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6178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课外古诗词练习题长歌行1、诗中写大自然中景物目的是什么? 2、如何理解“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一句?3、这首诗在说理方面有什么特点? 野望1、描绘“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所展现的画面。2、说说“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句中那几个词用得好?3、“长歌怀采薇”一句引用了怎样的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早寒江上有怀1、本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2、说说“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写景的妙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你对作者不甘于隐居山林,而希望得到引荐,突出他出仕愿望是怎样看的,并说出理由。 2、试分析“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一句中“蒸”和“撼”字好在哪里?3、尾联表达了诗人的思

2、想感情。 黄鹤楼1、诗的前两句“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感情?2、品读全诗,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3、“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这两句诗情、景交融。试想象烟波江上日暮之景,体会其中融入的乡愁之情。 送友人1、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的画面,并赏析“横”与“绕”两字的妙处。2、颈联是情景交融的佳句,请结合送别的情景,阐释该联的句意。3、诗人骑马与友人送别。请简要分析本诗以“萧萧班马鸣”收笔的妙处。秋词1、本诗一反传统秋词的凄凉情调,为秋天谱写出一曲欢畅、明丽的赞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具有怎样的情怀? 2、写出含有“秋”字的诗句。 鲁山山行1

3、、颔联“好峰随处改,幽径独行迷。”“改”、“迷”用得好,请简要分析两字好在何处?2、展开联想与想象,描绘颈联所展现的画面。 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1、理解“休将白发唱黄鸡”的意思。3、文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本诗表现诗人处境的词语是,表现诗人情怀的词语是。 2、请你对“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略作赏析。3、梁启超对本诗作者曾有这样的评价:“谁怜爱国千行泪,说到胡尘竟不平。”从这首诗你体会到做着什么样的品格? 参考答案:长歌行1、用自然景物由盛到衰,从生到灭的规律暗示人的生命有限。 2、以江河东流入海不复西归为喻说明光明一去不返。

4、3、用联想和一连串的比喻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野望1、层层树林已染上萧瑟的金黄的秋色,起伏的山峦唯见落日的余晖。 2、这一句着力刻画视野所见山野放归的生动场景,为整个静谧的画面注入一股活力。句中的几个动词“驱”、“返”、“带”、“归”,用得自然而准确,这种动态式的描写愈发衬托出秋日晚景的安详宁静,诗人于一静一动的描写之中,把山山树树、牛犊猎马交织成一幅绝妙的艺术画卷。远景和近景的搭配,自然和谐,令人不能不产生某种遐思,甚至忘情在安逸闲适的田野之中。 3、薇,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以后,伯夷和叔齐不愿做周的臣子,在首阳山上采薇而食,最后饿死。早寒江上有怀1、思念家乡,想念亲人2、作者捕捉当时带

5、有典型性的事物点明季节。树叶渐落,北雁南飞,这是最具代表性的秋季景象。但是单说秋,还不能表现出“寒”,作者又以“北风”呼啸来渲染,自然使人觉得寒冷,这就点出了题目中的“早寒”。作者活画出一幅深秋景象,渲染了悲凉的气氛。望洞庭湖赠张丞相1、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可答赞成,也可答不赞成,但都要说明理由。示例:赞成。作者希望出仕为国效力的精神值得肯定。不赞成。应该像陶渊明那样,“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做一个不追求功名利禄的人,不更好吗? 2、“蒸”显示出洞庭湖丰厚的积蓄,仿佛广大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郁郁葱葱;“撼”衬托出洞庭湖的澎湃激荡、气势宏大。 3、表达了希望有人引荐,积极

6、出仕的愿望。黄鹤楼1、蕴含着诗人对于岁月流逝、世事沧桑的无限感慨。 2、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绿绿的芳草覆盖。 3、太阳快要落山了,夕阳染红了长江,天色愈来愈暗,何处是我的家乡?等待我的又将是一个不眠之夜。长江上烟雾笼罩,波涛浩淼,更引起作者的无限乡愁。送友人1、远处,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波光粼粼的流水绕城东潺潺流过。“横”字勾勒出青山的静姿,“绕”字描画白水的动态,十分准确传神。 2、天上的白云随风飘浮,就像即将远行的友人行踪难定,漂流他方;一轮夕阳缓缓下沉,似乎不忍遽然落山,就像诗人对朋友依依难舍的心情。 3、诗的最后写诗人与友人挥手告别,两匹马仿佛理解主人的

7、心情,禁不住萧萧长鸣。马尚且如此,人的感情自然不言而喻。不写人而写马,将离别之情渲染得更加深切动人。秋词1、可以看出诗人开阔的视野,和乐观的情怀。2、例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鲁山山行1、“随处改”这个“改”字用得妙。幽静的鲁山,随着观察角度的变化,景色也在变化。因为“行”,所以好峰才处处改,由一个画面换成另一画面。以“改”字体现“行”,正切合诗题“山行”的意思。“幽径独行迷”,“迷”的原因正是诗中说的,一是曲径幽深,容易走错路,二是独行,自己一个人,无人指路,也容易走错路,于是“迷了。这里把一个人游山的体

8、验逼真地表现出来了。 2、傍晚,夜色降临,霜雾弥漫,山林空荡,熊爬到树上逗乐,小鹿跑到溪旁饮水。 3、诗歌写景之中处处流露出游山的欣喜愉悦,充满野趣,表达了喜爱大自然的感情。浣溪沙(山下兰丫短浸溪)1、山下溪水潺潺,溪边的兰草才抽出嫩芽,蔓延浸泡在水中。松柏夹道的沙石小路,经过春雨的冲刷,洁净无泥。时值日暮,森林间的杜鹃在潇潇细雨中啼叫着。 2、白居易曾写道:“谁道使君不解歌,听唱黄鸡与白日。”是说良时不再,红颜易老。作者在这里反其意以自勉。意思是不要因为年老而唱起那种“黄鸡崔晓”、朱颜已老的悲观消极的调子。表达了诗人虽处困境,仍力求振作的精神,从而展示出他对人生乐观向上的态度。 3、此诗表现了诗人虽身处困境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1、僵卧孤村;戍轮台2、“风吹雨”既是现实生活,又象征南宋王朝的命运。诗人从“风吹雨”联想到南宋王朝摇摇欲坠的处境,把现实与梦境自然地联想起来,使“铁马冰河”的梦境和“戍轮台”的平生壮志融为一体,抒发了爱国之情。(只要扣住“风吹雨”的双层含义,从写作、思想等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