且要照顾伤员、观察地形,每一次飞行结束,都疲劳得倒头就睡。李月说:“看到一架直升机装不下多少名伤员,我心里特别难受,恨不得从早到晚不停歇地飞行。”邱光华的妻子李弟燕在得知丈夫牺牲的消息后说:“我能接受这个事实,他是为了抗震救灾、为了救别人的性命牺牲的,我感到很光荣” 12十三位唐山农民宋志永、杨国明、杨东、王加祥、王得良、宋志先、王宝国、王宝中、曹秀军、尹福、宋久富、杨国平、王金龙十三位唐山农民,年龄最大的62岁,最小的19岁, 他们都是自发去灾区救灾的农民兄弟。2008年初,特大雪灾袭击了华南地区,湖南郴州成了一座冰雪中的孤城。没有

16、上级的号召,也没有组织的要求,河北唐山13位农民除夕那天,租了辆中巴车出发,顶风冒雪来到灾区参与救灾。他们自己准备了工具,初二上午赶到郴州电力抢险指挥部,成了湖南电力安装工程公司一支编外“搬运队”,每天起早贪黑、踏雪履冰为抢修工地扛器材、搬材料、抬电杆。在救灾了16天之后,2月23日,这13位农民兄弟离郴返乡,许多郴州市民在得知这一消息后,自发地赶来为他们送行。他们的大爱精神,被郴州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的称号。5月12日下午,在得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宋志永和12位兄弟商量后,几经辗转来到灾情最重的北川县城,成为最早进入北川的志愿者之一。他们用最原始的方法铁锤砸、钢钎撬、徒手刨,不断寻找幸存者。只要哪里需要,他们就赶到哪里。他们与解放军、武警战士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