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创建材料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063078 上传时间:2022-11-1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校特色创建材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学校特色创建材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学校特色创建材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学校特色创建材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学校特色创建材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学校特色创建材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校特色创建材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校特色创建汇报材料 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汇报 武进区焦溪初级中学202X.1 2一、创建工作可行性分析 1、理论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的当代人文主义教育,已经从传统人文主义教育的立足个人,逐渐转变为既关心个人,又关心他人、集体乃至整个人类的教育。它把人的尊严、理解与宽容、对人类和自然都怀有的关怀慈爱之心作为核心,把价值教育放在了整个教育的首要地位,将个性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使教育更加具有人性化、人文化。 传统的教育,过分重视人类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而忽视了人自身的发展,造成了学生的知识结构片面、情感与志趣偏狭、急功近利,对课本以外的地方经济发展、文化传统等缺乏应有的了解和人文关怀,所以我们必须在实

2、施新课程的过程中,切实落实对学生进行人性发展的关怀、对学生生活世界的人文内涵进行挖掘,把人文精神渗透于我们的学科教育内容中。 2、地方特色 焦溪镇具有00余年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其独特的自然美、人性美优势和景、情、意的可感受性,对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有很大的利用性,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也为提高学生对人生价值认识提供了良好的教育资源。 焦溪镇古来就是一个工业和商业重镇,是周围地区商品交流的中心。近年来,聪慧勤劳的焦溪人民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使焦溪经济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种植业欣欣向荣,有葡萄160亩,黄花蜜梨1050亩,银杏、枇杷、水蜜桃、无籽西瓜800余亩,大棚蔬菜00

3、0余亩,“林果之乡”远近闻名。 正因为焦溪地方具有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独特的文化底蕴和经济特色,所以我们努力挖掘、开发、利用这些教育资源,培养学生了解家乡、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同时,通过学生对家乡林果经济的调查、研究与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初步了解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以便更好的提高学生未来的生存质量。 3、学校条件 现在,我校确立了“以人文精神滋养人”的教育理念,人文精神已经生根发芽。过去一段时间里,我们结合焦溪古镇蓬勃发展的地方经济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成功开发和实施了老街的传说、舜溪诗话等校本课程,建立了校园内外实践基地,并围绕学校特色,形成了诗歌集散文集书法集绘画集等特

4、色成果,激发了学生为家乡经济文化发展服务的强烈愿望,这些为我们的创建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二、预期目标 1、通过研究、实践与创建,充分开发和利用本地经济文化资源以及本校的教育资源,1 构建有本校特色的人文目标体系,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实行人文教育的基本途径和策略; 2、通过研究、实践与创建,在全校形成良好的人文教育氛围,取得比较好的人文教育成果,使学生人文素养、人文品质有较大的提高; 、通过研究、实践与创建,促使广大教师教育观念不断更新,方式不断优化,以此进一步推进全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通过年的研究与实践,从而在本校形成人文教育特色和相应的办学特色。 三、教育内容 1、人文精神教育 人文精神

5、教育即唤起人的良知。这里的“唤起”,不是说教,不是灌输,而是熏陶,是启迪,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具有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内化,把人的知识转化为自身人文素养,真正起到提高素质的作用。因此我校将把重点放在探究如何帮助学生养成人文精神的具体方式方法上。 2、注重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整合 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整合,不是两者的简单调和,也不是教育的科学取向与人文取向的二元相加,而是它们在高层次上的结合,是教育思想、教育价值观与功能观、教育制度和课程编制等方面的根本改变。具体地说,它是科学化的人文教育

6、和人文化的科学教育的有机整体,它力图使科学人文化,使人文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之上,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目标,以科学的发展作为基础和实现目标的手段。在学校中,科学教育主要体现为课堂教学,因此我校将探索一条怎样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地方传统文化、地方经济特色达到对学生人文教育的目的的途径,培养既有健全人格又掌握生产技能的劳动者,既具有明确生活目标、高尚审美情趣,又能创造、懂得生活的人。 、人文教育与地方传统文化 焦溪古镇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具有独特的自然美、人性美优势,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有效途径和良好载体。因此如何将特有的山水亲情与人文自然情境,细无声息地感染学生的心灵,提高学生道德感、理智感、审美感

7、等高级情感水平,使学生在自然美和人性美中陶冶情操,提高人生的价值认识,突出地方传统文化的应用功能也是我们研究的方向。 、人文教育与地方经济特色 焦溪经济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林果之乡”远近闻名。所以努力挖掘、开发、利用地方特色经济的教育资源,培养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也将是我们创建工作的目标之一。 5、教师人文精神的培养 人文主义的教学,要求有能承担人性化教学角色的教师。新课程在教育理论上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通晓其他学科、门类的知识,既要有必备的科 学素养,更要有人文学科的素养,让教师通过学习、内化,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8、,使人文精神成为其自身的内在要求,以适应新课程的综合性和开放性。 四、实施途径 1、扎实的学习宣传活动 由于创建特色学校需要有科学、可行的理论作为依据,因此,学校十分重视对创建工作理论的学习。202X年2月,学校先后组织教师听取和学习了区教研室徐惠仁主任创建特色学校的构思讲座和人民教育编辑傅国良在“创建特色学校论坛”上的致辞,并于3月召开了创建特色学校师生动员会议,提高了师生的对创建特色认识水平。202年 、月,钱朝平校长、李桂娣副校长分别作了特色学校与学校特色的涵义和特色学校的评价的讲座,全体教师利用业务学习的时间学习和领悟武进区教育局毛建东副局长创建特色学校的策略与思考精神,从而为下阶段的

9、创建工作做好了思想和理论准备。 2、开发实施校本课程 目前,我国调整了现行课程政策,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以适应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文化发展的需要。在新课程计划中,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日程。地方经济发展与文化底蕴是地方课程的有效载体和支撑,它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形成具有潜移默化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1)焦溪以盛产葡萄、蜜梨、银杏等水果而著称,结合焦溪林果之乡的特点,自编教材葡萄的栽培技术、银杏的栽培技术,安排课时,使学生通过学习了解焦溪地方经济的过去、现在,激发起热爱家乡的情感,为建设家乡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学习。 (2)以舜溪诗话、老街的传说、盆景的制作为载体,传承地

10、方传统文化。焦溪是文化古镇,历来留下许多文人佳话、优秀诗作,我校已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小组编辑成舜溪诗话老街的传说、盆景的制作等校本课程,整合成适合学生阅读的教材,并由焦溪镇老干部潘文瑞、艺术教师梁孟佳等一批特色教育带头人对学生作了多次讲座,从而使学生在听讲、阅读、欣赏、实践中了解家乡优秀的传统文化,提高了动手实践能力。 (3)继续搞好学校“德育生活化”的课题研究 “德育生活化”是学校在20X年确立的省级研究课题。这一课题研究是将德育教育引入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课题组设计了一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诸如“今日我当家”、“孝心行动”、“家庭联谊会”等活动,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

11、学科教学人文化 近几年的考试题目越来越趋于生活化和人文性,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注意将学科教学与人文教育结合起来。学校根据校本课程计划,要求教师制订可行性教学计划,认真备课、上课,学校教导处按照要求进行检查。各学科教师根据每门学科的特点,结合学生生活实际,将人文知识的传授和人文精神的培养融于课堂教学,这样,使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受到人文精神的熏陶。 3、开展实践活动 学校开辟了焦溪石堰葡萄园实践基地,多次组织学生前去开展采访、调查、剪枝等实践活动。学校于20年开辟了校园林果园,以此作为学校综合实践基地。2X年6月,学校组织学生到林果园开展写生活动。学生通过课堂学到有关林果方面的理

12、论知识,又通过综合实践基地真正了解一些林果的生长过程,掌握一些种植方面的技术,这也为他们以后走向社会积累一些实际的经验、技能。 4、营造浓郁的人文教育氛围 、提炼学校精神。学校根据本校的办学理念、办学宗旨,提炼出具有个性精神的学校精神:团结、朴实、进取。 b、开设文化艺术长廊。利用校刊、橱窗、国旗下讲话等阵地开辟“林果知识园地”、“舜溪诗话”、“活动掠影”、“文艺天地”等栏目,使人一走进校园就能感受到浓郁的文化气息。 c、营造个性鲜明的班级氛围。各班由班主任和学生共同构思,布置教室,营造出富有创意的班级氛围。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学校每年举办“文化艺术节”活动,使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的发挥,真

13、正享受到成功的乐趣。22年6月,学校组织各班举行了知我家乡、爱我家乡校本课程演讲、知识竞赛活动;02年0月,政教处组织部分学生开展走访老街校本课程活动;202年1月,学校组织学生开展了颂扬家乡的古诗词写作比赛。活动形式多样,寓教于乐,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5、评价机制多元化 特色教育对学生的评价不应只是单纯的测验和考试,不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评价方式要多样化,要重视过程评价。学校应该着眼于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将课程目标归纳整合,从而制订出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和技能特长等方面的评价细则和标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学生自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考核成绩(即学分)采用等

14、级制,分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等,合格者由学校颁发“学生素质发展合格证书”。202X年1月,学校面对全体学生开展了“人文素质评价”和“特色教育目标检测”两项专题调研活动,了解了学生的有关素养和技能情况,在评价方式的转变上起了科学的导向作用。 五、推进措施 为了确保创建工作的顺利实施,把创建工作落到实处,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 1、队伍建设 特色教育在其形成过程中,必然要受到诸多条件的制约和因素的影响,但其最关键的条件和因素是人,即富有特色的学校领导者和教师队伍。以校长为首的学校领导班子是创建特色教育的关键,而广大教师则是创建特色教育的根本。为此,学校于02年2月成立创建特色教育领导小组,由钱朝平校

15、长担任组长,李桂娣副校长担任副组长,主要成员有:莫林葆、颜本甫、陈光华、李士金、顾新华、沈爱国、顾小英;3月,成立了 创建特色学校工作小组。组长李桂娣,副组长陈光华、高伯钜、莫路路,成员莫林葆、颜本甫、李士金、张华兴、金祖荣、莫一章、顾新华、沈爱国、顾小英、沈淼、胡宇锋、陈伟、徐建华、高中云、梁雪峰,并建立了管理网络。 2、落实制度 制度是行动的保障,学校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较为完整的创建工作制度、特色教育科研制度,以确保创建工作落到实处。 、加强学习 学校将定期组织创建班子成员和教师进行有关理论的学习,让广大教师对特色学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并能了解特色学校的深刻内涵。 4、保障经费 学校为创建工作提供必要的活动经费。 六、工作计划 本次创建活动以三年为一个阶段,分三步实施: 第一步。02年月2X年月,制订创建活动方案,明确职责,分块负责;进行广泛的宣传发动;利用现有条件组织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