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doc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43057692 上传时间:2024-01-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doc(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长春市八十九中学有效教学教学设计模版授课题目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重点和难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方法。燃烧条件与灭火原理的应用 对着火点的理解教学准备实验 和 课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师生活动时间安排新课导入这是一个手帕,生活中手帕一烧就坏了,老师手中也有一个,它能否被烧坏吗?表演“烧不坏的手帕”在火焰中手帕为什么没有

2、被烧坏呢?这其中蕴含着一定的化学原理,你想为这一魔术解密吗?本节课我们就来探究7.1燃烧和灭火目标解读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3.燃烧可造福人类,又会给人类带来灾害的事实,学会用辨证的观点看问题;通过认识燃烧条件和灭火原理,懂得一切事物均有规律,认识规律,掌握规律,可以使事物按照一定的方向进展,避开灾害,造福人类。小组合作你们知道为什么会发生燃烧吗?燃烧需要什么条件?利用桌面上提供的器材,完成学案实验活动1,分组探究燃烧的条件,讨论归纳燃烧的条件。(学生分组展示,屏幕投影)【板书】燃烧的条件 燃烧是不是必须要同时具备三个条

3、件呢?老师给你们做个实验,取一支烧杯放入适量热水,将一小块白磷放入热水中,再取两支试管,分别装入等量的白磷和红磷,塞紧胶塞,将两支试管同时放入热水中,观察现象。回答实验活动2 的问题(1)请描述实验现象:_;(2)对比试管中白磷燃烧和红磷没有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_;(穿插着火点的知识)(3)对比试管中白磷燃烧和热水中白磷没有燃烧的现象,说明燃烧需要_;(4)如何让热水中的白磷燃烧?再次说明燃烧需要_;(通入氧气实验)(5)图1和图2对比,图1具有的优点是_。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看到燃烧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那为什么手帕在火焰中没有被烧坏呢?酒精遇火燃烧,放出热量,使酒精和水大量挥发,带走部分热

4、量,左右摇晃手帕时可散去大量热。这样火焰的温度被降低,不能达到手帕的着火点,所以手帕没有被烧坏。所以说燃烧的3个条件缺一不可,了解了燃烧条件,到底什么是燃烧呢?初中阶段,我们是这样认识燃烧的,通常是指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比如我们学过的S、C、P的燃烧,那是不是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就是燃烧呢?灯泡通电发光放热是不是燃烧呢?燃烧造福人类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灾难。像14年1.11香格里拉火灾事件,损失过亿、台湾富士康火灾等(展示图片)。所以要控制燃烧,仅仅掌握燃烧条件还不够,还需要掌握灭火的方法。同学们将你们桌面上的蜡烛点燃,利用提供的器材,完成实验活动3 ,讨论可以

5、有多少种方法将蜡烛熄灭,运用了哪些灭火原理,并说说你的理由。1. 盖灭 :隔绝空气或氧气生活中哪些情况用到了这种灭火方法:a 油锅着火,锅盖盖灭b 一般小火,可用湿的棉被盖灭或用沙土盖灭2. 用水浇灭: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生活:a 油锅着火时可多加些蔬菜b 大楼着火时用高压水枪灭火3. 剪灭:清除可燃物或隔离可燃物生活:a 森林着火时打隔离带4. 扇、吹灭:降温至着火点以下生活中吹生日蜡烛时可以吹灭,而烧烤时烧烤火却越扇(吹)越旺呢?(热量大,吹会加速空气流动)5. 用CO2:隔绝空气或氧气生活中遇到小火可以用灭火器,主要利用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同时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隔绝空气或氧气来灭火。不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灭火,其原理都是阻止燃烧反应的发生,破坏燃烧所需要的条件,灭火时只需阻止一个条件即可。我们经常看到一些火灾的报道,为了保护自己,救护他人,我们必须要学会一些火灾中的自救知识。接下来我们观看视频。 展示点评师生总结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检测反馈板书设计:一、燃烧的条件1.可燃物2.氧气(或空气)3.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二、灭火原理1.清除可燃物2.隔绝氧气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教学反思及改进措施:1.实验设计的选取简单易懂,并便于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2.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使学生认识燃烧的两面性以及如何灭火。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优势,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这样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