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05406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5.9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厄运打不垮的信念.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思想熏陶。本课的教学设计,力图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引领学生反复品读词句,透过文本语言,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张扬阅读个性,升华情感的价值。【教材分析】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共有四篇文章,主题是“百折不挠”,选取的都是励志的文章,通过对文中人物故事及其精神的感悟,告诉我们在成功的道路上应该如何面对挫折、厄运,要想取得成功,应具备什么精神等。本文主要记叙了明末清初史学家谈迁在艰难的困境

2、中两次撰写明史巨著国榷的感人故事,表现了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持之以恒的坚强意志和毅力。本文结构完整,条理清晰,通过典型事例刻画人物形象,尤其是列举数据增加课文表现力,在教学时应加以关注。【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认识“寝、撰”等7个生字;会写“浙、迁”等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领会文章的主要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从“厄运”打击体会谈迁不屈不挠的精神。2、通过对谈迁“信念”的认识,更深刻地感受谈迁坚定的意志,执著的精神和对历史的责任感。教学难点:

3、通过理解课文,感受谈迁在厄运面前所表现出来的坚不可摧、坚忍不拔的意志和毅力。【教学方法】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准确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课文中的重要的词句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但少部分学生不能把握文中所蕴涵的道理,所以通过引导学生理解题目中“厄运”的意思,进而引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紧紧围绕“厄运”组织教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课前谈话今天我们一起学习20课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估计学生会说) (1)“厄运”指什么? (2)

4、什么是信念? (3)是谁遭到了厄运?他有着什么样的厄运? 2、同学们提的问题非常好,“学贵有疑”,读书有疑问才能有进步。这些问题的答案都在课文当中,就让我们走入课文去一探究竟。 3、自读要求: 、自学生字新词 、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检查预习情况:1、检查生字 注意“锁”是平舌音,“坎 诞 寝”是前鼻音,“浙 抄 挣 撰”是翘舌音。2、读四字词语,说文章大意。家境贫寒 博览群书 鸿篇巨制 化为乌有家徒四壁 体弱多病 茶饭不思 夜难安寝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 奋笔疾书名垂青史(1)指名逐行读词,齐读(2)你能用上几个词语来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吗?3、同学们刚才说得非常好,其实读书有两种境界

5、:一是把书读薄,另一种就是把书读厚。 现在就让我们去体会文章字里行间所隐藏的内容。三、理解“厄运” ,引导质疑过渡:刚才同学们提到了“厄运”,“厄运”是什么意思?指名说1、(出示“厄运”的解释)结合生活实际,你们认为什么样的事情能称得上是“厄运”呢?2、谈迁的“厄运”究竟是什么呢?请大家再读课文,勾画他遭受“厄运”的词句。3、指名交流(预设)生:“小偷溜进他家下落不明。”师:他的厄运就是(板书:书稿被盗), 看到黑板上这四个字,你有什么问题要问?(预设)生:为什么书稿被盗就是厄运呢?四、围绕“厄运”,精读一、二两个自然段。1、默读第12自然段,看看哪些语句说明书稿被盗就是“厄运”,用笔勾画一下

6、,还可以简单写下自己的感受。2、交流。先请大家读勾画的句子,然后结合词语谈谈自己的理解。(出示)“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1)自由读一读,读出自己的体会。(2)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边体会边想象,相信你们能读得更好。(出示) “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1)从“一点”和“一百多里”,你体会到了什么?(2)这句话中的哪一个字最让我们体会到了编写的艰难?(出示) “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400多万字的明朝编

7、年史国榷。”(1)这一句话中还有几处数字,请你出声地读一读,用心地体会,可以联系实际,也可以结合上下文, 谈谈自己读懂了哪些数字背后的事情。(2)课文让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书稿被盗就是谈迁的厄运。因为书稿就是他的命!(出示) “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1)板书:(立志编史)(2)那么小偷偷走的还仅仅是书稿吗?是呀,更是他的理想和愿望。让我们一起再把这句话读一遍。(以上句子按学生交流情况出示)3、国榷的编写不仅是谈迁20多年的艰辛付出,还是他用一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换来的,更是他从小的理想和追求,所以说国榷被盗就是他的厄运。但是谈迁是否就此一蹶不

8、振了呢?引读:“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撰写这部史书。”(抓住“很快又下决心”来体会)板书:(从头撰写)你从中看出了一位怎样的谈迁?(不屈不挠)五、小结、布置作业1、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走近了谈迁,读懂了“厄运”,了解了谈迁的不屈不挠,那么作者又是怎样描写他再次写国榷的呢?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课后请利用工具书解决书后第三题,搜集有关国榷和谈迁的资料。六、板书设计: 20、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立志编史书稿被盗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部分重点词句的意思。3、了解课文的大意,学习谈迁创作国榷的艰辛。4、初

9、步感受谈迁与厄运抗争的精神。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挫折吗?又是怎样做的呢?2、生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经历。3、出示课题,认读,理解:厄运,苦难的遭遇。信念,自己认为正确而坚信不移的看法。4、学贵有疑,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吗?质疑:立下了什么信念?遭受了怎样的厄运?答案就在课文中,仔细读就能找到,并会给你深深的启示。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字音,读通课文,用笔划出不懂的地方。2、检查反馈:(1)词语:博览群书家徒四壁一袭破衫奋笔疾书(2)指名读书,相机纠正错误。(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的大意是什么?用笔画出疑惑的地方。三、再读课

10、文,解惑释疑1、谈迁的信念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来回答。出示:谈迁自幼刻苦好学,博览群书,尤其喜爱历史,立志要编写一部翔实可信的明史。师:你从这句话中理解谈迁要写的这部明史是怎样的?用自己的话说(详细、真实可信)那为什么“翔实”不是“详”呢?在哪里找答案?原来两个都可以用的。师:说干就干,谈迁是怎样编写这部明史的呢?学生一起读、自由读第一段。2、谈迁遭受了什么厄运?读读第二自然段。(1)在文中找找相关的句子。出示:可是,就在书稿即将付印前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一天夜里,小偷溜进他家,见家徒四壁,无物可偷,以为锁在竹箱里的国榷原稿是值钱的财物,就把整个竹箱偷走了。(2)学生交流。相机让生区分“

11、付印”与“复印”(“付”与“复”差别(复印,重复印;付印,交出去给出版单位印)(3)不就是一本书被偷走吗?怎么就成了厄运、成了灾难呢?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的看法?(4)出示句子:但由于他家境贫寒,没有钱买书,只得四处借书抄写。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步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5)老师示范读,学生模仿读。体会数字所流露出的情感。(6)我们交流了这么多,谁来把自己的理解和情感代入给我们读读课文。指名读指导朗读教师点评3、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就“化为乌有”,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

12、弱多病的老人了。(1)谈迁“体弱多病”仅仅因为他已是老人了吗?是什么让他这么快就体弱多病?(2)所以他(示句)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出示:噫,吾力殚矣!(3)文人的坚韧这个时候起了作用,谈迁迅速从沉沦中走了出来。出示:吾手尚在,宁已乎!四、课外拓展谈迁最终又是怎么做的呢?从中我们又学到了什么?下节课继续学习。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2、把课文读几遍。3、查查有关国榷、谈迁的资料。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课文中的生字,认识绿线中的生字,理解部分词语意思。2、初读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3、品读课文第一二自然段,体会谈迁编写国榷

13、是非常艰难的。教学重点:学会课文中的生字,理清文章脉络,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教学难点:品读课文一二自然段,体会谈迁编写国榷是非常艰难的。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出示名言:以勇敢的胸膛面对逆境。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任何一座高峰。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2、师述:同学们,在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旅途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挫折,然而只要有信念,我们就一定不会被命运之神扼住咽喉。在历史上就有这样一位战胜挫折的强者,他的名字叫谈迁。今天,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新的课文厄运打不垮的信念(板书)齐读3、理解“厄运”、“信念”的意思。看课题质疑。二、初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4、难读的多读几遍;难读的词语联系上下文或查词典来理解;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2、检查自学情况a、出示生词认读:浙江谈迁抄写锁在挣脱诞生夜难安寝撰写逸闻崎岖坎坷指读,提醒:“挣”是多音字,分别组词。交流生词的意思b、出示课文中四字词语的意思家境贫寒、 流传千古、 鸿篇巨制、意想不到、 家徒四壁、 下落不明、化为乌有、 体弱多病、从头撰写、四处寻访、 一袭破衫、 终日奔波、奋笔疾书、 不可多得、 名垂青史开火车读交流词义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读好词语c、指名开火车读课文d、检查对课文内容的了解:谈迁的信念是什么?他遭受了怎样的厄运?三、学习课文第一、二自然段1、一部书稿并不是什么值钱的财物,为什么对于谈迁

15、来说却是天大的不幸呢,请同学们快速读读课文,并用直线画出有关语句。2、学生自学。3、交流讨论。(1)出示语句a、有一次,为了抄一点史料,竟带着干粮走了一百多里路。cd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一点史料”和“一百多里路”的意思。b、经过20多年的奋斗,6次修改,谈迁终于在50多岁时完成了一部500多万字的明朝编年史国榷。和“经过奋斗,谈迁终于完成了一部明朝编年史国榷。”做比较,通过朗读体会谈迁编写史书的艰辛。从这些数字身上,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了什么,选择感受深的数字说一说。指导读好这一段话4、谈迁二十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他有什么表现呢?出示“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