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43053364 上传时间:2023-05-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绝经妇女E2、β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doc(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绝经妇女E2、CTX、NMID、IL6水平的临床观察【关键词】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雌激素;骨钙素;胶原特殊序列;白细胞介素6 体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是绝经后妇女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公认原因。为了解雌二醇(E2)、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骨钙素(NMID)、白细胞介素6(IL6)之间及与骨质疏松之间的相互关系,我们检测了61例绝经后妇女的血清E2、βCTX、NMID、IL6水平,以期为临床预测和治疗骨质疏松症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对象 所有对象均为我院体检中心健康体检者。其中绝经后妇女61例,年龄5170岁,平均(58.318.12)岁,绝

2、经年限218年。正常对照组妇女45例,年龄3147岁,平均(41.315.42)岁,所有观察对象体检正常,均未接受激素治疗。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所有对象均空腹抽静脉血3 ml,与2 h内分离血清后分为两管,一管密封放-20冰冻保存,待集中测定IL6;另一管立即上机测定βCTX、NMID、E2。 1.2.2 IL6的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试剂盒由北京科美东雅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严格按说明书进行操作。 1.2.3 βCTX、NMID、E2的测定:采用瑞士Roche公司Elecsys2010型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及配套试剂测定。 1.3 统计学方法 测

3、定值用xs表示,各组间值的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两组检测结果见表1。表1 绝经组与正常对照组4项检测结果组别pg/ml)对照组81.4215.1325.114.290.230.0582.3029.28绝经组32.367.8957.436.48*1.390.43128.3242.34*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 P0.01 3 讨论 骨质疏松症是以低骨量和骨组织显微结构受损,骨矿成分和骨基质等比例不断减少,骨质变薄,骨小梁数量减少为特征,导致骨骼脆性增加和易发生骨折的全身性骨代谢障碍的疾病,也是危害中老年人身体健康的常见疾病。 雌二醇(E2)的缺乏是引起骨质疏松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4、E2能促进早期成骨细胞的分化,刺激胶原蛋白的合成,并抑制破骨细胞的活性。骨钙素(NMID)、β胶原特殊序列(βCTX)是近几年来提出并证实的骨代谢敏感性指标。血清NMID是由成骨细胞产生并沉积在骨基质,是骨形成指标,从骨髓中快速释放入血的NMID能真实反映骨组织的NMID水平,其降解与转化过程迅速,可直接反映瞬间成骨细胞活性与数量变化。血清βCTX是骨中唯一的胶原成分,占骨基质的90%以上,是骨吸收指标。测定血清NMID、βCTX的含量不仅对了解骨代谢瞬间变化,观察成骨细胞的功能状态和破骨细胞的活性具有重要意义,而且为内分泌代谢性疾病、老年骨质疏松的诊断

5、及治疗提供了有价值的指标。女性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破骨细胞活性增加,骨密度下降,增加了骨转换率,使血清NMID升高导致骨基质形成不足,影响钙盐沉积,使骨消融增加,骨量丢失加速,破坏了骨形成和骨吸收间的平衡作用,使骨吸收明显强于骨形成,最终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本文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绝经后妇女血清中NMID、βCTX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E2呈负相关(P0.05,P0.01),血清中高水平的NMID、βCTX反映了成骨细胞的活性降低、破骨细胞活性增加和骨转换率增加2,3。 白细胞介素6(IL6)是一种多功能的细胞因

6、子,在体内发挥多种生物学活性,不仅能直接刺激骨吸收,还能加强其他细胞因子的作用,刺激骨髓的多核细胞呈破骨细胞表现型,并通过多种途径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起调节作用4。本文结果显示,绝经后妇女血清中IL6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与E2呈负相关(P0.05),说明妇女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触发了IL6基因的表达,刺激了骨吸收,加速了成骨细胞的凋亡,使骨吸收明显大于骨形成,骨量丢失加速,最终导致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我们的检测结果说明,绝经后妇女随雌激素水平的下降,血清中NMID、βCTX、IL6的含量有明显的增高,且随绝经时间的延长,其含量增高更明显,因此对绝经后妇女进行血清

7、βCTX、NMID、IL6水平的检测,可作为一种预防骨质疏松症发病的监测手段,并为合理应用雌激素治疗提供理论依据。【参考文献】 叶任高.内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731900.2卓铁军,周一明,刘俊恒,等.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和几种骨代谢参数的关系分析J.实用老年医学,1998,12(4):163.3 Suda T,Udagawa N,Nakamura I,et al.Modulation of osteoclast differentiation by local factorJ.J Bone,1995,17:875.4Erices A,Cnget P,Rojas C,et al.GP130 activation by soluble interleukin6 receptor/interleukin6 enhances osteoblastic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bone marrowderived mesenchymas stem cellsJ.Exp Cell Res,2002,280(1):24.作者:刘敬波王连文王爱玲高梅兰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滨州市2566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