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赵宝兴.doc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43058890 上传时间:2024-01-17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赵宝兴.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赵宝兴.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赵宝兴.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赵宝兴.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赵宝兴.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赵宝兴.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 题北京的春节学科(版本)语文(人教版)章节第二单元学 时1课时年级六年级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本课设计旨在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读和说的训练,教学中,让学生在自主的读书过程中抓住重点句子体会氛围,在说中融入情景,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的措施教学重点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措施:同学们自主预习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赏析并

2、批注文章的语言,课堂交流发现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教学难点: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措施:采用课堂质疑方式,同学们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并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在老师的引导总结中发现文章的主题。学习者分析六年级学生拥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活泼好动,不喜欢被动地接受知识。缺乏良好的观察生活的品质,对生活缺少体验。初步具有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北京的春节教学设计批注(V2)教学环节活动目标教学内容活动设计导入新课创设热闹欢快的情境,使学生有了对过年的直观感受。播放歌曲恭喜。学生边听歌,边欣赏画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的

3、浓浓的“年味”。其实,在整个春节的系列活动中,虽然有些繁文缛节,但地道的民俗中所包括的五味杂陈,蕴涵着最丰富的传统,值得我们细细咀嚼。今天,我们就一起去嚼嚼这一独特的味道。通过播放音乐和展示课件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氛围。听毕,“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板书文题)讲授新知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揣摩词句含义,品味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北京春节的韵味。学生品味文章的意境美、语言美,感受北京春节的韵味。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2、检查课

4、文自学情况:同桌互查读文情况。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学生讨论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同

5、时教师展示课件让学生对比总结。腊月小年除夕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6、春节像一场大戏,在腊八粥的浓香中悄悄的拉开了序幕,请同学们速读浏览,按照年前、过年、结束的顺序找出相应的段落。细读鉴赏,感受春节。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为我们具体展示了北京春节哪些热闹、浓烈的画面,你最喜欢其中的哪几幅。小组研读。自主阅读“阅读链接”中的第一篇短文,比较:同是写过年,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自由交流,教师及时梳理:老舍笔下的除夕为我们展现的是全景图,抓住除夕人们主要的活动简单勾勒,语言简洁明快;而“阅读链接”短文二由回忆外婆入手,重点写了一家人怎么过除夕的情景,其中细致描写了准备过程和围炉情景。出示研读提示:选择自己

6、喜欢的段落反复读一读,划出最能表现春节年味的句子,把你的感受写在旁边。小组内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交流自己的感受。根据小组交流的情况,自己再读相关段落,补充完善自己的阅读感受。赏析语言,感受文章的语言魅力,学习文章的写法。引导分析:这篇文章为什么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它在表达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自行思考总结归纳本文的写作特点:一是按时间顺序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二是详略得当,详写春节中的高潮部分,略写其它部分;三是语言通俗,简练。巩固评价总结:从腊八到正月十九,将近一个月的时间,却被作家仅仅用了一千多字就呈现在读者的眼前,作者正是抓住每个节日最突出的特点,用极其凝练的语言为我们勾勒出了一幅幅热闹

7、喜庆,欢乐祥和的春节画卷。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去用心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引发他们对如何传承中华民俗文化的思考。布置作业以“春节”为主题,办一期手抄报。内容如右1、春节印象:自己修改或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习作。2、春节花絮:从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传说、习俗中选择编写。3、精彩再现:摘抄自己认为描写好的关于春节的诗词佳句或优美片段。4、春节建议:春节怎么过,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5、节日集锦:除了春节,我国的传统节日还有哪些,把你调查的结果记录下来。设计旨在对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读和说的训练,同时还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利用课外资源,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发展思维,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进一步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感受春节的热闹气氛。.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