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543061863 上传时间:2023-06-1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docx(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冀教七年级上册历史篇一:冀教七年级历史上1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北营房中学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编制人:张超 七年级历史导学案 第1课 祖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姓名:_ 班级:_小组:_使用日期:_学案编号:1 人类历史的起源,我国早期人类分布的特点。 2、掌握以下知识要点:我国主要的远古居民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生产、生活情况、距今年代。 我的不足: 元谋人 生存年代: 早期生存地点: 人类 ? ? 生存状况: 北京人 ? 生存年代: 使用工具: 火的使用: 生存地点: 山顶洞人生存年代: ? 掌握技术: 火的使用:篇二:(冀教)七历史期中 河北省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检测 七年级历史(

2、河人版) (第111课) 考生注意:1、本卷共4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A唐朝 B隋朝 C宋朝 D明朝 22021年大运河(右图)保护和申遗(申报世界文化遗 产)工作会议于3月29日在江苏开幕。会议指出:目前, 大运河申遗已进入关键阶段,国家文物局也将其作为近期 中心任务。这里的大运河?( ) A.以天津市为最北端 B.与隋朝大运河完全相同 C.在唐朝时开凿贯通 D.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3.小丽将参加学校举行的“话说唐太宗”知识擂台赛,她 准备的史实中正确的是?( ) 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3、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 4“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 A戒奢从简,虚心纳谏B增设殿试和武举 C派文成公主人藏和亲D重视地方吏治 5.唐朝的长安城内,有“坊”和“市”的区别,其中“坊”是?( ) A贵族居住区B.娱乐区 C.居民住宅区 D.商业区 6某班举办“中国古代文化使者”的图文展览。“东瀛有多远,芒履难丈量。袈裟作舟帆,风雨莫阻挡”的语句与下列哪一人物搭配在一起最合适? ?( ) A.鉴真 B.玄奘 C.郑和 D.马可波罗 7. “遣唐使”、

4、“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 ) A对外开放B经济繁荣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 8“合同为一家 ”是指唐朝与哪个少数民族政权的关系?( ) A回纥B吐蕃 C南诏D靺鞨 9唐代有一位诗人,其诗风雄奇飘逸,诗情一泻千里,笔势灵活矫健,充满大胆和奇特的想像, 人们称他为“诗仙”。该诗人是?( )A.李白B.杜甫C.白居易 D.苏轼 10. 他经历了唐朝由盛转衰的剧烈变化,具有强烈的忧国忧民的意识,并且写下了“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千古名句,他是以下哪一位诗人?( ) A李白 B杜甫 C白居易 D王维 11. 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

5、”、“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 12宋太祖和宋太宗用了近20年的时间,陆续消灭了其他割据政权,统一了?( ) A北方B全国 C西南和西北地区 D中原地区和南方 13. 图1-图4中,反映“澶渊之盟”订立双方政权对峙的是?( ) A图1 B图2C图3 D图4 14. 某同学选用两幅地图进行研究性学习。地图中显示“兴庆”“上京”“东京”“中都”“临安”等地名,请判断,该同学确立的研究主题应是?( ) A.西汉推进大一统 B.唐朝“和同为一家” C.两宋民族政

6、权并立 D.元朝拓展疆域 15. 宋代是中国瓷器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兴起,后来发展成著名瓷都的城市是?( ) A杭州 B.泉州 C.景德镇 D.广州 16. “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在?( ) A.西汉 B.唐朝 C.北宋D.南宋 17. 自战国到中唐,中国经济的重心一直在北方。但随着历史的演进,北方的重心地位逐渐丧失,终于在南宋让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经济的重心完成了由北方向南方的转移。下列关于宋代南方经济发展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蜀地丝织品“号为冠天下” B.民问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浯 C.广

7、州、泉州都有发达的造船业 D.长安是当时最大的商业城市 18. 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 ) 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B.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C.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 D.明代.开放,文学兴盛 19. 我国从东汉末年以来,经济重心就开始向南方转移,而真正转移到南方是在?( ) A北魏 B南宋 C唐朝D明朝 20. 穿越剧,因其许多剧情与历史事实不符,而遭到学者批评。下列情节违背史实的是( ) A.秦始皇“焚书坑儒 B.汉武帝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C.唐太宗鼓

8、励商人用交子进行商品贸易二、图说历史12分) (1)(4分)此物的出现反映出什么问题?(2分) (2)该朝与朝鲜、日本等50多个国家通商,南方沿海城市海外贸易尤 其繁忙。请问那时设立的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什么?(2分) (2)历史信息的载体与流传方式是多样的。包括右图在内,你在学习历史中有哪些了解历史的途径?(4分)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 22.阅读下列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材料一:“可爱非君,可畏非民。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方;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 材料二:“(太宗)谓使臣曰:国以人为本,人以食为本,若禾黍不登,则兆黍非国家所有,?今省徭赋,不多其时,使比屋之人,恣其耕

9、稼,此则富矣。” 材料三:唐太宗曰:“设官公职,以为民也,当则贤人而用之,岂以新旧为先后!” (1) 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2分) (2) 材料二反映了唐太宗什么思想?(2分)客观上起到什么作用?(2分) (3) 材料三反映的唐太宗的用人原则是什么(2分)举出两个相关人物。(4分) (4) 唐朝通过怎样的方法选拔人才?(2分)联系我国考试制度的现状,提出合理化建议。 (4分) 四、拓展与探究(16分) 23.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

10、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见下图) 图一图二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 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 “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4分)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2分)大运河的开通对我 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2分)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是什么?(2分)最先出现 于哪一朝代?(2分)对于农业生产有何作用?(2分)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 五、史海泛

11、舟(14分) 24.“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 符。” (1)这首诗反映了宋朝什么节日的景象?(2分)这一节日在今天的名称是什么?(2分) (2)宋朝已出现,至今仍然保留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请写出三个)(6分) (3)假如你是北宋中期四川的一位富商,在这一节日来临之际,要从成都购进500匹上等丝绸 待售,你将选择使用什么货币进行支付,为什么?(4分)河北省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阶段检测 七年级历史(河人版)答案 说明:本答案仅供参考,若考生非选择题答案与本答案不一致,只要正确,同样得分 参考答案: 一、慧眼识真二、图说历史 21. (1)交子;北宋;

12、北宋商业繁荣 (2)市舶司 (3)文物、遗址、遗迹、文字记载等。 三、阅读材料 22(1)人民群众的力量(2)“民本思想”,重视农业生产发展。作用:客观上有利于当时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要求。(3)任人唯贤。魏征、房玄龄、杜如晦。(4)科举制度。与时俱进地更新考试内容,选拔复合型人才等(言之有理即可) 四、拓展与探究 23. (1) 南北方劳动人民的长期共同开发;北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活方式;南方战乱少;南方自然条件比较优越。 (2)江南河。有利于南北方经济的交流,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3)曲辕犁;唐朝。有利于深耕,促进农业生产,减轻了农民负担,提高了粮食产量。 (4)

13、经济重心从北方移到了南方。 五、史海泛舟 24. (1)元旦、春节 (2)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 (3)交子。因为交子便于携带,而且安全。篇三: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原始.: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 大汶口中晚期原始居民黄帝尧舜禹(距今约170万年至约公元前2070年) 1、我国境内的远古居民包括: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长江流域),约170万年前,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的人类。 (2)北京人: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约7020万年前, 保留着一些猿的某些特征,会使用 火。 (3)山顶洞人:约3万年前,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的.里,模样同现代人基本一样,已经掌握磨制、钻孔技术,能取火,缝制兽皮衣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