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与监控方案.doc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43052880 上传时间:2022-12-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与监控方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测量与监控方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测量与监控方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测量与监控方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测量与监控方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与监控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与监控方案.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XXXXXXXXXX工程测量与监控方案编制:审核:批准:Xxxxxxxx单位年 月 日测量与监控方案前言测量工作是市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工程施工提供准确的定位信息、实时监控量测施工进程地面及周围构筑物、管线等的影响变化,为工程施工提供必要的测量数据,根据测量数据,我项目部适当调整作业进度和措施方法,确保工程顺利准确进行,确保施工安全。一、 测量放线 1.1、测量准备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人员的组织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主要测量仪器见表1-1表1-1 拟投入检测测量设备序号名称型

2、号数量备注1全站仪S26012经纬仪J613水准仪DSZ344对讲机BFDX15钢卷尺50m36钢卷尺100m17塔尺5m41.2、人员组织见表1-2。 表1-2 测量人员配备及分工表职 务数 量任务及工作职责测量负责人1方案编制、理论分析、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和传递、技术资料编制、内业计算。测量员3配合测量工程师工作及测量细部作业 。1.3、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网)进行定期复测,并将复测成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因现场测量需要从控制点引出的临时控制点,要经常进行复核,一般每两周复核一次

3、,受破坏的控制点必须及时进行校核、纠正,确保在允许误差范围内方可继续使用。1.4、布设原则及精度1) 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2) 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3) 施工过程控制桩保护措施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压。4) 平面控制网的精度技术指标必须符合表1-3的规定:表1-3 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要求序号等 级测角中误差(m)边长相对中误差(k)1一 级2.51/80000 1.5、平面总控制网用全站仪依据甲方提供坐标点200米测试

4、一中线桩,并准确放样道路中线,交点,曲线主点等控制点,作为平面控制。平面控制点在路外以方向交汇和距离交汇相结合的办法进行栓桩,保证在施工的全过程中如有丢失能迅速恢复。用自动安平水准仪,通过符合水准测量或闭合水准测量,每一百米测试一水准点,并进行平差计算,作为高程控制。水准点设在施工范围外稳固的地物上。1.6、高程控制网的建立1) 控制点的埋设高程控制网以业主提供的场区水准基点为依据,在施工阶段的平面总控制网点上形成环形闭合水准路线。2)精度等级高程控制网等级为二等,技术要求见表1-4。表1-4 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序号分类项目1等级视线长度(m)前后视距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高度(m)基

5、辅分划读数之差(mm)闭合差(mm)2二等301.03.00.30.34二、沉降观测2.1、沉降观测的目的沉降观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施工沉降进行一个时期的跟踪观测,获得施工作业准确可靠的沉降数据,了解分部分项工程的实际沉降情况,为市政施工和施工安全提供数据保证。2.2、沟槽沉降基准点布设2.2.1沟槽边坡工程边坡工程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程GB 50330进行设计施工,应遵循先设计后施工,边施工边治理,边施工边检测的原则。边坡开挖前,应清除边坡上方已松动的石块及可能崩塌的土体。对土石方开挖后不稳定或欠稳定的边坡应根据边坡的地质特征和可能发生的破坏形态,采取有效处置措施。本施工段在沟

6、槽一侧距沟槽边1m处设置一个边坡稳定监控点,距沟槽边5m处设置一个永久控制点,并间隔10米设置一道,作为边坡稳定控制系统。通过永久控制点测设边坡稳定监控点的高程与平面位移,每天上下午各测设一次,根据测量数据进行沟槽边坡稳定性分析,依照规范不符合要求的必须立即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整改。开挖至设计坡面及坡脚后,应及时进行支护施工,尽量较少暴露时间。2.2.2、边坡稳定监控点和永久控制点分布见示意图边坡稳定监控点和永久控制点分布示意图控制点需经常进行复测,永久控制点一般每月复核一次,临时控制点一般每两周复核一次,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影响下变动较大的控制点需及时校核或重新设立新控制点,保障测量与监测工作不

7、间断。2.2.3、沉降观测基准点布设闭合路线,其主要技术要求和测法应符合表2-1规定。 (1) 布点原则表2-1 沉降观测技术要求(单位mm)等级相邻基准点高差中误差每站高差中误差往返较差、附合或环线闭合差检测已测高差较差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1.00.300.6 0.8往、返各两次注:n 为测站数(2)依据建筑变形观测规程(JGJ/T897)的要求,沉降观测点布设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布置在变形明显而又有代表性的部位; 稳固可靠、便于保存、不影响施工及构筑物的使用和美观; 避开通车道路及临时构筑物。2.2.4、沟槽边坡稳定性较差路段必须进行沉降观测,做好沉降观测记录,根据每日观测数据,对边坡欠佳段进行加固防护等措施。参考文献:1、建筑变形观测规程 (JGJ/T897)2、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3、建筑施工土石方工程安全技术规范 JGJ 180-20094、根据四标段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设计要求。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