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43053924 上传时间:2022-11-24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doc(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题 一、赏析次北固山下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漂泊他乡的游子

2、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5、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二、赏析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这首诗描写了西湖早春(春天)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是写诗人所见的景象,请说说这样的景象会给人们怎样的感觉?会给人们带来生机勃勃的感觉。(生机无限,一片生机)3、 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诗中哪些字暗示了季节?早春; 初 、早、新、才。4、 诗

3、中“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诗人的喜悦之情。5、 你最喜欢诗中的哪些诗句?请你从中选出一句,作一点赏析。如:“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莺歌燕舞的早春景象,给人以生机勃发的感觉;“几处”、谁家“用词极有分寸,紧扣早春的特征,描写细致入微。6、 诗中最能突出诗人感情的一个词语是:最爱。7、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既表现了诗人因郊游而满怀喜悦,也表达了诗人对西湖初春景色的热爱之情。三、 赏析“天净沙秋思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 一切景语皆情语。全诗通过丰富的意象,渲染了

4、萧瑟苍凉(凄凉)的气氛,抒发了诗人极其孤寂悲苦(悲伤)的情绪。2、 “小桥流水人家,”是令人神往的一幅美景,它被穿插在诗中,起到怎样的作用?以乐景写悲景,反村离人思乡的愁绪。3、 小令描写的景物带有鲜明的时令特征,如与“秋”、“夕阳”相照应的景物就有枯藤、昏鸦。4、 写出两句连贯的,且有“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种含义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在小令中起何作用?从中可以体会出作者怎样的情感?起画龙点睛、点明主旨的作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浓浓的思乡愁绪。6、 小令通过景物描写来营造意境,以景衬景。结合具体景物体会作者营造了怎样的意境?作者借助“

5、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营造了一种凄凉、清幽、寂寞的意境。四、赏析观书有感 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水之清澈是因有源头活水不断注入来暗喻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知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我们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时,常引用观书有感中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成语“源头活水”的源出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运用比喻的方法作比书及书中内容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形象地描述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富有

6、哲理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借景喻理,说明只有思想永远活跃,接受种种不同新思想、新知识,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表现作者这种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蕴含“想要学问深,必须不断努力,常学才能常新新境界”的名句是: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表达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的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五、赏析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赏析杜甫的望岳并答题。、 齐鲁青未了一句写出了初望泰山时兴奋、惊叹仰慕之情;一个“割”字,炼得极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由望岳

7、而产生的登岳之意愿,道出诗人的雄心和气概的一个名句是: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2、这首诗颔联是描写近望泰山所见扔景物,其中“钟”“割”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何处?答:一个“割”字写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阳光切断,形成两种不同的自然景观,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写出“窋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这一意思的即可)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化用了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这一名言。在这里写出了诗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答: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的精神和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2分) 齐鲁青未了 未了:不尽会当凌绝顶 会当:终要,终

8、当5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这里是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它不止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作者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情怀: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6、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7、“阴阳割昏晓”一句写出了泰山巍峨(高大) 的特点。8、“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蕴含的人生哲理是什么?写出了诗

9、人怎样的一种精神和气概?站得高,看得远;只有登上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只有努力战胜困难,才能享受成功后的自豪与喜悦(答出一点即可,从其他角度言之成理也可);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9、请从“钟”字入手,对“造化钟神秀”这句诗作简要赏析。“钟”字赋予大自然以人的情感,是大自然把泰山营造得神奇秀丽,从而表现泰山的神奇秀丽景象。10、 “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高大神奇秀丽;泰山的雄姿,引发诗人登临高峰的愿望,他要临绝顶,将天下群山尽快收入眼底。联系到诗人当时实情,这句诗更可理解为:他不计落第得失,坚信自己出众的才情,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颖而出。至此,泰山的隽秀磅礴之气与诗人凌云壮

10、志之豪情自然地溶为一体,情景交融,浑然天成。11、 这首诗为我们描绘了一个什么样的泰山? 答:雄伟壮丽,高大神秀12、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么样的感情? 答:勇于进取,积极向上,不怕困难六、赏析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 望中所见 ,颔联分写,通过 花和鸟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对家人的悬想,尾联总写忧国思家的感情。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2.读上面的诗

11、,请简要说说作者是怎样通过写景来表达内心世界的。描写破败的春城,草木蔓生,花也落泪,鸟亦惊心,感时忧国,思家念亲,借景抒情,深沉真挚。3.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你从形式和内容上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评析。用对偶的手法写出了安史之乱的战火连绵不断,诗人跟家人难通音信,此时的一封家信显得极其珍贵,可以胜过万金,表达了诗人眷念家人的美好感情。尤其是“家书抵万金”写出了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的急迫心情,这是人人心中所有的想法,很自然的使人产生共鸣。4诗的前四句都统领在一个“ 望 ”字中,诗人的视野由远及近,由大到小,由(山河)到(草木花鸟)。5、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

12、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所描写的这一细节,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6、诗中“草木深”表面上写的是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 ,实际上是写草茂人稀,荒凉萧条,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一个“深”字,表现了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 。7、本诗将眼前景、胸中情融为一体,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感时忧国、思家念亲8、从“国破”、“烽火”可以看出,杜甫的这首诗与唐代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安史之乱9、结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诗,说说诗人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运用了寓情

13、于景,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10、“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表达了怎样的内容?抒发了诗人对家破国残的感伤之情11、最后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写出了人忧愁,烦闷的情状,把忧家忧国的感情表现得更加深沉和突出。12、请展开想像,描述“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画面:面对沦陷的山河,一位满头白发的老人因焦虑忧愁不停地挠头叹息。老人昔日那长长的头发如今纷纷断落,已经短得无法梳髻插簪。诗句含义:含蓄而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忧国思家的情怀。13、赏析“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描绘长安劫后的凄凉景象。前句一“破”一“在”,似乎相反,但正是“在”突出“破”,从中透出山河依旧,人事全非的

14、感慨。后句“草木深”应反映春景,然而却没有显示出一点春意,反呈现出城市破败、人烟稀少,遍地草木的荒凉,深藏诗人无限慨叹。写鸟语花香更增诗人凄楚之感。14、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移情于物,以花鸟拟人,借花鸟的心惊落泪来抒发有感时的急剧变化,恨与家人分别所产生的特殊心理。15、赏析“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具体写国事和家事。由于战乱长久,国家危难深重,与家人音信阻绝,因而把家信看得比万两黄金还要珍贵。可见诗人思乡盼信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这一联,不仅流露诗人强烈的忧患意识,而且使他的忧国感情不断得到深化。七、赏析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

15、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1、赏析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并答题。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地点的一句是:种豆南山下 点明了作者耕种的时间的一句是: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表现作者晚归情趣的一句是:夕露沾我衣。表现作者归隐耕作目的诗句是: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2、.这首诗可分种豆的地点及劳动结果,劳作的辛苦与执着,自己的田园之乐_,三层意思。3.“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的是田园劳作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在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4这首诗流露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享受田园之乐的惬意、闲适的心情的感情。5.“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与怡然自得。6.简析本诗的语言特点。语言“自然、通俗”。7、 赏析“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而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