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4306262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22.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建立家校互动新模式敖行明 罗莉摘要:教师、家长及学生通过微信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即可实现与学校进行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的全方位沟通和互动,形成一种家校互动开放的平台。作者通过对微信公众平台优势的分析,论述了如何有效建设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如何运用微信公众平台打导致有效的家校互动平台。核心词:微信 公众平台 家校平台 互动 模式一、微信公众平台应用于家校平台的优势1信息推送积极及时。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能将信息积极推送到已经关注该公众号顾客的微信中,并及时通过顾客微信提示顾客,信息已送达。2.互动信息多样。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给家长、学校和教师发送的信息不再局限于文字,还可以是图片

2、、语音、视频等,为实现更多功能提供了也许。3.信息推送精确。学校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根据需要对关注的顾客以打标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如按学生、家长、教师等类别进行分组,再结合平台提供的群发功能选择群发不同类别,即可实现特定信息的精确推送。例如,群发时,发送对象可以选择“所有顾客”或者“按标签选择”,还可以指定性别和地区等。4.互动方式灵活。老式eb平台和手机短信均是单向信息传播,互动有限,而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家校互动模式,能轻松实现双向信息交流。既可以实现学校向家长、学生、教师积极及时推送信息,也可以实现家长、学生、教师向学校公众号答复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信息,并能实现与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管理员

3、在线沟通或异步交流。随着微信公众平台功能的增强,微信公众平台推出了新版客服功能,新版客服功能提供了实时答复顾客征询、自动答复、客服数据记录等能力,并支持多人同步为一种公众号提供客服服务。运用此增强功能,学校就能增长更多人员来参与互动,增强互动体验。5.信息传播社区化。微信既是一种即时通讯工具,也是一种社交媒体。学校通过微信公众号向关注顾客推送信息后,关注顾客可以用微信分享功能将自己喜欢的有价值的信息分享给自己的朋友或分享到自己的朋友圈。二、学校微信公众平台的建设学校微信公众号类型选择。微信公众号分为订阅号、服务号和公司号,其中订阅号重要偏于为顾客传达资讯,每天可以群发一组消息;服务号重要偏于服

4、务交互,每月可群发四组消息;公司号重要用于公司、单位内部通讯使用。根据学校建立家校平台的实际需求,选择订阅号类型更合用于学校的规定。2保障微信公众平台正常运营。1)结识与定位。微信作为集即时通讯和传媒载体的免费工具软件,是克服老式家校平台局限性的有交方式。学校领导及教师们应充足结识到微信公众平台优势功能带来的学校管理方式的进步、教育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文化氛围的变化。在对微信公众平台充足结识的基本上,学校应结合本校实际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家校互动平台中扮演的角色进行定位、拟定运作的理念和目的。例如可以定位于个性化辅助教学、课堂内外知识拓展、家庭教育或家校交流等等。2)人力保障。要保证一种学校微信公众平

5、台的长效运营,不是靠学校某一种人或一种部门即可实现的,需要学校各部门、教师和学生协同工作,甚至家长的积极参与。这需要学校出台有关规章制度明确各个部门的工作内容、工作目的和负责人,以保证微信公众平台的长效运营。3)鼓励机制。为保证微信公众平台能开创性地高效运营,学校需要针对各栏目的团队进行定期考核,对考核优秀的团队进行奖励,形成互相鼓励的机制,打造团队精神。3.微信公众号的迅速推广。微信公众号无法积极添加好友关注,只能被顾客积极关注。顾客打开微信,通过“查找公众号”功能就可以找到并关注学校公众号,与学校互动。也可使用二维码进行推广,将二维码图片在校园公示墙展示、学校网站首页公开发布,或通过家长会

6、、告家长书等形式展示二维码进行推广。在推广期间应一方面考虑学校面对的不同顾客群体、后期管理和信息的精确推送等因素,可分步针对不同顾客群体进行推广并打上相应标签。如,可先向本校教师推广并打上教师标签,然后再向学生或家长推广并打上相应标签,这样就便于后来推送信息时可针对特定群体。三、微信公众平台功能在家校平台上的应用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积极及时性、信息的多样性、推送的精确性、互动方式的灵活性等优势,除了能用于老式的学校宣传外,还能让其在家校平台上开展形式多样的应用。1.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平台。有不少学校仍停留在老式互联网意识上,将微信公众平台用于推送学校官方信息,甚至把微信公众平台做

7、为学校网站的展示窗。这固然可以,但减少了家长、学生、教师的关注度,挥霍了微信公众平台所提供的功能。学校微信平台不能仅仅停留于宣传学校的功能上。我们应当充足运用灵活双向互动功能建立学校、教师、学生、家长的互动交流平台。在此例举两个应用的例子,阐明微信公众平台用于家校平台互动交流的强大功能。例一:推送问题,问需于学生,问“政”于家长。利微信强大互动功能,实现调查或收集家长意义等,如,在新学期开始之际,可以运用微信公众平台向学生、家长收集某些对学校教育教学方面的建议,我们可以编辑这样一条信息:“亲爱的家长们,在新一学期开学之际,您对孩子有什么期待吗?您对学校管理、教学活动、课间活动与否有更好的建议可

8、以发送给我们。感谢您的关注,为了孩子更美好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发送建议的措施:返回学校公众号,点击屏幕左下角键盘按钮即可发送!真诚期待您的建议!”,当推送出这条针对家长特殊群体的信息时,就是一次家校互动的开始。诸多家长不仅觉得贴心温暖,并且感觉到自己可以参与学校的共同建设,可以参与到孩子们的学习中,提高了家长关注学校微信公众号的热情。同步管理人员就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消息管理“中收到家长的建议,这时还应将建议收集的成果通过平台及时推送给家长,让家长感受到她们的建议是受到注重的,提高参与积极性。例二:运用投票功能进行学习效果检测。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投票功能非常强大,可设定投票时间、投票权限

9、,每个投票最多可设立10个问题,每个问题可设立多种选项,选项可以是文字和图片形式,每个投票总的选项数不超过30个。当我们新建好投票模板后,可以将投票插入到图文消息中并结合群发功能将投票推送到特定关注的顾客群体。投票结束后,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查看参与投票的微信号和每个选项的得票数。微信公众平台的投票功能如此强大,除了学校进行意见收集、问卷调查外,教师可以将这个功能用于学习效果检测。教师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中结合自己所教学课程分别设立单选和多选题,可以是课前测试、课堂教学后测试、也可以是知识拓展检测等。以便易行,有助于教师及时理解教学效果。2丰富课堂内外知识教育从教室到家庭充足运用微信公众平台的微视

10、频传播功能进行微课教育,完全可以将教育拓展到家庭。微信为微课资源提供了有效传播手段,学校可运用这一传播途径将学校精心准备的优质微课资源推送给家长或学生,这些优质微课资源可以是课堂内的重难点知识、拓展知识,也可以是课堂内延伸的课外知识。学生或家长还可以对微课设计、制作、内容等方面提出多种意见,进一步增进学校微课资源库的整体质量提高。.为师生提供多方位展示舞台。教师的特长绍、参与多种活动的获奖状况等,通过微信推送让学生和家长理解和关注教师,让教师有荣誉感;不定期推送鼓励每个学生的信息,让所有家长和学生都能感觉到来自学校和教师的关注。学生的作品,如自制的简报、优秀作文、美术作品、音乐类表演视频等都可

11、通过微信传播给关怀孩子成长的家长。老式展示方式局限于校内,展示部分学生作品,并且只有少部分家长能参观。而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可以将每个学生最擅长的作品展示给家长,为人人参与、人人有作品提供了也许;并且家长可以刊登自己见解,让作品展示从静态变为了动态。4核心词提供灵活的学校信息查询功能。微信公众平台提供了一种非常有用的功能:核心词自动答复,当关注顾客在学校微信公众号内输入管理员设定的核心词时,会自动推送该核心词相应的信息。学校根据常用信息不断积累核心词,例如:输入“作息时间”,微信公众平台会向顾客自动推送学校的作息时间表信息。但是具体需要设定哪些核心词,推送哪些信息,即核心词信息的提炼需要教师、家长

12、、学生的参与,她们是使用的主体。核心词的提取把握两个原则:一是使用频率较高;二是核心词要精短。微信公众平台提供的功能只要我们坚持开创性地使用,就能在家校互动平台上提供更多丰富多彩的应用,将其打导致更加有效关注度高的互动平台。四、结论与思考微信公众平台具有的积极及时推送性、传播信息的多样性、推送信息的精确性、互动方式的灵活多样性等特点,在家校互动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是实现个性化学习和家校互动的有效保障和服务支撑。虽然公众平台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存在某些局限性,如每天群发信息的组数等。但是随着微信在各项功能不断地完善,再加上智能手机的迅速普及,学校运用微信对教育教学管理的一步步摸索,必将会增进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进步!参照文献:1百度百科.微信EBO.百度百科.微信公众平台EOL. 3微信公众平台.系统公示4腾讯公司顾客研究与体验设计部.在你身边为你设计,腾讯的顾客体验设计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附件1:作者联系方式表姓名性别年龄区县单位(全称)学科敖行明男39荣昌区荣昌区棠香小学信息技术职称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诚信承诺小学一级教师原创姓名性别年 龄区 县单位(全称)学科罗莉女36荣昌区荣昌区吴家中学语文职称职务联系电话电子邮箱邮政编码诚信承诺小学一级教师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