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43056391 上传时间:2023-06-11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19.4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佳木斯大学08级临床微生态考试复习整理(直接打印即可).doc(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3 页 共 15 页 口腔感染微生态 口腔感染微生态的定义口腔感染微生态是从微生态学角度研究探讨口腔感染性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预防、及治疗的。是感染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口腔感染性疾病,是发生在口腔内及颌面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 口腔微生态系 口腔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适宜各种微生物定植的温度(350C-360C)、湿度和营养源、同时,由于口腔解剖结构复杂、理化性质的差异,所以给各种微生物繁殖、定居提供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在口腔中不同部位定植的微生物,与宿主的口腔健康有着密切的关系。 组成复杂的口腔微生物和宿主口腔构成了人类最复杂的微生态系之一,即口腔微生态系。口腔菌群的

2、演替n 在不同年龄时期,由于口腔结构和生活n 习惯等改变,在口腔中菌的类型有一个n 明显的转变过程,即演替过程。这个过n 程可分4期:出生-新生儿、幼儿期、青n 春期、成年期。1、出生-新生儿期n 人在出生时,口腔一般是无菌的,即使有菌,也可能是在出生过程中污染的。出生后6-8小时,口腔中细菌量明显增加,以后随呼吸和吞咽,菌的数量也就增加了。在出生后,口腔中早期菌群有表皮葡萄球菌、口腔链球菌、奈瑟球菌和乳杆菌。而唾液链球菌是口腔中最早定居的链球菌,一般生后1-2天就可以从新生儿口腔中分离到。新生儿口腔菌群的类型是需氧和兼性厌氧菌,很少有厌氧菌定植。韦荣氏球菌是最早在口腔定植的厌氧菌,一般在出生

3、后一周即可检出。定植的顺序先是需氧菌,之后是兼性厌氧菌,最后是厌氧菌。2、幼儿期n 此期口腔的特征是乳牙的萌动。由于牙的萌出,增加了细菌定植的环境,所以微生物的数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口腔链球菌为优势菌群。在一些滞留菌中偶而可检出梭杆菌和类杆菌,这是幼儿期口腔菌的特征。(出牙时小儿腹泻,掉牙时菌群也有变化,这与宿主的发育阶段和生理变化有关)。3、青春期 到了青春期,恒牙完全萌出。口腔生态环境相对稳定,几乎所有成年人口腔的菌群在青春期都能分离到。一些滞留、恒牙上的不宜触及的深沟裂、龈沟等适宜厌氧菌的定植。所以类杆菌、 梭杆菌和螺旋体数量增加。 (如有些人牙上的黑色菌斑就是产黑色素类杆菌产生的)。 4

4、、成年期 到了成年期,口腔微生物定植数量、种类达到高峰。口腔菌群的组成在不同个体间有差异。就是在同一个体,同一部位,相邻点的差异也是明显的。所以说成年期口腔菌群是复杂的,具有多变的。(如有人口臭就和口腔内的菌群结构变化有关)。口腔菌群的平衡与失调影响口腔菌群平衡的因素:1、饮食与卫生习惯的改变;2、不同年龄阶段口腔结构的变化;3、宿主本身的健康状态;4、抗生素等药物的使用;5、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口腔微生物的生态系口腔微生物包括有:细菌、真菌、支 原体、螺旋体、病毒和原虫等。这些微生物是口腔生态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1、革兰氏阳性球菌n (1)表皮葡萄球菌:主要在唇黏膜,其他黏膜也可分离到,无

5、明显致病性。n (2)口腔微球菌属:舌是定植的主要部位。该菌是口腔正常菌群成员。n (3)口腔链球菌:属于链球菌属。是一组不溶血或产生可变溶血型的链球菌。大多是产生a溶血。是人类口腔中数量最多、分布最 广的正常菌群成员。 分类:血液链球菌、唾液链球菌、变形链球菌;作用:无明显致病作用。血液链球菌(甲型)产生过氧化氢,具有广泛的抑菌作用,对维持口腔的生态平衡有重要意义。变形链球菌能快速发酵碳水化合物、能合成非水溶性葡聚糖(可使乳酸菌吸附),可诱发实验动物龋齿。所以认为是龋病发生最密切的菌。2、革兰氏阴性球菌(1)革兰氏阴性的需氧球菌:是奈瑟球菌属和布兰汉球菌属,这些菌是口腔早期定居的细菌,主要定

6、植于早期牙菌斑和唾液中。(2)韦荣氏球菌:是口腔中最常见的革兰氏阴性厌氧球菌,也是新生儿口腔早期定植的厌氧菌。3、革兰氏阳性杆菌和丝状菌n (1)乳杆菌属:在唾液、颊粘膜、牙齿。n (2)放线菌属:主要定居部位是牙菌斑和齿龈沟,其次是唾液和舌背,其他黏膜较少见。n (3)丝杆菌属:属于放线菌群,马氏丝杆菌是丝杆菌属的唯一菌种,主要定居在牙菌斑和牙石,是口腔的正常菌群。n (4)罗氏菌属:也属于放线菌群,在正常口腔中可分离到,但数量不高。n (5)蛛网菌属:也属于放线菌群,在正常口腔中可分离到,但数量不高。n (6)双歧杆菌属:是肠道的优势菌属,但也可在口腔中检出,但数量低。口腔中发现的菌种是埃

7、氏双歧杆菌和齿双歧杆菌。4、革兰氏阴性的杆菌和丝状菌 (1)革兰氏阴性需氧杆菌:在正常口腔中可分离到。主要是肠道杆菌类的细菌,如变形杆菌、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氏杆菌。这些菌是口腔的过路菌,可能是通过食入的蔬菜、被粪便污染土壤所致。 (2)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或微需氧的杆菌:正常口腔中定植着一些营养要求较高,在补充5%-10%CO2的大气中生长良好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包括:嗜血菌属;艾肯菌属;二氧化碳嗜纤维菌属;弯曲杆菌属。 (3)革兰氏阴性无芽胞厌氧杆菌:主要属于类杆菌科的几个菌属,如类杆菌属;梭杆菌属。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菌、具核梭菌。主要定殖在牙龈沟(是口臭的重要菌,由其是后两者)。5、

8、螺旋体n 营养要求较高,主要包括大齿密螺旋体、齿垢密螺旋体、口腔密螺旋体和奋森密螺旋体,定植部位是龈沟,在牙周炎时深牙周袋的齿龈下非附着菌斑中,数量明显增加,表明与牙周炎的发展密切相关。6、酵母菌n 在健康成人口腔,此菌的流行率可达30%,其中最常见的是白色念珠菌,其次是热带念珠菌、星形念珠菌和假热带念珠菌。定植在唾液和口腔黏膜表面及口腔矫治装置。在婴儿口腔,白色念珠菌过度生长,即为临床的鹅口疮。7、支原体n 主要有两种,口腔支原体和唾液支原体。n 定植在口腔的牙菌斑和牙石。8、原虫n 牙龈阿米巴和口腔犁形虫,是在口腔定植的原虫类微生物,主要定植在龈沟。一般在12岁以前的儿童口腔中很难分离到。

9、随着年龄的增加,尤其是成人口腔中检出率有明显增加,在成人健康口腔的带虫率可达25%,在龈炎患者的龈沟内原虫的检出数量也有所增加。9、病毒n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单纯疱疹病毒是健康成人口腔中最常见的病毒,其中型单纯疱疹病毒又是最常见的血清型。 型单纯疱疹病毒在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可引起急性疱疹性口炎,可引起成人急性三叉神经痛等病症。正常口腔还可分离到巨细胞病毒、腮腺病毒和风疹病毒等。口腔微生态平衡的调节1、脱离力和清除力:口腔中存在各种生理的、机械的脱离力和清除力。对于不断介入的外界微生物和不断增殖的正常微生物群起到抑制作用,是维持口腔微生物定植数量的调节因素,(咀嚼、唾液的冲洗、刷牙等)2、唾液

10、的抑制因子:唾液中含有的一些抑制因子是选择和控制微生物在口腔定植的数量和种类,是维持口腔生态平衡的重要调节因素。这些抑制因素有防御外界微生物定植作用。如溶菌酶、乳酸过氧化物酶和唾液中的免疫球蛋白等是口腔微生物生态平衡的重要因子。口腔中存在众多的微生物,所以经常刷牙盐水漱口是非常必要的。口腔感染性疾病n 口腔微生态失调可导致口腔感染性疾病。n 口腔感染性疾病,是发生在口腔内及颌面部感染性疾病的总称。主要包括:龋病、牙髓根尖周病、牙周病、口腔粘膜感染、牙种植体周炎及颌面部牙源性感染等。n 首先交待两个概念:1、牙菌斑n 在牙面和修复体上,牢固黏附并有一定组织样结构的非矿化的以细菌为主体的沉积物。牙

11、菌斑给口腔微生物的定植,提供了重要而广阔的微生态环境,是口腔微生态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类型的菌斑,不仅微生物的数量和种类组成存在差异,而且与不同口腔疾病的关系也不同。2、牙石n 牙菌斑矿化而形成的钙化团块称为牙石。牙石也是口腔微生物在牙面定植的生态环境,优势菌群包括:血液链球菌、米勒氏链球菌、内氏放线菌、咽奈瑟球菌、小韦荣球菌等。n 牙石是龋齿的前身,也是发病的主要因素。一、生态失调和龋齿1 龋齿是宿主、摄糖量和微生物相互关联所引起的牙体硬组织缓慢进行无机物脱钙、有机物分解、牙体缺损的疾病。主要因素是:宿主的龋敏性高;大量摄入蔗糖;致龋微生物大量增殖。 2 致龋微生物:人们习惯把与龋病关系密

12、切的微生物称为致龋微生物。这些细菌实际上都是口腔常居住菌,如变形链球菌、乳杆菌和粘性放线菌,其中以变形链球菌最引人注目,因它的代谢产物可以使乳杆菌黏附牙齿上,而乳杆菌又是腐蚀牙齿的主要微生物。龋病生态防治的原则1 去除导致生态失调的病理状态。2去除牙体异常解剖的结构 。3 提高牙齿对微生物不利作用的抵抗力 、 免疫力 、营养及一切保健措施。4氟化物的作用提高釉质抗脱矿力。5食物调节作用。6婴幼儿时期要适量补钙。二、生态失调和牙周病n 牙周病也是口腔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一组产生牙周组织损伤或破坏性疾病。健康牙周的龈下细菌以口腔链球菌特别是血液链球菌和放线菌属细菌为主。牙周病可以认为是菌群失调所致

13、。如一些类杆菌及各种正常菌群的数量比例失调而形成的。甚至有一些螺旋体和原虫也参与牙周病的发生。当然,机械性引起的牙周损伤除外。牙周生态的影响因素1 宿主因素:不良习惯 如吸烟、 磨牙症、 单侧咀嚼 、刷牙方式不正确等。2医源性因素:修复体及治疗器的戴用。3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 、艾滋病、 此外性激素分泌升高。4遗传因素:如掌跖角牙周破坏综合症。牙周可疑致病菌n 1.牙龈卟啉单胞菌n 2.放线菌n 3.中间普氏菌 和黑色普氏菌 n 4.福塞拟杆菌n 5巨核梭杆菌n 6.螺旋体牙周病的防治n 1 注意口腔卫生n 2 去掉各种不良因素 n 3 注意饮食搭配n 4 合理应用抗生素n 5 注意全身健康三

14、、生态失调与口臭n 1、口臭诊断:鼻闻法n 仪器检侧法n 2、原因菌:牙龈卟啉单胞菌、中间普氏 菌、巨核梭杆菌,后两者产生恶臭味。n 3、引起因素:牙周炎、牙龈炎。n 4、治疗:杀灭部分口内厌氧菌,注意口腔卫生,养成良好的刷牙习贯。皮肤感染微生态 皮肤感染微生态是微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其研究的范围包括皮肤以及附属器上所栖居的微生物种群之间以及微生物与宿主、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互竞争和相互依存的复杂关系。它涉及皮肤微生态系的结构、皮肤微生态平衡与失调的理论、以及皮肤疾病生态防治和皮肤保健、抗衰老的理念与实践。 由于皮肤位于体表,皮肤的微生物群种类繁多、数量巨大。目前,皮肤的微生态方面的

15、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问题尚未解决。第一节 皮肤正常微生物群 及影响因素本节要点:n 皮肤正常微生物群n 皮肤正常微生物群的影响因素 一、皮肤正常微生物群 1、常住菌 2、暂住菌(一)皮肤常住微生物群1.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 Hylococci,CNS) 正常皮肤中至少可分离到18种CNS。常见的有表皮葡萄球菌(S.epidermidis)、人葡萄球菌(S.haminis)、溶血葡萄球菌(S.hemolrticus)、头葡萄球菌(S.capitis)、华纳葡萄球菌(S.haminis)、解糖葡萄球菌(S.accharolyticus)、腐生葡萄球菌(S.sap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