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43052586 上传时间:2023-12-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实务: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doc(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为什么要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总体来看,无论是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状态都处于初级阶段从抵制、对抗,逐步向被迫遵守纪律阶段过渡。企业社会责任的生成背景2007年岁末,一份份洋洋万言的社会责任报告纷纷出炉。其中占据大头的是央企,但也不乏一些知名民营企业,如万科、阿里巴巴等。在这种集体行动的背后,多少有些迫于外部的压力。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姜万军副教授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说。2006年3月,国家电网发布了中国首份央企社会责任报告。然而,据报道,当年那份报告却在美国财富杂志2006企业社会责任评估排名中,以0分的成绩排位倒数第一。这不能不让中国的央企备受刺激。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对

2、大多数中国企业来说还是一个新东西,满打满算,还不足两周岁。虽然早在1908年,美国钢铁的总裁泊金斯就说过企业越大,就应该负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但综观全球企业社会责任体系,真正启动还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事。上世纪80年代,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1984年,印度旁遮普邦毒气事故催生了美国成立化工行业责任倡议书。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引致美国和欧洲联合创建了世界核能发电站协会。进入90年代初期,针对成衣业和制鞋业,美国劳工及人权组织发动了一场反血汗工厂运动。之后便演变为企业生产守则运动,在劳工、人权组织等非政府组织(NGO)的推动下,生产守则运动又开始由跨国公司的自我

3、约束逐步转变为社会约束。到2000年,全球共诞生了246个生产守则,大部分是由商贸协会或国际组织机构所制定。姜万军分析说,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对国际政治经济发展的影响,面对环境恶化、全球气候异常、恐怖活动、贸易争端、能源危机等等挑战,可持续发展理念正在成为各国一致认可的基本价值观。为此,联合国等国际组织以及国际消费者组织、环保组织、人权组织、工会组织和宗教组织等非政府组织,开始积极发起和推动现代社会责任运动,敦促企业更具有社会责任感。目前,新一轮企业社会责任运动浪潮正在国际上云起。姜万军指出,其主要标志有五点:一是来自联合国等多边国际组织的努力。如联合国的全球协议(UNGC),国际劳

4、工组织的人权原则及标准(ILODeclaration),经合组织(OECD)的跨国公司行动指南(OECDGuidelines)等等。二是众多非政府组织的指导原则和标准。它们共同的目的是要求企业规范并约束自身行为,更好地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三是各国政府也开始参与和引导相关活动。四是越来越多的诸如共同基金的机构投资者,发起社会责任投资(SRI)基金,将其投资选择同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关联,要求接受投资的企业,不断增加透明度和公信力,更好地承担企业社会责任。目前,在美国这类机构投资者已经超过200家,而且还在加速增长。五是越来越多的媒体,致力于监督企业,特别是知名企业的社会责任表现,揭露企业的丑闻或其

5、他不当行为,像诸如财富和福布斯等权威商业媒体,在企业评比排名上,加上了社会责任标准。为了适应上述来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机构、政府和社会公众的压力,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声明遵守UNGC、GRI、AA1000、SA8000等规范和标准;同时,也着手制定本企业的行为规范,用来规范自身和供应商行为,并且定期发布反映企业社会责任表现的年度报告。而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生成并风行,在姜万军看来,主要源自于两方面的压力。一是来自国外的压力。加入WTO以来,中国已越来越深地融入于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作为世界工厂,中国已成为全球资本和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国际上正在风行的社会责任运动也越来越直接地影响到中国企业。比如

6、,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对中国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人权利、健康与安全及商业道德方面能够符合相关行为守则。二是来自国内的压力。在人们的温饱问题解决以后,食品安全、生活质量、环境保护等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各种主流媒体上,重大矿难、饮用水污染、假冒伪劣、毒奶粉、苏丹红、工资拖欠等等这些频频出现、触目惊心的字眼,使广大社会公众要求企业提高社会责任的呼声日益高涨。从社会经济大背景看,目前我国人均GDP已经超过1000美元,这一时期多元的利益主体开始产生,人们追求利益的愿望也被激发和释放出来,于是不同利益主体、利益群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开始大量聚集,见利忘义、坑蒙拐骗、贫富

7、悬殊等一些社会失范现象开始浮出水面。姜万军认为,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和目标。而倡导和落实企业社会责任,正是平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直接的表现就是,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风行的价值与意义姜万军表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风行,是值得鼓励和喝彩的。尽管企业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动机复杂多样,报告的内容也各不相同,甚至许多企业的社会责任报告被认为内容空洞无物,缺乏具体的事例、数据,多是些宏观性的理念。但是,必须看到,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刚刚起步,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在所难免,但做总比不做好。我们应该

8、以宽容、鼓励的心态,支持那些先行者。同时,应该逐步营造和形成一个鼓励企业承担更多社会责任、抑制企业不良行为的社会氛围。实践证明,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借助消费者的抵制,员工用脚投票,甚至投资者的约束力,都很难保证企业保持美德。事实上,在国外,非政府组织和媒体,在监督和促进企业社会责任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多数情况下,是非政府组织盯上一些明星公司,然后通过各种手段,包括媒体曝光,甚至组织示威等方法,逼迫明星公司就范。而这些被盯上的公司,从开始抵赖、反抗、妥协,到最后比较自觉自愿地改善企业社会责任状况,一般都有一个成长过程。以耐克公司为例,最初就是被非政府组织曝光其血汗工厂问题,公司也曾辩解、抵赖,甚

9、至还委托权威人士进行独立调查,表明自己是清白、无辜的。但是经过几年的挣扎,还是跟非政府机构妥协,最终通过强制督促供应商改善生产环境,得到了大众的认可,变成了比较自觉的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企业也最终得到了良好的市场回报。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从1997年开始,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不断对中国供应商施加压力,要求他们在工厂的劳动条件、工人权利、健康与安全及商业道德方面能够符合相关行为守则。先后有多家中国企业接受过跨国公司关于社会责任的审核。不过,在中国由于非政府组织发展还很不成熟,政府的推动力就显得尤为重要,实际上,近年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日益风行,跟政府提出科学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理念和目标的

10、推动是密不可分的。此前,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蒋正华在2007中国企业公民论坛暨表彰大会上明确表示,企业公民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符合经济规律,但是短期的获利并不是企业发展的一切。一个目标正确、潜力雄厚、人气凝聚、形象完美的企业,才能够在任何情况下保持持续发展。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是企业公民应尽的本分。诚如中国企业公民委员会会长田润之所言,企业社会责任是与生俱来的。而IBM大中华区董事长周伟焜则表示,在一个日趋扁平的世界里面,企业跟外面更广大的生态系统之间的接触影响的层面更大,协作的意义更深远。所以IBM早就把企业公民责任作为其全球发展的战略之一。中国企业社会

11、责任同盟秘书长、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何志毅教授曾指出,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在西方发达国家,是建立在经济发达、市场成熟的基础之上,同时也是建立在企业家们的自觉共识之上。虽然中国还没有到这个阶段,但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也是势在必然。理由有三:一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一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成就,另一方面引发了巨大的不平衡,消除这种不平衡企业也应担当重要角色。二是中国传统的均贫富理念和执政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使然。在何志毅看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许可以理解为:非国有企业在追求利润的条件下承担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的条件下追求利润。国有企业存在的价值是在有利润的条件下,承担某种社会责任,

12、而不仅仅是全民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责任。三是中国已经融入国际社会,中国不少产品在世界市场上已经占据了重要份额,比如,在美国进口商品中,86%的灯具、84%的玩具、80%的皮箱、56%的家庭厨房用品都是中国制造的。所以中国的企业不仅要对中国社会负责,还必须在全球社会中承担应有的责任。在姜万军看来,企业风行社会责任报告,让公众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知晓了企业社会责任这一概念,知道了企业应该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公布社会责任状况,使企业社会责任状况逐步达到透明状态,阳光是最好的杀毒剂。通过规范化的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制度,可以帮助公众、投资者、监管者等利益相关人,了解情况,更好地决策。同时这种信息披露,会使越来越

13、多的普通大众和投资者、监管者,明白企业应该承担的责任,因而会逐渐形成一种氛围,进而产生无形的压力,迫使那些履行社会责任不好的企业改进。另外,由于企业推出了社会责任报告,才使得专家、学者有机会了解到企业社会责任的状况,因而也才可以对他们品头论足,提出各种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企业完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最终促进企业改善企业社会责任行为,提高企业社会责任水平。当然,这需要学术界的学者、专家,深入了解企业的实际情况,做深入细致的研究,为企业提供有理论支持的基础的指导建议,不是简单地凭感觉和印象的品头论足。越来越多的企业推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也有助于企业之间形成一种同行压力,从而使得企业社会责任状况整体得到改善和提升。不过,总体来看,无论是国企、民企、跨国公司,绝大多数企业的企业社会责任状态都处于初级阶段从抵制、对抗,逐步向被迫遵守纪律阶段过渡。目前真正把履行社会责任纳入企业战略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参与,自觉做有社会责任感的好公民还只是少数。责任编辑:文会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