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17.doc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43055440 上传时间:2023-08-2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地理—1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高二地理—1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高二地理—1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高二地理—1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高二地理—1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二地理—1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地理—17.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二年级地理第十七讲(第十七周)第三节文化景观与环境一 网上课堂(一) 本讲主要内容及考查要点:本讲讲述第三单元第三节文化景观与自然1了解文化、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一方面自然对文化景观具有影响作用,另一方面文化景观也改变着自然,即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可能导致对环境的破坏并反过来危害人类自身。 2通过文化景观与自然的关系,正确认识人地关系,进行科学合理的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二)学习指导1 知识结构: 2知识要点一、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一)、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1自然对文化景观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表现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2物质文化景观受自然影响最为突出,而精神

2、文化景观受自然的影响较少3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不是绝对的,文化景观的指示自然环境也有一定局限性4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也必然减小(二)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1文化景观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对自然产生了巨大的作用和影响2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规律,对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影响,反之就产生不利影响二、文化景观与人文社会环境(一)了解物质文化(二)了解精神文化3教材分析一、“文化与自然”是地理学“人地关系”的主题之一。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需要明确以下几个问题。第一,“自然环境”的定义。自然环境是指处于原始性状、末受人类活动较大改变的自然物质及组合。对应这种自然环境的概念有“人为自然环境

3、”。例如,热带原始森林是自然环境,尽管人类不断地采伐它,但是它的自然性状没有受到较大改变;再如人工热带植物温室,它是人为自然环境,虽然温室内的植物是热带森林植物,但是它们是在很强的人工环境下生长的,与自然环境有本质的不同。 第二,自然环境对于人类的意义。自然对于人类的意义是一个哲学问题。在教材中主要介绍了三个方面。首先,自然给人类提供了生存和活动的场所。多数气候适宜、生态环境适宜且地形比较平缓的陆地是利于大规模人口定居的。人们可以登上地球的最高峰,也可以在南极建立科学考察站,甚至可以乘潜艇深入海底,但是这些地区目前都不利于人类大规模定居。利于人类生活的地方是很有限的,在世界人口日益增长的形势下

4、,爱护人类生存的家园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其次,自然是人类的资源宝库。自然界中凡是人类需要的都是人类的资源,有些目前可以获取和利用,有些在未来可以获取和利用。因此人们已经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不仅有利于地球生态系统的稳定,而且也保存了未来人类开发利用更多自然资源的可能性。再次,自然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之一。大自然不但给予了人们美的感受,还可以激发人们奋发向上的力量,慰籍人们疲惫的心灵。“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心境,都是与自然分不开的。 二、教材中介绍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时隐含了一个条件,即教材中所说的文化景观是指物质文化景观。非物质文化景观虽然也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5、,但是影响的结果通常是不可视的。教材中介绍到,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主要反映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并举出了对应的例子以便理解。图313的4幅照片均为广义农业土地利用景观,受自然环境影响最明显,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相对间接,因此不十分明显。这就是教材中强调的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影响的层次性。 受自然环境影响明显的文化景观还有民居景观。如西亚底格里斯河畔盛产芦苇,当地有一种以芦苇为 建材的民居;亚马孙河下游有“河海”之称,两岸热带雨林不是理想的人居环境,因此那里有一种浮在水 上的木屋;在东南亚的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沿海有一种“高脚”的木屋,高脚的作用是防海潮。由上面的例子可以引出一个问

6、题: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人们是否一定可以看到类似的民居呢?正确的答案显然是否定 的。由此可以说明自然环境只是产生某种文化景观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人文因素不单影响农业文化景观的形成,同样影响所有的文化景观,是文化景观形成的充分条件。在同样的自然环境下,如果人文条件也相同,那么将产生同样的民居景观。三、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这是正确理解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作用的重点。关于这方面的例子可以列举很多,其中可能不乏既有有利影响,又有不利影响的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究其实质,应该说是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这种影响正如我们在学习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

7、环境时讲的,环境为人类提供了自然资源,人类活动也反过来影响环境,如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污染大气,造成了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海水污染等。因此,作为创造文化的人,对自然的影响是巨大的,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的结果,如果文化景观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对环境产生有利或无害的影响,如古代的都江堰工程,当代的三峡工程;但是违背了自然规律,就将产生不利的影响,如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对中部平原的开发引来的黑风暴,苏联在20世纪50年代末期对中亚的垦荒造成的土地荒芜等。所以在研究人地关系的时候,必须正确认识自然、遵循自然规律、爱护自然、保护自然,人地关系才能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人类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8、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特点。从总体趋势看,科学技术的每一次飞跃都大大提高了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作用力,而且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往往大于正面影响。当人类普遍意识到这样的问题后,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首先是制定相应的法律,其次是鼓励发展解决这些问题的科学技术。 四、课后活动:图316中除了八蜡庙外,还有镇河塔,它表明灵武历史上多水灾。图中的文庙供奉孔圣人;高庙供奉道教话神。这两处文化景观反映当地人文社会环境曾以道教和儒学为主。而如今该地区属于穆斯林聚居的地区。图317是宁夏同心和银川的清真寺。图A的同心清真寺是中国汉文化的建筑风格,反映了两种文化的让会。图B的银川大清真寺则是典型的伊斯

9、兰教建筑风格。4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文化景观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难点文化景观对自然的改变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5例题精讲例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于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文化景观受自然的影响是很大的 B随着建筑材料种类的增加,建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对自然的依赖,自然对人类建筑的影响愈来愈小 C文化景观顺应了自然发展的规律,所以不论在何种情况下,人类对自然环境不会产生不利或有害的影响 D尽管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关系密切,但文化景观在反映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分布上,仍有一定的局限性 分析 本题各项问题的实质在于正确理解文化与自然,文化环境与自然的关系。 A项中对文化景观未作具体说明,因为如果是非物质

10、文化景观,由于它本身自然的关系就是间接的,因此受自然的影响不会是很大的;B项说明人类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发展,驾驭自然的能力增强了,以建筑为例,那种非的适应环境的情况会减弱,自然对建筑的影响就会减小;C项前后两句表述出现了矛盾,后一句提出不论在何种情况下,其中就有可能是不顺应自然规律的,因而可能有不利或有害影响;D项说明任何事物、事物之间的关系不是绝对的,这是哲学原理。答案 B、D 例2 下列各种文化景观中,按文化景观和自然的关系划分,主要由自然因素影响的文化景观和主要是人类活动影响的文化景观各是哪些?文化景观:基塘农业 “三北”防护林工程 龙王庙 南北方民居建筑 都江堰水利工程 深圳市

11、南昆铁路 北京故宫 黄山旅游区 “南水北调”工程分析区分文化景观和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确定这种文化景观属那一类,是物质文化景观还是非物质文化景观;其次对每一种文化景观作具体分析,从其功能和特性上考虑。 答案 自然因素影响的文化景观:基塘农业 “三北”防护林工程 南北方民居建筑 黄山旅游区 龙王庙 都江堰水利工程人类活动影响的文化景观: 深圳市 南昆铁路 北京故宫 “南水北调”工程二网上训练 (一)、选择题1关于文化景观和自然的联系,表述错误的是:A.自然对与自然环境联系密切的物质文化景观作用明显B. 自然对精神文化景观的作用与物质文化景观一样C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局限性 D文化景观指示的

12、是自然环境特征的一个方面,而又是建立此文化景观时代的自然状况 2下列文化景观中违背自然规律的是: A新疆的坎儿井 B.黄土高原上的人工林 C草原开垦为农田 D华北平原上的灌溉排水渠道 3,在水旱灾害多发地区,龙王庙分布较多,说明: A自然环境对文化景观的特征及分布有一定影响 B. 文化景观反映自然环境特征及分布有一定局限性 C精神文化景观能影响自然环境 D文化景观受环境影响很小4下列文化景观可能对自然产生明显不利影响的是 A围湖造田 B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大秦铁路 5下列有关自然对文化景观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只表现在形态上 B.自然对精神文化景观

13、的影响最为突出C.由于自然环境不同,中国南方与北方耕地的形态是不同的 D.生产力水平越高,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程度越强 6关于虫神庙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在水旱灾害较多的地方,一般建有虫神庙 B.虫神庙的分布范围即是蝗虫灾害的分布范围 C虫神庙能反映古代那一时期蝗灾的大致分布范围。D虫神庙的修建与蝗灾没有关系 7有关自然对文化景观的影响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与生产和生活相关的文化景观中表现得最突出 B主要表现在文化景观的功能和形态上 C对物质文化景观和精神文化景观影响是一样的 D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其影响程度也必然减小8某地区分布着较多的古代遗留下来的龙王庙,这可以说明: A该

14、地区历史上曾多发水旱灾害 B该地区古代劳动人民有治理洪灾的能力 C该地区不一定有水旱灾害多发现象 D该地区老百姓曾对龙王神有盲目祟拜的现象 9锡林郭勒草原牧区与华北沿海平原农田的不同景观反映了: A两地农业景观功能的差异 B两地土地利用方式不同 C自然环境对精神文化景观的影响 D文化景观与自然环境无关 (二)、是非题 1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必须尊重自然规律,爱护和保护自然。2自然界不仅为人类提供物质生产和生活的资料,而且还是人类精神生活的源泉。 3文化一方面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它也同样会影响环境。 4文化景观,尤其是物质文化景观,是人类活动作用于自然的最好体现

15、。 5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与自然是息息相关的。 (三)、综合题 1桥梁是道路交通线上的重要建筑。我国的建桥历史悠久。位于河北省的赵州桥,迄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为单孔多拱桥,石拱跨度大而弧形平,石拱上两端各建两个小拱,既减轻大拱及地脚的载重,又起泄洪功能。广西三江程阳风雨桥,是侗族传统建筑技艺的杰出代表,为长廊式木桥,桥上建廊亭,可避风雨,也是群众贸易聚会之所,颇有民族特色。思考:(1)赵州桥、风雨桥属于哪种文化景观?该文化景观的功能是什么?目前,其功能有无变化?(2)从赵州桥、风雨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不同特点,分析该物质文化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2读 2. 下面资料 分析并回答:新疆有充足的热量和土地资源,很久以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