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43064471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仁政民本思想溯源文 /曾子镛在中国,“仁政”和“民本”起于何时何人?怎么演进和发展?翻开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部中国文明发展史和中国人的进化成长史。一、关于“仁”。说文上说:“仁,亲也,从人二。古文仁,从千心,或从尸。”郑玄注中庸“仁者人也”。又说:“人也,读如相人偶之人,以人意相存问之言。”所谓“相人偶”,即互相人偶之,亦即互相亲爱的意思。因此而认定,仁是人与人相互的之间的一种关系,一种行为。最先阐释“仁”的是儒家开派始祖孔子。他对“仁”有不少宏论。“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之“仁”内容极其宽泛,多为个人品德(品性)修养问题。论语开篇学而即有“君子务

2、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似乎“仁”之根本在于“孝悌”,此说即便有不当之处,但孔子对“仁”的论述不少是由此而阐发开的。同章又言“巧言令色,鲜矣仁”,“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汎爱众,而亲仁”,从以上言论可以看出,“仁”在孔子的眼中是一个如何做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前提条件)的问题,与大学一再言及的“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有相契合之处。孔子的这一思想尤其凸显在回答“仁”为何物的问题上,其弟子就“仁”曾多次提问,但孔子的答案从不相同。颜渊问仁,子曰:“克已复礼为仁,一日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已,而由人乎哉?”

3、颜渊随而问具体做法,孔子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这是孔子对“仁”的一种解释。显而易见,这里的“仁”是个人品性问题,而不是一个社会问题,它强调的是个人行为准则,即修身问题。樊迟曾三次问“仁”,孔子在颜渊中曰“爱人”;雍也中云“仁者先难而后获,可谓仁矣”;子路中说“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虽之夷狄,不可弃也”。可见“仁”之意义因时而异,虽然三次回答各不相一,但其主旨却还是告诉樊迟做人的道理,即如何达“仁”。孔子曾云“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又曰“刚、毅,木、讷,近仁”,又说“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即“恭,宽,信,敏,惠”,这里仁与道、德、艺、恭、宽、信、敏、惠是

4、同等的,而这些在孔子的言论中都是个人修身目标。谁能做到“仁”的要求,便可称为“仁者”,所以孔子对“仁”的解释还有“仁人”的意思,“微子去之,箕子为之奴,比干谏而死”,孔子曰“殷有三仁焉”;“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二、关于“仁政”。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政”?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他认为“政”就是正直、刚正、正确、正派、正宗、正道等等。你如果首先自己做得正确、行得端正,别人还敢不跟你学走正道?孔子又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意思是,你自己身体力行做得好,走得正,不说人家也会听;如果你自己做得不好,

5、不走正道,就是强行下令,人家也不听不服从。他还有一句类似的话:“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同上)就是说,你自己的身不正何以去正人呢?这里,孔子训“政”为“正”,说明政治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道德教化,即使君民俱“正”。统治者正己则能正人,“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论语?颜渊)还要求当权者遵守恭、敬、惠、义等道德原则,即“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强调身教重于言教。孔子德政思想的提出是基于对人的尊重和对人性的信赖,也正是对人的主体价值作了肯定之后,才会以人的内在德性去融洽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以外在于人

6、的人为的法则来维系人际关系。“仁”与政结合便是“仁政”,主体偏向于政治范畴;与礼、义、智结合则是个人修养问题,更多的属于道德范畴,而道德是个人自愿的行为而不具备强制性。德治与仁政,在孔子和孟子看来都是以个人修养为前提的,如果能落在实处,而不流于形式,当然有它的作用。而“仁政”就是在这个基础上提出的。它的创始和奠基人就是孔子的继承人孟子。“仁政学说”是孟子政治思想的主体。“仁政”的哲学理论基础是“性善论”。经济基础就是“井田制”。滕文公上对此有详细记载。滕文公使毕战问孟子关于“井田”之事,孟子云“子之君将行仁政,夫仁政,必处经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井田制的实行,可以得民众,可

7、以招仁人,从而可以实现王道,即仁政。孟子仁政的政治基础也可说现实基础即民本思想。孟子憧憬西周的王政,但并不仍停留在孔子的方法上,必须对孔子所言的“郁郁乎文哉,吾从周”的方法与途径加以改进。孔子有“苛政”之说,也要求当权者“使民以时”,也说过“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孟子的“仁政学说”是对孔子“礼乐”追求的扩充,是对孔子“苛政”、“德政”的发展。孟子“仁政思想”内涵分三个方面:经济方面有制民之产、薄其税敛、不违农时发展农业生产、坚持社会分工重视商业,其目的在于富民,有王(统治)天下的物质基础;政治方面要求以身行道、宽猛相济、与民同乐、选贤举能,这是仁政的直接成果;教育方面主张礼治

8、德教。孟子认为任何执政者只要愿意,都能实行他所说的“仁政”。梁惠王初见孟子即言何以利其国,孟子对之以“仁义”,后进之以“王道”,即“仁政(王政)”,行此“而不王者未之有也”。滕文公下载万章担心宋以小国行王政,而“齐、楚恶而伐之”,孟子则对曰:“苟行王政,四海之内皆举首而望之,欲以为君,齐、楚虽大,何畏焉?”毫无疑问,孟子的“仁政学说”是由孔子的“德政”提升而来的,在孟子看来实施“仁政”在战争动荡时期能达到“王天下”的目的,当然这一“学说”也没有最终实现。然则何以儒学“仁政思想”又经久不衰?“仁政学说”的道德含义,正是孔孟之学经千年而不灭的原因之一。在一统太平时期实行“仁政”能出现治世,治世在百

9、姓的眼里,即是好皇帝施行仁政的结果,而乱世则是暴君带来的恶果,皇帝的好坏即谁勤于政事,替天下苍生着想,布惠天下,行仁政。三、关于“民本”思想的渊源。商周以前的原始民主风尚和人道主义,以及早期社会的重民保民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本精神,同时也促成了中国早期社会的人本主义特色。远古之时,“钻木取火,以化腥臊”,燧人氏能让人民“饭熟食”是对“民本”思想的践行;“构木为巢,以避群害”,是有巢氏能让人民“安居”而对“民本”思想的践行。黄帝为民操劳,得民心,顺民意,颛顼“养材以任地治气以教化”;帝喾“顺天之意,知民之急,取地之材而节用之,抚教万民而利诲之”;帝尧“九族既睦,便章百姓”;舜能“举八恺

10、,内平外成”;禹为治理洪水,造福于民“乃劳身焦思,三过家门而不入”。“民本”思想自有史以来,就有萌芽可见。在五帝的重民、爱民之后,出现了夏桀、商纣的轻民和虐民,汤武革命的发生则使统治集团对民本政治有了更深刻的感触,商周政权的转移催化了民本思想的诞生。周人借鉴“殷鉴”之教训,开始怀疑“天命”,进一步看到了“民本”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民就必须“先知稼穑(种田)之艰辛”,要做到“怀保小民,惠鲜鳏寡”。周代的统治者,已将民本意识升华到“保民”如同“敬天”的高度。故而对“天命”产生了怀疑,认为“天命靡常”,继而责难天命:“疾威上帝,其命多辟”,这是民本意识的一大进步。商周以前的原始民主风尚和人道主义,以及

11、早期社会的重民保民思想构成了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基本精神,同时促成了中国早期社会的人本主义特色。“敬天保民”、“明德慎罚”是周初民本思想最基本的内容。春秋时期,社会激烈动荡,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有了空前的提高,民本思想也随之取得了重大发展,于是,“民为神主”、“君为民设”演化成一种重要的社会思潮,孔子对国家的暴力作用进行反思,提出“仁者爱人”原则,主张重教化而轻刑罚,强调“使民如承大祭”。他的博施于民的圣王观,实际是从人道主义高度,对殷周和春秋以来重民、得民、保民、有民、爱民、成民、养民、利民、亲民、富民、裕民、便民等治国理念和执政经验的总结和升华,在此基础上构建起民本思想体系,这使民本思想在

12、理论上取得了重大飞跃。进入战国中前期,激烈的政治竞争和百花齐放的学术氛围终将民本思想的发展推达前所未有的高度,民本思想在诸子的思想体系中都结成了十分完善的形态。无论是托管晏之名而明确概括出的法家化的“民本”提法,还是此时产生的农家“饔飧而治”的政治空想,抑或是老庄基于悲天悯人而形成的淡化政府权力的深邃思辨,都显示出民本思潮的多角度展开和全方位推进。但直接把民本思潮推向巅峰的是以道德为本位、以教化为己任的孟子。孟子呼吁解民于“倒悬”及“水深火热”,强调从“恒产”即产权制度入手建立社会和谐。孟子将君与民放在政治天平上权衡,得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超越政治的结论,奏响了民本思潮的最强音。孟

13、子还深入阐发了“忧民之忧”及“与民同乐”的思想,从而使民本真正成为一种文化信念及精神境界,墨子的兼相爱、交相利思想以及“节用”、“节葬”、“非攻”、“尚贤”等主张,荀子的立君为民和舟水之喻,老庄的“高以下为基”和“无为”观点,都是为来自民众的权利诉求提供理据,均为颇具识见的破的之论。在秦汉以下的中国历史上,“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政治虽然仍是重要的官方意识,但从未制度化与法律化,实际上已经异化为统治者手中玩弄的用民之道、御民之术,成了一句“口惠而实不至”的政治空话。战国后期的荀子及其法家弟子韩非初步完成了对于民本思想的理论改造,西汉中期的董仲舒则最终在政治实践论中使民本思想完成与封建政治的

14、整合,由一种先进的政治理念沦落为统治者手中的权术、工具,逐渐丧失了对封建集权的制衡能力。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著者“探世变”、“忧天下”(龚自珍语)的热忱,思接千载、洞幽烛微的识力。四、关于民本思想的核心理念和基本思路。民本思想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理念与三个基本思路。核心理念是“以民为本”。基本思路是“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由这三个基本思路可以推导出民本思想的全部内容。首先,“以民为本”、“立君为民”、“民为国本”、“政在养民”都是中国古代固有的思想命题。其次,“以民为本”这个命题比侧重界定政治关系的“民为国本”更具有概括性。第三,在民本思想体系中,“立君为民”这个命题处于极

15、其重要的理论地位。从历史过程看,“立君为民”观念的产生早于“民为国本”观念;从思维逻辑看,“民为国本”、“政在养民”是“立君为民”的推论、引申和落实;从理论价值看,“立君为民”是“以民为本”的终极依据;从影响范围看,“立君为民”比民本思想的其他命题获得更广泛的认同。在中国古代,“立君为民”属于“设君之道”,它还有“立君为公”、“立君为天下”等不同的表述形式。它从政治本体论的角度论证了民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即国家、社稷、君主皆为民而设。一般说来,只要认同“立君为民”,势必认同“以民为本”。第四,“民为国本”通常表述为“民惟邦本”,语出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它经常被人们引用,是民本思想的标志性命题。“民为国本”属于政治关系论。这类思想又有国以民为本、君以民为本、官以民为本、政以民为本等不同层次的表述形式。“民为国本”比侧重界定君民关系的“民贵君轻”、“君舟民水”、“民为主君为客”之类的思想命题更具有一般性。实际上,孟子的“民贵君轻”就是沿着人民重于社稷、社稷重于君主的思路推导出来的。“民为国本”可以概括各种与政治关系论相关的思想命题。第五,“政在养民”属于“为君之道”。从诸子百家的思路,特别是孔孟大儒的思想和相关的历代政论看,民本思想指导下的治民政策原则,既包括了养民、富民、惠民等重民政策,也包括使民、制民、愚民等御民之术。因此,“政在养民”可以概括各种治民政策的基本宗旨。五、是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